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柬寄
选拔并委以重任。 宋 欧阳修 《赐外任臣寮进奉乾元节银绢马敕书》:“汝夙以敏材,膺于柬寄,及此奉觴之节,载陈任土之仪。”
分類:选拔重任
《漢語大詞典》:选叙(選叙)
选拔人才授以官职。晋书·隐逸传·范乔:“ 元康 中,詔求廉让冲退履道寒素者,不计资,以参选叙。”
《國語辭典》:选美(選美)  拼音:xuǎn měi
选拔美姿或美仪的竞赛活动。如:「这次的选美报名人数众多,竞争十分激烈。」
《漢語大詞典》:校选(校選)
考试选拔。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二出:“今年又该校选进士,轮是某家叨知贡举。前月已移文挂榜,约在今日取齐入试,想必也都到在这里伺候了。”
《漢語大詞典》:解选(解選)
谓解除所掌选拔官员的职务。南齐书·王俭传:“﹝ 建元 五年﹞ 俭 启求解选,不许。”
《漢語大詞典》:解贡(解貢)
古代地方向朝廷选拔荐送人才。《元典章·吏部六·儒吏》:“若遇本道按察司及本路总管府岁贡之时,仰本司、本路行下本学教授於係籍学生内,选使行义修明、文笔优赡、深通经史、晓达时务可以从政者,保申本路官司,再行体覆相同,然后解贡。”
《漢語大詞典》:拔授
选拔任用。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及观陛下之所拔授,若臣为异姓,窃自料度,不后於朝士矣。”
《漢語大詞典》:拔进(拔進)
选拔提升。汉书·李寻传:“闭絶私路,拔进英雋。” 汉 王充 论衡·状留:“身虽拔进,利心摇动。”三国志·吴志·孙亮孙休等传论:“不能拔进良才,改絃易张,虽志善好学,何益救乱乎?”
《漢語大詞典》:铨考(銓考)
考核选拔。宋史·苏颂传:“今 定 不由銓考,擢授朝列;不缘御史,荐寘宪臺。”
《漢語大詞典》:铨简(銓簡)
评量选拔。三国志·吴志·孙登传:“是岁,立 登 为太子,选置师傅,銓简秀士,以为宾友。”北史·拓拔澄传:“及车驾自 代 北巡,留 澄 銓简旧臣。”宋史·真宗纪一:“丙午,许羣臣著述诣閤献,令两制銓简。”
分類:评量选拔
《漢語大詞典》:铨引(銓引)
选拔引荐。宋书·文帝纪:“可宣教内外,各有荐举,当依方銓引,以观厥用。”《陈书·世祖纪》:“将帅战兵,亦同肆眚,并随才銓引,庶收力用。”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铨曹:“先是,侍郎 唐皎 銓引选人,问其稳便。”
分類:选拔引荐
《漢語大詞典》:铨用(銓用)
选拔任用。南史·谢弘微传:“臣谓宜普命大臣,各举所知,以付尚书依分銓用。”
《國語辭典》:选录(選錄)  拼音:xuǎn lù
选择收录。如:「这一本是唐诗的选录。」
《漢語大詞典》:详选(詳選)
审慎选拔。《后汉书·和帝纪》:“有司详选郎官宽博有谋才任典城者三十人。”《后汉书·朱浮传》:“旧事,策试博士,必广求详选。”
分類:审慎选拔
《漢語大詞典》:选扬(選揚)
选拔举荐。 宋 秦观 《代谢中书舍人启》:“自非词章妙絶,吏术精通,何以特被选扬,预从班於仗内,遂叨任使,专制於笔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