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67,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痕迹
治迹
奋迹
比迹
鹿迹
鸿迹
迹状
匿迹
风迹
鹤迹
脱迹
鼠迹
迹相
迹同
一迹
《國語辭典》:痕迹(痕跡)  拼音:hén jī
事物经过时留下的迹象。《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我今心思一计,要报得无些痕迹,一个也不走不脱方妙。」
《國語辭典》:治迹(治跡)  拼音:zhì jī
有迹可循的施政步骤和成绩。《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宜循行郡中,览观民俗,考长吏治迹。」
《漢語大詞典》:奋迹(奮跡)
见“ 奋跡 ”。
亦作“奋蹟”。 谓奋起投身从事某活动。 明 归有光 《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五道》之四:“ 光武 承 王莽 之乱,奋迹 南阳 。”明史·谭广传:“ 广 长身多力,奋跡行伍至大将,大小百餘战,未尝挫衄。” 清 方苞 《汉高帝论》:“后世开创之君,大抵奋迹干戈扰攘之中,任威权、骋谋诈以得其志。”
《國語辭典》:比迹(比跡)  拼音:bǐ jī
齐步、并驾。《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伏惟皇太后膺大圣之姿,体乾坤之德,齐踪虞妃,比迹任姒。」晋。陆机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方骥齐镳,比迹同尘。」
分類:并驾彼此
《骈字类编》:鹿迹(鹿迹)
诗町疃鹿场痕町疃鹿迹也诗湿树浴鸟 破苔卧鹿迹王建题寿安南馆又明一统志鹿迹石在池州府东流县东六十里有巨石平如掌俗传葛洪于此炼丹丹成跨白鹿飞升石上有鹿迹 平泉草木记八公之怪石巫峡之岩湍琅琊台之水石布于清渠之侧仙人迹鹿迹之石列于佛榻之前
《漢語大詞典》:鸿迹(鴻跡)
亦作“ 鸿跡 ”。 鸿雁的足迹。比喻行踪,踪迹。 元 虞集 《赠赵生》诗:“梦游朔雪留鸿跡,思入 南山 望鹤飞。” 元 倪瓒 《怀归》诗:“鸿迹偶曾留雪渚,鹤情原只在芝田。” 明 徐渭 《蒋扶沟公诗》序:“既而先生鸿跡远旷,再渡 钱塘 。” 清 梁章钜 浪跡丛谈·下河舟中杂诗:“泥雪飞浪跡,蒹葭白露诗。”
《漢語大詞典》:迹状(迹狀)
亦作“跡状”。亦作“蹟状”。 行迹,迹象。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时禁中失火…… 涓 因歷壖囿,按据迹状,乃上直中官遗火所致也。” 宋 欧阳修 《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出处本末,迹状甚明。”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玉女喜神术》:“县令考其跡状,曰:‘某所行盖玉女喜神术也。’”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忠孝节义判官》:“然以官不显,又无蹟状,故州县不肯上其事,祠竟不克立。”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鳌拜:“今朕备稽事实,蹟状显然。”
分類:行迹迹象
《國語辭典》:匿迹(匿跡)  拼音:nì jī
掩饰躲藏,不露痕迹。三国魏。曹植九愁赋〉:「感龙鸾而匿迹,如吾身之不留。」
《漢語大詞典》:风迹(風迹,風跡)
亦作“ 风跡 ”。
(1).犹风节;风操。后汉书·朱浮传:“ 浮 年少有才能,颇欲厉风迹,收士心。” 李贤 注:“风化之迹也。” 宋 沈括 《赠屯田员外郎叶君墓志铭》:“君之才学无所施当世。然予与君之子与孙游,其规模风跡,予有以知其才。”
(2).犹政绩。宋书·良吏传序:“今採其风迹粗著者,以为《良吏篇》云。” 宋 叶适 《平江县王文正公祠堂记》:“其为民补弊剔蠹,锄其悍顽,而兴作利政,以惠养之,意必有风迹可述。”
(3).根据传闻而追踪寻迹。 明 宋濂《故岐宁卫经历熊府君墓铭》:“州县官多失廉平,君阴风跡数十辈,悉如法论罢之。”
《漢語大詞典》:鹤迹(鶴跡)
见“ 鹤跡 ”。
亦作“鹤蹟”。 鹤的足迹;鹤的踪迹。 唐 刘禹锡 《寄杨八寿州》诗:“桂岭雨餘多鹤迹,茗园晴望似龙鳞。” 唐 郑巢 《送琇上人》诗:“茶烟开瓦雪,鹤跡上潭冰。” 宋 李含章 《游桃源观》诗:“苔径竹深迷鹤跡,石坛松古漏星文。”
分類:足迹踪迹
《漢語大詞典》:脱迹(脱跡)
亦作“脱跡”。 谓脱略形迹。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脱迹违难,披榛来洎。” 唐 元稹 《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亦从酒仙去,便被书魔惑;脱跡壮士场,甘心竖儒域。” 清 顾炎武 《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杠于慈恩寺塔下》诗:“低头从灶养,脱跡溷林僧。”
分類:脱略形迹
《漢語大詞典》:鼠迹(鼠跡)
老鼠的足迹。 唐 郎士元 《送张南史》诗:“虫丝粘户网,鼠跡印牀尘。” 宋 张耒 《无题》诗之一:“出门屐齿苔痕满,隐几书尘鼠跡多。” 明 高启 《京师寓廨》诗之三:“鼠跡尘凝帐,蛙声雨到池。”
分類:老鼠足迹
《漢語大詞典》:迹相
见“ 迹象 ”。
分類:迹相
《國語辭典》:迹象(跡象)  拼音:jī xiàng
可供追寻查探的线索、现象。如:「根据种种迹象显示,他有重大涉案嫌疑。」《孽海花》第三五回:「袁尚秋的〈安舫簃〉,自我作古,戛戛独造,也有求生求新的迹象。」
《韵府拾遗 东韵》:迹同
新论识齐而赏异不可以称止迹同而评殊未得以言平
《漢語大詞典》:一迹(一跡)
亦作“ 一跡 ”。
(1).一条或一个印迹。《淮南子·氾论训》:“是故圣人以文交於世,而以实从事於宜,不结於一迹之涂,凝滞而不化,是故败事少而成事多。”史记·酷吏列传:“ 南阳 吏民重足一迹。”
(2).谓人的一言一行。 宋 张载 横渠易说·繫辞上:“凡有一迹出,则便有无限人议论处。”
(3).犹言一至。宋史·傅楫传:“道除太学博士,居四年,未尝一跡大臣门。”
分類:一至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