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6,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离迷
竹迷
迷背
迷暗
蜂迷
鬼迷
前迷
迷缪
迷倒
迷性
迷溺
书迷
贪迷
迷民
迷关
《漢語大詞典》:离迷(離迷)
谓心神恍惚。《再生缘》第十七回:“玉面通红眸惨淡,芳心乱颤意离迷。” 清 金人瑞 《夜宿月氏堂》诗:“头毛稀少灯亲见,心事离迷酒不知。”
分類:心神恍惚
《漢語大詞典》:竹迷
即竹醉日。 宋 苏辙 《次韵刘贡父西掖种竹》:“竹迷谁定知迷否,趂取滂沲好雨初。”参见“ 竹醉日 ”。
《漢語大詞典》:竹醉日
栽竹之日。 宋 范致明 岳阳风土记:“五月十三日谓之龙生日,可种竹,齐民要术所谓竹醉日也。” 宋 陆游 《葺圃》诗:“曾求竹醉日,更问柳眠时。” 清 杜浚 《后快哉行》:“今年竹醉之日得好雨,原田水深非小补。”亦称“ 竹迷日 ”。《岁时广记·夏·竹迷日》引 宋刘延世《竹迷日种竹》诗:“梅蒸方过有餘润,竹醉由来自古云;掘地聊栽数竿竹,开帘还当一溪云。”
《漢語大詞典》:迷背
迷惑违背。《坛经·机缘品》:“经意分明,汝自迷背。”
分類:迷惑违背
《國語辭典》:迷暗  拼音:mí àn
蒙昧、愚昧。《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八。伊川先生语四》:「昔之惑人也,乘其迷暗;今之入人也,因其高明。」
《骈字类编》:蜂迷
宋 苏舜钦 静胜堂夏日呈王尉 窗静蜂迷出,帘轻燕误飞。
《漢語大詞典》:鬼迷
谓黑夜迷路。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计遣》:“明明白日鬼迷,明明青天雨下。”
分類:黑夜迷路
《骈字类编》:前迷
南北朝 庾肩吾 陇西行 草合前迷路,云浓后暗城。
《漢語大詞典》:迷缪(迷繆)
见“ 迷谬 ”。
《漢語大詞典》:迷谬(迷謬)
亦作“ 迷繆 ”。
(1).迷惑谬误。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城阳景王祠》:“哀哉黔黎,渐染迷谬。”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然而迷谬者无自见之明。” 宋 陆九渊 《与高应朝书》:“ 应之 一跌不復,中间见其祭 吕郎中 文,迷繆之甚。”《英烈传》第十六回:“久慕仁德,多缘迷谬,归顺无阶。”
(2).昏迷。《元典章·刑部十二·掏摸》:“若於饮食内加药令人迷谬而取其财者,合从强盗法论罪相应。”
《国语辞典》:迷倒  拼音:mí dǎo
1.使人陷入昏迷。如:「用药将人迷倒。」
2.因喜爱而失去自主。如:「她的气质、风采不知道迷倒多少男孩子。」
《漢語大詞典》:迷性
佛教语。指不明佛道的心性。《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休遣信根沉爱网,休令迷性长愚情。”
《漢語大詞典》:迷溺
迷惑沉溺。 唐 韩愈 《送廖道士序》:“岂吾所谓魁奇而迷溺者邪?” 元 刘埙 隐居通议·理学一:“其视薶头故纸,迷溺训詁,而卒无益於自得者,不差胜乎?” 清 魏源 《太行诸谷》诗之四:“迷溺长不返,应笑 孙登 陋。”
分類:迷惑沉溺
《高级汉语词典》:书迷  拼音:shū mí
爱看书、爱买书的人
《漢語大詞典》:贪迷(貪迷)
贪恋,迷恋。 金 王丹桂 《满庭芳·答人问缘甚出家如何修炼》词:“贪迷世梦,虚度二十春。” 金 长筌子 《醉中归》词:“羣情苦,攒攒簇簇,贪迷嗜欲。”
分類:贪恋迷恋
《漢語大詞典》:迷民
愚昧的百姓。书·梓材:“王惟德用,和懌先后迷民。” 孔 传:“今王惟用德和悦先后天下迷愚之民。” 蔡沉 集传:“迷民,迷惑染恶之民也。”
分類:愚昧百姓
《漢語大詞典》:迷关(迷關)
指令人迷惑的境地。红楼梦第六七回:“ 柳湘莲 见 尤三姐 身亡,痴情眷恋,却被道人数句冷言打破迷关,竟自截髮出家,跟随疯道人飘然而去,不知何往。”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既然打破迷关,若不及早回头,定然皇天不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