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0,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青精饭
元神
瑶函
天钟
静定
仙心
紫房
九阳
东蒙
口诀
月魂
飞丹
服气
道祖
金公
《漢語大詞典》:青精饭(青精飯)
即立夏吃的乌米饭。相传首为道家 太极真人 所制,服之延年。后佛教徒亦多于阴历四月八日造此饭以供佛。 唐 杜甫 《赠李白》诗:“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宋 林洪 《山家清供》卷上:“青精饭,首以此重穀也。按《本草》:南烛木,今名黑饭草,又名旱莲草,即青精也。采枝、叶,捣叶,浸上白好粳米,不拘多少,候一、二时,蒸饭。曝乾,坚而碧色,收贮。如用时,先用滚水量以米数,煮一滚,即成饭矣……久服,延年益颜。” 谢无量 《西湖旅兴怀伯兄五十韵》:“野寺青精饭,江湖白打钱。”
《國語辭典》:元神  拼音:yuán shén
1.天神、大神。南朝宋。颜延之〈迎送神歌〉:「告成大报,受釐元神。」
2.道家称人的灵魂为「元神」。《西游记》第四○回:「他若在草科里,或山凹中,叫人一声,人不答应还可;若答应一声,他就把人元神绰去,当夜跟来。」清。洪升《长生殿》第四六出:「待贫道就在坛中,飞出元神,不论上天入地,好歹寻著娘娘。」
《國語辭典》:瑶函(瑤函)  拼音:yáo hán
1.尊称他人的信函。唐。司空图 月下留丹灶诗:「瑶函真迹在,妖魅敢扬威。」也作「瑶笺」。
2.珍贵的书籍。
《漢語大詞典》:天钟(天鐘)
(1).上天钟秀,上天所赋予。 唐 薛能 《桃花》诗:“秀气自天钟,千年易难逢。” 明 无名氏 《赠书记·旅病托栖》:“又兼他明敏天钟,诗书寓目都成诵。”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五六:“一自天钟第一流,年来花草冷 苏州 。”
(2).见“ 天鐘 ”。
亦作“ 天钟 ”。 道家的一种叩齿法。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夫学道之人,须鸣天鼓以召众神也。左相叩为天鐘,卒遇凶恶不祥叩之。”云笈七籤卷三一:“叩齿之法,左右相叩,名曰扣天鐘。”参见“ 天鼓 ”。
《漢語大詞典》:天鼓
(1).天神所击之鼓。传说云天鼓震则有雷声。史记·天官书:“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云仙杂记卷九引 晋 葛洪 抱朴子:“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 唐 李白 《梁甫吟》:“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天鼓鸣:“ 嘉靖 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申时,天鼓震西北,俗云乾雷响。”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二节:“雷声隆隆,好象谁在猛击天鼓助威风!”
(2).道家的一种法术。中央牙齿上下相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夫学道之人,须鸣天鼓以召众神也。左相叩为天鐘,卒遇凶恶不祥叩之。右相叩为天磬,若经山泽邪僻威神大祝叩之。中央上下相叩,名天鼓。”云笈七籤卷三一:“叩齿之法……中央上下相对相叩,名曰鸣天鼓。”
(3).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河鼓三星,旗九星,在牵牛北,天鼓也。”
《漢語大詞典》:静定
(1).指道家的澄心静虑,守道不离。《云笈七籤》卷九四:“安在道中,名曰归根;守根不离,名曰静定。”
(2).指佛教的澄心静虑,坐禅入定。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祷雨:“如此良久,輒有雨。岂其静定之功已成,特假此以愚人耶,抑果异物耶?”
(3).平静凝滞。 茅盾 《三人行》五:“他的眼光是阴悒的,静定的,而且并没看见什么似的。” 叶圣陶 《恐怖的夜》:“埠头那有什么航船,只有赤热的太阳照着静定的河水。”
(4).平静安定。 郭沫若 《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我的精神在贫困之中也还见静定。” 潘漠华 《三月二十夜杭州》:“山是如此的静定,天是如此的低迷。”
《漢語大詞典》:仙心
(1).指道家超脱人世的思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及 正始 明道,诗杂仙心, 何晏 之徒,率多浮浅。”
(2).比喻卓越的文思才情。 清 朱庭珍 筱园诗话卷二:“﹝ 青丘 ﹞所为诗,自 汉 、 魏 、 六朝 及 李 、 杜 、 高 、 岑 …… 昌黎 、 东坡 ,无所不学,无所不似,妙笔仙心,几於超凡入圣矣。”
《漢語大詞典》:紫房
(1).皇太后所居的宫室。后汉书·窦武何进传赞:“惟女惟弟,来仪紫房。”宋书·乐志二:“ 宣皇太后 朝歌:母临万宇,训蔼紫房。” 唐 王翰 《飞燕篇》:“君心见赏不见忘,姊妹双飞入紫房。”
(2).指道家炼丹房。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之一:“合神丹,戏紫房,紫房綵女弄明璫。” 唐 陈子昂 《续唐故中岳体元先生潘尊师碑颂》:“朝拜白茅夕紫房,斋心洁意缅相望。”
(3).紫色的果实。《文选·左思〈吴都赋〉》:“素华斐,丹秀芳,临青壁,係紫房。” 张铣 注:“紫房,果之紫者,係於木上。” 唐 白居易 《南园试小乐》诗:“红萼紫房皆手植,苍头碧玉尽家生。”
《漢語大詞典》:九阳(九陽)
(1).天地的边沿。《楚辞·远游》:“朝濯髮於 汤谷 兮,夕晞余身兮九阳。” 王逸 注:“九阳,谓天地之涯。” 晋 嵇康 《琴赋》:“夕纳景于 虞渊 兮,旦晞干於九阳。” 唐 李白 《明堂赋》:“于是横八荒,漂九阳。”
(2).古代传说的日出处。《楚辞·王逸〈九思·遭厄〉》:“躡天衢兮长驱,踵九阳兮戏荡。”原注;“九阳,日出处也。”
(3).太阳。《后汉书·仲长统传》:“沆瀣当餐,九阳代烛。” 李贤 注:“九阳,谓日也。” 明 刘基 《淮南王》诗:“虹蜺繽纷夹綵斿,上窥九阳下六幽。”
(4).道家以纯阳为九阳。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振天专以广扫,鼓九阳之洪炉。” 晋 陆机 《列仙赋》:“呼翕九阳,抱一含元,引新吐故,云饮露飡。”
(5).山名。
《漢語大詞典》:东蒙(東蒙)
(1). 山东省 蒙山 的别称。因在 鲁 东,故名。论语·季氏:“夫 顓臾 ,昔者先王以为 东蒙 主。” 杨伯峻 注:“ 东蒙 ,即 蒙山 。” 唐 高适 《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诗:“前临 少昊 墟,始觉 东蒙 长。”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掳掠》:“妖氛雾起濛濛,濛濛,昏 岱岳 ,撼 东蒙 。”
(2). 陕西省 终南山 山峰名。 宋 陆游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猿啼月落青山空,旧隐梦寂思 东蒙 。”老学庵笔记卷九:“ 东蒙 盖 终南山 峰名…… 种明 《东蒙新居诗》亦云:‘登遍 终南 峰, 东蒙 最孤秀。’”
(3).道家指 东海 仙境中的山。云笈七籤卷十二:“高奔日月吾上道……驾歘接生宴 东蒙 。” 张君房 注:“ 东蒙 , 东海 仙境之山也。”
《國語辭典》:口诀(口訣)  拼音:kǒu jué
1.容易背诵上口的要诀。如:「珠算口诀」。《老残游记》第一回:「所以这老残就拜他为师,学了几个口诀,从此也就摇个串铃替人治病糊口去了。」
2.佛、道二家传授道法或秘术的要语。《抱朴子。内篇。明本》:「岂况金简玉札、神仙之经、至要之言,又多不书,登坛歃血,乃传口诀。」
《漢語大詞典》:月魂
(1).指月亮;月光。 唐 皮日休 《茶中杂咏·茶瓯》:“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宋 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诗之一:“好借月魂来映烛,恐随春梦去飞扬。”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姐愿化月魂,幽光永照弟。”
(2).道家传说月中的 五夫人 。黄庭内景经·高奔“高奔日月吾上道” 唐 梁丘子 注:“《上清紫书》有吞月精之法:月初出时,西向叩齿十通,微呪 月魂 名。月中 五夫人 字曰 月魂 。”
《漢語大詞典》:飞丹(飛丹)
(1).道家炼制的丹药。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弘景 既得神符祕诀,以为神丹可成,而苦无药物。帝给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后合飞丹,色如霜雪,服之体轻。及帝服飞丹有验,益敬重之。”
(2).犹飞红。绯红。 唐 李白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远山积翠横海岛,残霞飞丹映江草。”
《國語辭典》:服气(服氣)  拼音:fú qì
1.一种道家修养的方法。《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常服气,一气千馀息。」
2.内心悦服、钦佩。《文明小史》第四回:「金老爷不肯走,一定吃住了我替他找,打了黄举人,众绅士又不服气,也来找到我。」
《漢語大詞典》:道祖
道家的始祖,即 老子 。 吴越 钱镠 《真圣观碑》:“ 太上老君 者,神凝太素,气积混茫,诞形虽感於星精,崇德实标於道祖。”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那三教之中,惟 老君 为道祖。” 曲波 《林海雪原》十:“ 杨子荣 刚一开口再问,老道已十分不耐烦地斥责道:‘何方施主,不尊道规,随便冲乱经文,道祖大慈大悲!善哉!善哉!’”
《國語辭典》:金公  拼音:jīn gōng
1.道教中以为「真铅生庚,庚辛为金」,故称铅为「金公」。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八。金石部。铅》:「释名:金公。时珍曰:『神仙家折其字为金公。』」
2.在《西游记》一书中指孙悟空。《西游记》第二二回:「先将婴儿奼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