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摽采
标明条件选拔。摽,通“ 标 ”。《宋书·顺帝纪》:“振维务本,存乎得人。今可宣下州郡,搜扬幽仄,摽采乡邑,随名荐上。朕将亲览,甄其茂异。”
分類:标明选拔
《漢語大詞典》:革选(革選)
淘汰、选拔。周书·儒林传·沈重:“ 梁武帝 欲高置学官,以崇儒教。 中大通 四年,乃革选,以 重 补国子助教。”
分類:淘汰选拔
《漢語大詞典》:抽进(抽進)
选拔提升。《南史·颜延之传》:“ 延之 昔坐事屏斥,復蒙抽进,而曾不悛革,怨诽无已。”
《漢語大詞典》:廉选(廉選)
即察举。 汉 时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廉,通“ 覝 ”。后汉书·顺帝纪:“闰月丁亥,令诸以詔除为郎,年四十以上课试如孝廉科者,得参廉选,岁举一人。”详“察举”。
《國語辭典》:察举(察舉)  拼音:chá jǔ
经由郡县等官吏推荐而任官。《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章表》:「前汉表谢,遗篇寡存。及后汉察举,必试章奏。」
《漢語大詞典》:廪贡(廩貢)
指府、州、县的廪生被选拔为贡生。亦用以称以廪生的资格而被选拔为贡生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 莫某人 他是个廩生,他捐功名,又不从廪贡上报捐,另外弄个监生。”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四章:“象 志哥 这盛年就读到中学,毕了业,不是廪贡,也是秀才。”
《漢語大詞典》:铨括(銓括)
谓选拔和统领官吏。 晋 孙绰 《司空庾永碑》:“虽名器未及,而任尽臣道,正身提衡,銓括百揆。”
《國語辭典》:铨廷(銓廷)  拼音:quán tíng
古时吏部铨选官吏之处。可泛指吏部。《资治通鉴。卷二一六。唐纪三十二。玄宗天宝十二年》:「借使周公、孔子今处铨廷,考其辞华,则不及徐、庾。」
《國語辭典》:普选(普選)  拼音:pǔ xuǎn
不以财产、学识及阶级等限制选民的资格,凡属公民均可获得选举权。如:「这次普选办得很成功。」也称为「普通选举」。
《漢語大詞典》:旌简(旌簡)
表彰选拔。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博选良才,旌简髦俊。”
分類:表彰选拔
《漢語大詞典》:预选赛(預選賽)
决赛之前进行的比赛。在预选赛中选拔参加决赛的选手或单位。 鲁光 《中国姑娘》一:“那雪白的房顶竟然变成了一幅宽大洁白的银幕,映现出几个月前在 香港 预选赛中发生的情景。”亦省称“ 预赛 ”。《新民晚报》1991.1.7:“这一成绩比她今天上午的预赛成绩提高了0.27秒。”
《漢語大詞典》:征拔(徵拔)
征召选拔。后汉书·盖勋传:“徵拔英俊,以兴 汉 室。”
《國語辭典》:徵选(徵選)  拼音:zhēng xuǎn
公开徵求挑选。如:「某机关将公开徵选三名工读生来担任询问台服务的工作。」
《國語辭典》:甄奇录异(甄奇錄異)  拼音:zhēn qí lù yì
选拔录用优秀杰出的人才。《三国志。卷五二。吴书。步骘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少以才闻,善论议,臧否得中,甄奇录异,荐述后进,题目品藻,曲有条贯,众人以此服之。」
《漢語大詞典》:四才三实(四才三實)
唐 时选拔和考核官吏的标准。旧唐书·职官志二:“凡择人以四才,校功以三实。”原注:“四才,谓身、言、书、判。其优长者,有可取焉。三实,谓德行、才用、劳効,德均以才,才均以劳,劳必考其实而进退之。”
《國語辭典》:选贤与能(選賢與能)  拼音:xuǎn xián yǔ néng
选拔贤德,将政事托付有能力的人。《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