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6,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迷雾
迷道
行迷
迷乱
迷情
迷蝶
迷谬
迷心
目迷
迷昏
迷迷
月迷
迷山
迷鸟
金迷
《國語辭典》:迷雾(迷霧)  拼音:mí wù
1.浓浓的雾。如:「今晨起来一看,才发现屋外整个陷在迷雾之中。」
2.令人捉摸不著头绪的事物。如:「目前的选情,仍然像一团迷雾,并不明朗。」
《漢語大詞典》:迷道
(1).迷失道路。 唐 裴铏 《传奇·崔炜》:“ 煒 因迷道失足,坠於大枯井中。” 许地山 《集外·女儿心三》:“不是迷道,这么晚一个小姑娘夹着包袱,在这样的道上走,莫不是私逃的小丫头?”
(2).指迷失佛道。三论玄义卷下:“所以然者,以其迷道,此是一失。”
《漢語大詞典》:行迷
走入迷途。《楚辞·离骚》:“回朕车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苦 邯郸 之难步,庶行迷之易痊。”
分類:入迷迷途
《國語辭典》:迷乱(迷亂)  拼音:mí luàn
1.迷惑慌乱。《书经。无逸》:「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2.涂尔干(Emile Durkheim)提出的社会学概念,指原有的社会规范作用减弱,人们对于价值观念或目标亦缺乏共识的状态。anomie的意译,也译作「脱序」、「失范」、「失序」。
《漢語大詞典》:迷情
(1).迷恋沉溺。拾遗记·后汉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 成安 二帝……迷情狗马,爱好龙鹤,非明王之所闻示於后也。”
(2).指迷恋世情俗念的人。《坛经·付嘱品》:“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國語辭典》:迷蝶  拼音:mí dié
战国时庄子曾梦自己化为蝴蝶,醒后自疑,不知究竟是蝶化自己或自己化蝶。用来比喻对事情猜疑难定的心情。明。陈与郊《文姬入塞》:「(唱)早难道邯郸唤醒还迷蝶?(旦)一发不是。则这小王子放心不下,以此痛心!」
《漢語大詞典》:迷蝴蝶
典出庄子·齐物论:“昔者 庄周 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 周 也。俄然觉,则蘧蘧然 周 也。不知 周 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 周 与?”后因以“迷蝴蝶”指迷幻的梦境。 唐 李商隐 《锦瑟》诗:“ 庄生 晓梦迷蝴蝶, 望帝 春心託杜鹃。”亦省作“ 迷蝶 ”。 明 陈与郊 《文姬入塞》:“玉帐貂裘,倘亦有 并州 故乡之意,早难道 邯郸 唤醒还迷蝶?”
分類:指迷梦境
《漢語大詞典》:迷谬(迷謬)
亦作“ 迷繆 ”。
(1).迷惑谬误。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城阳景王祠》:“哀哉黔黎,渐染迷谬。”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然而迷谬者无自见之明。” 宋 陆九渊 《与高应朝书》:“ 应之 一跌不復,中间见其祭 吕郎中 文,迷繆之甚。”《英烈传》第十六回:“久慕仁德,多缘迷谬,归顺无阶。”
(2).昏迷。《元典章·刑部十二·掏摸》:“若於饮食内加药令人迷谬而取其财者,合从强盗法论罪相应。”
《漢語大詞典》:迷心
(1).使心迷惑。 晋 王嘉 拾遗记·燕昭王:“列女成羣,迷心动虑。”法苑珠林卷一一二:“此酒能迷心,何用復饮酒。”《武王伐纣平话》卷上:“若陛下令别人为使命,恐受 西伯侯 金珠好财物迷心。”
(2).迷惑的心。《宋书·索虏传》:“如其迷心不悛,窜首巢穴,长围既周,临衝四至,虽欲壶浆厥篚,其可得乎?”《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长者既蒙圣加护,一切迷心尽开悟。”
分類:迷惑
《漢語大詞典》:目迷
眼花缭乱。 清 林则徐 《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忆昔冬烘之誚,看花已愧目迷;覩兹夏课之勤,见猎依然心喜。”
分類:眼花缭乱
《漢語大詞典》:迷昏
(1).昏迷,神志不清。《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原来 刘璞 病得身子虚弱,被鼓乐一震,故此迷昏。” 萧红 《生死场》十四:“ 金枝 好像踏着泪痕行走,她的头过分的迷昏。”
(2).受诱惑致使昏聩糊涂。 茅盾 《子夜》一:“您准是给那只烂污货迷昏了啦!” 钱锺书 《围城》四:“他给女人迷昏了头,全没良心。”
《漢語大詞典》:迷迷
(1).迷惑。《韩诗外传》卷五:“耳不闻学,行无正义,迷迷然以富利为隆,是俗人也。”
(2).模糊不明貌。 唐 李贺 《公无出门》诗:“天迷迷,地密密。” 唐 司空图 《春愁赋》:“燕泥滴滴而簷坏,蛛网迷迷而帐空。”
(3).迷迷糊糊,神志不清。《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两日迷迷不好,正在这里害酒。”
(4).依附貌。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龙山放灯:“又如 隋煬帝 夜游倾数斛萤火於山谷间,团结方开,倚草附木迷迷不去者。”
(5).笑貌。迷,用同“ 眯 ”。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一:“他作举杯就口的样子,迷迷地笑着。” 沈从文 《边城》十九:“想起二老说的话,不由得迷迷的笑着。”
《韵府拾遗 齐韵》:月迷
皇甫汸诗顾影依霜洁鸣筹候月迷
《漢語大詞典》:迷山
在山林中迷失方向、道路。 逯斐 《猎人小屋·迷山》:“他听老调查队员们说过,老林四面全是一样的树,一个人迷山了,怎么也摸不出来的呀!”
《漢語大詞典》:迷鸟(迷鳥)
由于狂风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偶尔飞离正常栖息地而到另一地区栖息的鸟。 汉 枚乘 《七发》:“朝则鸝黄鳱鴠鸣焉,暮则羈雌迷鸟宿焉。”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羈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 宋 王安石 《半山即事》诗之六:“小桥风露扁舟月,迷鸟覊雌竟往来。”
《漢語大詞典》:金迷
见“ 金迷纸醉 ”。
《國語辭典》:金迷纸醉(金迷紙醉)  拼音:jīn mí zhǐ zuì
本指绚烂夺目。语出宋。陶谷《清异录。卷三。金迷纸醉》:「痈医孟斧,昭宗时常以方药入侍。……治居宅法度奇雅,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纸,光莹四射,金采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后用以比喻奢华淫靡的享乐生活。《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一霎时,局已到齐。真正是翠绕珠围,金迷纸醉,说不尽温柔景象,旖旎风光!」也作「纸醉金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