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67,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密迹
蜕迹
危迹
史迹
泪迹
濡迹
迹人
狼迹
过迹
功迹
踵迹
掩迹
掩迹
印迹
迹行
《漢語大詞典》:密迹(密跡)
(1).手持金刚杵护卫佛之夜叉神的总称。因其持有本誓,闻知佛的秘密事迹,故名。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一:“密跡答曰:‘从其众生一切音响,又菩萨音所顺无限。’”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一:“时密跡金刚力士默然不报……密跡力士岂能屈意为斯众会,随时敷演诸菩萨,密如来之秘要。”
(2).犹匿迹。行动保密,不露形迹。 明 陆采 《明珠记·珠圆》:“便做 杨 家 红拂 ,改换衣装,密跡潜踪出帝乡,向山林深处。”
《漢語大詞典》:蜕迹(蜕跡)
遁迹隐去。 金 段成己 《跋三堂王自写真》诗:“翛然蜕跡乘风去,一笑相逢喜拍肩。”
分類:遁迹
《漢語大詞典》:危迹(危跡)
犹高踪。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蹈消漺之危跡兮,躡离散之轻微。”
《國語辭典》:史迹(史跡)  拼音:shǐ jī
过去发生的事件所遗留下来的文物或境域。如:「在考古学家们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终于挖掘出许多珍贵的史迹。」
分類:历史陈迹
《漢語大詞典》:泪迹(淚跡)
亦作“ 泪跡 ”。亦作“泪蹟”。 泪痕。 南朝 齐 谢朓 《同谢谘议咏铜爵台诗》:“芳襟染泪迹,嬋媛空復情。” 唐 鲍溶 《湘妃列女操》:“竹上泪跡生不尽,寄哀云和五十丝。” 徐银斋 《胡琴的风波》:“看样子 凤莲 和她爹吵了嘴的,眼睛上还有泪迹。”
分類:泪痕
《國語辭典》:濡迹(濡跡)  拼音:rú jī
停留。晋。陆机门有车马客行〉:「念君久不归,濡迹涉江湘。」
《漢語大詞典》:迹人
(1). 周 代掌管狩猎之官。周礼·地官·序官:“迹人,中士四人。” 郑玄 注:“迹之言跡,知禽兽处。” 孙诒让 正义:“此迹人亦掌踪迹禽兽,知其所藏之处。”左传·哀公十四年:“迹人来告曰:‘ 逢泽 有介麋焉。’” 杜预 注:“迹人,主迹禽兽者。”
(2).指探子。 唐 李邕 《左羽林大将军臧公神道碑》:“获其迹人,审其阴计。”
《骈字类编》:狼迹(狼迹)
徐陵傅大士碑铭弗降鸡头宁开狼迹
《漢語大詞典》:过迹(過蹟)
亦作“ 过蹟 ”。
(1).过去的行迹。 唐 元稹 《遣病》诗:“前身为过跡,来世即前程。”
(2).错误的行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而新充蠢朴之人,皆平日所颐指使,谅不敢举陈其过跡。”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款犯》:“ 吴 浙 之间,有等积年巨蠹,盘踞衙门,专通上下线索,勾连地方势豪,侦探官府短长,胥役所行过蹟,凭其喜怒,牵陷善良,取捕风捉影之事,作装头换面之谋。”
见“ 过跡 ”。
《漢語大詞典》:功迹(功蹟)
功迹。 唐 李翱 《百官行状奏》:“但指事説实,直载其词,则善恶功跡,皆据事足以自见矣。”
功业与劳绩。 清 戴名世 《书阎宁前墓志后》:“余既缮写一通,以復于 石秋 ,而復书其后如此。至 寧前 之功蹟,誌已详之矣。”
功劳和事迹。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附录 汉 班固 曰:“治民则 黄霸 …… 赵广汉 之属,皆有功迹见述於后。”
《漢語大詞典》:踵迹(踵跡)
亦作“ 踵跡 ”。 犹继承。《楚辞·刘向〈九叹·离世〉》:“端余行其如玉兮,述皇舆之踵跡。” 王逸 注:“言思正我行,令之如玉,不匿瑕恶,以承述先王正治之法,继续其业而大之也。”五灯会元·洞山价禅师法嗣·洞山道全禅师:“暨 洞山 圆寂,众请踵迹住持。”
分類:继承
《漢語大詞典》:掩迹
承袭先辈的事业。荀子·儒效:“教诲开导 成王 ,使諭於道,而能揜迹於 文 武 。” 杨倞 注:“揜,袭也。” 章炳麟 《〈孙逸仙〉题辞》:“索虏昌狂泯 禹 绩,有 赤帝 子断其嗌,揜迹 郑洪 为民辟,四百兆人视兹册。”
《高级汉语词典》:掩迹
承袭先辈的事业
《漢語大詞典》:印迹
痕迹,踪迹。 老舍 《骆驼祥子》二十:“看着这些印迹,他想起东西,想起人,梦似的都不见了。” 李瑛 《〈诗选〉自序》:“现在所编的这个选本,我也有意识地尽量保留了……我成长的道路的印迹。”
《漢語大詞典》:迹行
亦作“蹟行”。
(1).指行为。管子·正世:“其设赏有薄有厚,其立禁有轻有重,迹行不必同。”
(2).停止不前。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恐惧而悼慄,危视而蹟行。”
分類:停止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