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逋人  拼音:bū rén
逃亡的人。金。王元粹〈经废宅〉诗:「谁家住宅北山隈,乱后逋人尚未回。」
分類:逃亡
《漢語大詞典》:逋户
欠交赋税的人家。 宋 叶适 《林伯和墓志铭》:“在 侯官 ,方视印,吏言无以解板帐,请逮逋户。”金史·食货志二:“又 河 南水灾,逋户太半。” 清 魏源 《筹鹾篇》:“如寠夫之患债,如逋户之畏赋,如垂病之日延一日,如穷邻之月攘以待来年。”
分類:赋税人家
《漢語大詞典》:责逋(責逋)
索取拖欠款子或赋税。 清 查慎行 《芜湖关》诗:“买酒例索钱,迴身若责逋。有货官尽征,无货吏横诛。”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尤大鼻》:“一日, 尤 将出城责逋, 董 父子请偕, 尤 许之。”
《漢語大詞典》:逋税
欠交的租税。《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赐郡中居人压死者棺钱,人三千,其口赋逋税而庐宅尤破坏者勿收责。” 李贤 注:“逋税,谓欠田租也。”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四年:“以 吴王 之命,悉蠲 天祐 十三年以前逋税,餘俟丰年乃输之。” 胡三省 注:“谓 天祐 十四年逋租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一·道州祠堂:“比年 吴中 奏销逋税, 唐荆川 、 繆西谿 诸公,名列官户,亦不免云。”亦指拖欠租税。 宋 叶适 《林伯和墓志铭》:“迄 伯和 去,无以逋税受笞者。”
《漢語大詞典》:逋叟
指 逋仙 。 明谢谠《四喜记·他乡遇故》:“山意衝寒,梅花将放,谩劳 逋叟 动吟情。”参见“ 逋仙 ”。
《漢語大詞典》:逋仙
宋 林逋 隐于 西湖 孤山 ,不娶,种梅养鹤以自娱,人谓之“梅妻鹤子”,后世常以“逋仙”称誉之。 元 薛昂夫 《殿前欢·冬》曲:“自 逋仙 去后无高士,冷落幽姿。” 明 何景明 《画鹤赋》:“谢 逋仙 於 西湖 ,展 少保 之 青田 。” 明 无名氏 《精忠记·临湖》:“远望青山山色奇, 逋仙 放鹤鹤高飞。”
《漢語大詞典》:稽逋
查究逃亡。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转输非不勤,稽逋有军令。”
分類:查究逃亡
《骈字类编》:久逋
晋书蔡谟传:公卿奏曰:司徒谟顷以常疾,久逋王命。皇帝临轩,百僚齐立,俯偻之恭,有望于谟。若志存止退,自宜致辞阙廷,安有人君卑劳终日,而人臣曾无一酬之礼?
《漢語大詞典》:逋逸
(1).逃亡;逃遁。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韩约 、 马超 ,逋逸迸脱,走还 凉州 。”旧五代史·汉书·赵思绾传:“ 思綰 等比是 赵在礼 御士,本不刺面, 景崇 、 齐藏珍 既至 京兆 ,欲令文面,以防逋逸。”
(2).指逃遁者。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又旁布奇兵箐外,以截逋逸。”
(3).怠惰安逸。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师必博究精微,贯穷玄奥,示之大义,导以微言,提撕善诱,彫朽励薄。若乃识量通敏,志怀逋逸,则拘縶反关,业成后已。”
《漢語大詞典》:逋秽(逋穢)
贬称流寇。 三国 魏 司马懿 《宴饮》诗:“将扫逋秽,还过故乡。”《隋书·炀帝纪下》:“於是亲总六师,用申九伐,拯厥阽危,协从天意,殄兹逋秽,克嗣先謨。”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六年:“朕将亲御六师,扫荡逋秽,今先讨 荆蛮 ,疆理南服。”
分類:贬称流寇
《國語辭典》:逋发(逋髮)  拼音:bū fǎ
头发散乱。南朝宋。无名氏〈读曲歌〉八九首之二一:「逋发不可料,憔悴为谁睹?」
分類:乱发
《國語辭典》:逋荡(逋蕩)  拼音:bū dàng
旷职游荡、逃亡。《汉书。卷七四。丙吉传》:「吉驭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欧丞相车上。」
《漢語大詞典》:酒逋
犹言酒债。 宋 陆游 《秋兴》诗:“朝眠每恨妨书课,秋穫先令入酒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阮龙光》:“ 耿先生 被伊终夜啁嗻,犹徵酒逋,亦何可笑。”
《漢語大詞典》:私逋
谓私人拖欠的租税。 宋 戴复古 《题申季山所藏李伯时画〈村田乐图〉》诗:“春秧夏苗秋遂穫,官赋私逋都了却。”
《漢語大詞典》:逋丑(逋醜)
逃寇。宋书·谢灵运传:“扫逋丑於 汉 渚,涤僭逆於 岷山 。”周书·武帝纪下:“是以一鼓而定 晋州 ,再举而摧逋丑。”
《漢語大詞典》:逋积(逋積)
犹积欠。 明 文徵明 《三月》诗:“山斋病起诗逋积,曲巷春晴辙跡新。”
分類:积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