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0—101 【介绍】: 东汉扶风平陵人,字景伯。少传父业,弱冠能诵《左氏传》及《五经》本文,以大夏侯《尚书》教授,兼通五家《谷梁》之说。明帝时献言《左传》与谶纬相合,可立博士。章帝时又与今文经学家李育辩论,提高古文经地位。曾为郎、卫士令。和帝时任左中郎将、侍中。逵通天文,章帝元和二年至和帝永元四年间,与编䜣、李梵、李崇等讨论《四分历》修订事,肯定月亮运动有快慢变化现象,提出量度日月运动应用黄道度数,较为准确。著有《春秋左氏传解诂》、《国语解诂》,已佚,今存清人辑本。
全后汉文·卷三十一
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人,梁王太傅谊九世孙。永平中,拜为郎,与班固典校秘书。建初中,迁卫士令。和帝时,为左中郎将,进侍中,领骑都尉,兼领秘书近署。永元十三年卒,年七十二。有《春秋左氏长经》二十卷,《左氏解诂》三十卷,《春秋外传国语注》二十卷,《集》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228 【介绍】: 三国魏河东襄陵人,字梁道。初为郡吏,守绛邑长。后举茂才,除渑池令。以居丧去官。司徒辟为掾。曹操以为弘农太守,与计事,大悦。以事免官,曹操心善之,以为丞相主簿。迁谏议大夫,与夏侯尚并掌军计。魏文帝立,为豫州刺史,执法严明,帝称为“真刺史”。州南接吴境,逵修守战之备,内治民事。造新陂,通运渠,称“贾侯渠”。黄初中,从征吴,破吕范军,进封阳里亭侯,加建威将军。明帝太和二年,督满宠、胡质等四军,与曹休同攻吴。休军败,逵以兵粮给休,得全。卒谥肃。
陈逵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全晋文·卷七十八
逵,泰始末为博士。
刘逵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全晋文
逵字渊林,济南人,元康中为尚书郎,历黄门侍郎,累迁侍中,有《丧服要记》二卷。
吴逵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晋吴兴人。家贫。值岁荒疾病,合门死者十有三人。逵夫妻昼则佣赁,夜烧砖甓。期年,成七墓,十三棺。赙赠不受,太守以羔雁之礼礼之。卒于家。
陈逵 朝代:

人物简介

全晋文
逵字林道,颍川许昌人,汉太丘长实七世孙,永和中为西中郎将,追赠卫将军。(见《魏志·陈群传》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鄱阳人。举孝廉。尝过陶侃,仓卒无以待客,侃母截发以易酒肴。后荐侃于庐江太守张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侃由此发迹。后侃以逵子范珧为湘东太守,以为答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5 【介绍】: 东晋谯国人,字安道。博学善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人物、山水,擅宗教画,亦善雕塑。师事范宣。不乐当世,坚拒太宰武陵王司马晞召其鼓琴之命。后徙会稽郯县。王徽之曾雪夜访之,到门未入。晋孝武帝时,累征不至。
全晋文
逵字安道,谯国人,徙居会稽剡县,孝武时累徵散骑常侍、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皆不就,太元末复徵太子中庶子,会病卒,有《竹林七贤论》二卷,集十卷。
刁逵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4 【介绍】: 东晋渤海饶安人,字伯道。刁彝子。晋安帝隆安中,为广州刺史。不拘名行,以货殖为务,富资产。桓玄称帝,以为西中郎将、豫州刺史,镇历阳。刘裕讨玄,逵执裕参军诸葛长民,槛车送玄。值玄败,弃城走,为下人所执,斩首。
徐逵之 朝代:晋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4 【介绍】: 东晋末东海郯人。徐羡之侄。娶刘裕长女为妻。任彭城、沛郡太守。裕以姻戚,将重用之,乃先令立功。东晋安帝义熙十年讨司马休之时为前锋,战死。
钱逵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临安人,字通甫,一作逵甫。梁武帝大同中,为庐陵王国侍郎、羽林监。入陈,迁东海太守。生九子,皆相次为将军、郡守。
戴逵 朝代:

人物简介

全隋文·卷十二
逵,济北人。(梅鼎祚云,尝仕梁元帝,入周。又云,据《艺文类聚》,则又入隋。今案诒慧命书,有渚宫沦没。及家传赐书,与及乎从仕之语,梅说良然。《皇太子箴》,盖诫太子勇也。望文知之。)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才调集》作崔公逵,《吟窗杂录》、《全唐诗》作崔公远,兹从《又玄集》、《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女诗人。生平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4,其中《独夜词》一首出《又玄集》卷下、《才调集》卷一〇,残句皆出《吟窗杂录》卷三〇。
唐诗汇评
崔公达,一作崔公远,生卒年里贯均未详,事迹亦无考。《全唐诗》存冷一首,残句四。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无考。《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黄州府部》收其诗1首。明弘治《黄州府志》以此诗为苏轼作。《全唐诗外编》收入此诗。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不详。《全唐诗》收《送邹尊师归洞庭》诗一首,出《文苑英华》卷二二九。《全唐诗》又收此诗于杨夔名下。杨逵可能即杨夔之误。《文苑英华》卷三二九又收其《子规》诗1首,《全唐诗》收顾况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