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当仁不让(當仁不讓)  拼音:dāng rén bù ràng
语出《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主动承担起来,而不推让。《后汉书。卷三五。曹褒传》:「夫人臣依义显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当仁不让,吾何辞哉!」《孽海花》第二五回:「不如仍请敬王出来,做个领袖,两位老师,也该当仁不让,恢复光绪十年前的局面。」
《國語辭典》:千载难逢(千載難逢)  拼音:qiān zǎi nán féng
千年也难遇上一次,形容机会极为难得。如:「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一定要好好把握。」南朝齐。庾杲之 临终上表:「臣以凡庸,谬徼昌运,奖擢之厚,千载难逢。」
《漢語大詞典》:千载奇遇(千載奇遇)
形容极其难得遇到。 清 李渔 《怜香伴·女校》:“我想 班姬 以一女子,夺 太史公 著作之权,真是千载奇遇。”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其奈他家有这等一个善教的老子,自有那样一个肯受教的儿子,也算得个千载奇遇了。”
《國語辭典》:曲曲折折  拼音:qū qū zhé zhé
1.形容弯曲。如:「这条通往山顶曲曲折折的的小路,无法行走汽车。」《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出来过了雷峰,远远望见高高下下,许多房子,盖著琉璃瓦,曲曲折折,无数的朱红栏杆。」《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那和尚领著老和尚,曲曲折折,走了七八里路,才到一个庵里。」
2.比喻事情的过程多波折、不顺利。如:「这件事过程曲曲折折,好不容易才有美满的结果。」
《國語辭典》:碰钉子(碰釘子)  拼音:pèng dīng zi
比喻遭到挫折或拒绝。如:「他时运不济,求职老碰钉子。」《红楼梦》第四五回:「那图样没在太太跟前,还在那边珍大爷那里呢,说给你们,别碰钉子去。」《文明小史》第六○回:「巡捕别的不敢拿上去,书画碑版是中丞大人心爱之物,似不至于碰钉子,因此就拿了进去。」
《國語辭典》:十年九不遇  拼音:shí nián jiǔ bù yù
形容事物罕见。如:「这次双星拱月的天文奇观,可称得上是十年九不遇,切勿错过。」
分類:多年遇到
《國語辭典》:身不遇时(身不遇時)  拼音:shēn bù yù shí
没有遇到好的机缘、机会。明。沈采《千金记》第九出:「官人身不遇时,且自宁奈。」
分類:遇到时机
《國語辭典》:束手待毙(束手待斃)  拼音:shù shǒu dài bì
把手绑起来等待死亡。比喻危难时不想办法解决,坐等败亡。《三国演义》第七回:「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封神演义》第九四回:「今天下诸侯会兵至此,眼见灭国,无人替天子出力,束手待毙而已!」也作「敛手待毙」。
《國語辭典》:束手无策(束手無策)  拼音:shù shǒu wú cè
面对问题时,毫无解决的办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小姐已是十死九生,只多得一口气了,马少卿束手无策。」《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船上管船的舵工,押船的朝奉,面面相觑,束手无策。」也作「束手无措」。
《漢語大詞典》:手摇车(手摇車)
(1).铁路上遇到事故,临时使用的小型交通工具。 郭沫若 《涂家埠》五:“要去,就只好乘手摇车,但保不定能够到达……手摇车是种正方形的木板车,下面四个滚子放在铁轨上,上面横置着一把固定的有靠背的长椅,可以并坐三两个人。摇车的人站在椅背后,摇着两边的发动机,车子便自然滚动起来。”
(2).下肢残废的人坐着用手摇动车轮行路的交通工具。
《國語辭典》:软骨病(軟骨病)  拼音:ruǎn gǔ bìng
病名。婴儿或幼童因缺乏维生素D,使骨组织缺乏钙磷的病症。通常患者会出现头大、鸡胸、驼背、两腿弯曲、腹部膨大、发育迟缓等症状。成年人罹患此症时则会有背部和下肢疼痛,严重时发生畸形或骨折。此外孕妇也易引起此种病症。也称为「骨质软化症」、「佝偻病」。
《漢語大詞典》: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四:“我们有在不同革命时期经过考验的这样一套干部,就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要有这个信心。”亦作“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人民文学》1976年第6期:“他如今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单等撒网下钩了。”
《國語辭典》:人逢喜事精神爽  拼音:rén féng xǐ shì jīng shén shuǎng
人置身于吉祥事中,精神特别旺盛爽朗。《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刘璞见妻子美貌非常,甚是快乐。真个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那病平去了几分。」《儒林外史》第三回:「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得花团锦簇一般。」
《漢語大詞典》:卡壳
(1).弹壳在枪膛或炮膛里退不出来,不能继续射击。 樊哲祥 等《到处是红旗》:“同志们!国民党上了 法 帝国主义的当,买来的机关枪是些破烂货,都卡壳了。” 陆拂为 《林海猎手》:“他扳开枪栓,坏了,子弹卡壳了。”
(2).比喻事情遇到困难而暂时不能进行。 王安友 《认门》四:“ 石柱 是个热心诚意的好青年,但为什么一到姑娘认门时就卡壳呢。”
《國語辭典》:见噎废食(見噎廢食)  拼音:jiàn yē fèi shí
比喻为了某种小问题怕再出错,就把正事搁下来不做。参见「因噎废食」条。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一三。种植部。茉莉》:「人皆畏冻而滴水不浇,是以枯死,此见噎废食之法,有避呕逆而经时绝粒,其人尚存乎?」
《國語辭典》:因噎废食(因噎廢食)  拼音:yīn yē fèi shí
因为怕噎著,而不吃东西。语本《吕氏春秋。孟秋纪。荡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比喻为了某种小问题怕再出错,而把要紧的事搁下不做。《明史。卷一七六。李贤传》:「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也作「见噎废食」、「以噎废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