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裁抑
(1).制止;遏止。后汉书·党锢传序:“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与,节其所偏。”《东周列国志》第五回:“主公若欲传位於 吁 ,便当立为世子。如其不然,当稍裁抑之,庶无骄奢淫佚之祸。”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二篇第四章:“在教职员固归咎于学生不良,欲裁抑之,而不知教职员之自身,已早以其不良之习气影响学生而潜化之矣。”
(2).制裁。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举人勒停会试:“今年署礼部事,侍郎 李廷机 上疏,谓举人在籍恣肆,作奸犯科,无法惩创,请将最不肖者,勒停会试,以示裁抑。上允之。”
(3).削减,抑损。 宋 苏辙 《乞裁损待高丽事件札子》:“臣欲乞凡馆待送遗并量加裁抑。”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 武帝 为了提高皇帝的威权,有意裁抑丞相的职权。”
《國語辭典》:抑遏  拼音:yì è
压制阻止。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抑遏刘馥,相厚益隆。」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抑遏蔽掩,不使自露。」
分類:抑制遏止
《漢語大詞典》:沮止
阻止;遏止。新唐书·韦凑传:“ 温 为 安禄山 所厚, 国忠 惧其进,沮止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景公 欲用 孔子 , 婴 骤沮止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抵制美约》:“ 美国 既定沮止 华 人之苛例,我国乃议不用 美 货以钳制之,必 美 人改其苛例而后可。”
分類:阻止遏止
《國語辭典》:禁遏  拼音:jìn è
禁止阻遏。《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帝不喜之,数加谴敕,所以禁遏甚备,由是权埶稍损,宾客亦衰。」唐。韩愈 论佛骨表:「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
分類:禁阻遏止
《國語辭典》:抑止  拼音:yì zhǐ
压制遏止。汉。扬雄长杨赋〉:「抑止丝竹晏衍之乐,憎闻郑卫幼眇之声。」《隋书。卷七○。裴仁基传》:「仁基见强寇在前,士卒劳敝,所得军资,即用分赏。监军御史萧怀静每抑止之,众咸怨怒。」
《漢語大詞典》:抵遏
遏止。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其沿海文武将吏,有能连次鏖战、抵遏贼锋、阻贼下船不得登岸者,虽无首级,以奇功论。”
分類:遏止
《漢語大詞典》:底遏
遏止。底,通“ 抵 ”。 明 袁宏道 《送观察侯公序》:“如蚁之集羶而莫可底遏。”
分類:遏止
《國語辭典》:夭阏(夭閼)  拼音:yǎo è
受阻折而中断。亦指早死。《庄子。逍遥游》:「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唐。白居易夏日作〉诗:「庶几无夭阏,得以终天年。」也作「夭遏」。
《漢語大詞典》:防遏
防备遏止。后汉书·寇恂传:“吾今委公以 河内 ,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它兵,勿令北度而已。” 唐 元结 《问进士》之三:“今欲罢兵息戍,则又寇盗犹在,尚须防遏。”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对於列国,则阴削其极东之势力,既得者使之减损,未得者豫为防遏。”
分類:防备遏止
《漢語大詞典》:难阻(難阻)
不能遏止。 唐 薛存诚 《东部父老望幸》诗:“众愿其难阻,明君早勒功。”
犹阻难,留难。 宋 文天祥 《集杜诗·〈福安宰相〉诗序》:“余至 通州 ,地分官以制置司文移为説,甚作难阻。”
《漢語大詞典》:抑绝(抑絶)
遏止,断绝。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上》:“欲以隔塞聪明,抑絶论议之官,桀黠无所畏忌。” 唐 李翱 《再请停率修寺观钱状》:“岂不欲发明化源,抑絶小道?” 宋 欧阳修 《论吕夷简仆人受官札子》:“朝廷不能自信,则谁肯信而行之?然多因小人侥倖而不加抑絶,所与之恩虽少,所损之体则多。”
分類:遏止断绝
《漢語大詞典》:息师(息師)
谓遏止来犯之敌。左传·昭公五年:“敝邑虽羸,若早脩完,其可以息师。” 杜预 注:“息 楚 之师。”
分類:遏止
《漢語大詞典》:防小
谓当错误或坏事处于萌芽状态时即加以遏止。晋书·陈頵传:“古人防小以全大,慎微以杜萌。”
《漢語大詞典》:郁阏(鬱閼)
亦作“ 鬱遏 ”。
(1).犹郁滞。吕氏春秋·古乐:“民气鬱閼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高诱 注:“閼读曰遏止之遏。”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升麻:“升麻葛根汤乃发散阳明风寒药也, 时珍 用治阳气鬱遏及元气下陷诸病。”
(2).谓受压抑,遏止。 唐 陆龟蒙 《怪松图赞》序:“及其壮也,力与石鬦,乘阳之威,怒己之轧,拔而将升,卒不胜其压,拥勇鬱遏,坌愤激訐,然后大丑彰於形质,天下指之为怪木。”
分類:压抑遏止
《漢語大詞典》:拒止
阻塞,遏止。 唐 韩愈 《与华州李尚书书》:“接过客俗子,絶口不挂时事,务为崇深,以拒止嫉妬之口。”
分類:阻塞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