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6,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指迷
萋迷
迷魂
执迷
迷涂
迷行
迷悟
迷复
迷天
冥迷
迷误
径迷
草迷
影迷
迷却
《國語辭典》:指迷  拼音:zhǐ mí
指点迷津。宋。欧阳修〈再和圣俞见答〉诗:「嗟哉我岂敢知子,论诗赖子初指迷。」《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奴家解不得,望师傅指迷。」
《國語辭典》:萋迷  拼音:qī mí
迷茫的样子。宋。苏轼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之二:「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國語辭典》:迷魂  拼音:mí hún
1.被迷惑的灵魂。如:「如今他已是陷入情网中的迷魂,很难劝得醒。」
2.迷惑他人使其失去本性。如:「歹徒巧设温柔乡,先迷魂后诈财。」
3.形容令人极度沉醉。如:「花灯展览,迷魂乱眼,无可言喻。」
《國語辭典》:执迷(執迷)  拼音:zhí mí
固执不悟。《旧唐书。卷五四。王世充传》:「四海之内,皆承正朔,唯公执迷,独阻声教。」《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布回顾宫曰:『陈登安在?』宫曰:『将军尚执迷而问此佞贼乎?』」
《國語辭典》:执迷不悟(執迷不悟)  拼音:zhí mí bù wù
坚持错误的观念而不醒悟。《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赦。」《红楼梦》第一一三回:「老爷太太原为是要你成人接续祖宗遗绪。你只是执迷不悟,如何是好!」
《漢語大詞典》:迷涂(迷塗)
见“ 迷途 ”。
《國語辭典》:迷途  拼音:mí tú
1.迷失道路。元。赵孟頫 岁暮和刚父杂诗四首之三:「迷途幸未远,回车且委蛇。」《红楼梦》第九八回:「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
2.比喻错误的趋向。晋。陶渊明〈归去来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三国演义》第七七回:「今某已遇祸而死,愿求清诲,指点迷途。」
《漢語大詞典》:迷行
犹迷向。 宋 张耒 《叙雨》诗:“土飘尘扬兮,迷行错步。”
《漢語大詞典》:迷悟
迷惑与觉悟。景德传灯录·富那夜奢:“迷悟如隐显,明闇不相离。” 明 袁宗道 《读〈论语〉》:“忧乐之机,係一念迷悟间耳。” 朱自清 《毁灭》诗:“在我对着黑毧毧又白漠漠的将来,不知取怎样的道路,却尽徘徊于迷悟之纠纷的时候,那时候她和他便隐隐地显现了。”
分類:迷惑觉悟
《漢語大詞典》:迷复(迷復)
语出易·复:“上六,迷復,凶……象曰:迷復之凶,反君道也。” 孔颖达 疏:“以其迷闇不復,而反违於君道,故象云:‘迷復之凶,反君道也。’”后用以指迷失不改过;糊涂不醒悟。 宋 王禹偁 《贺收复益州表》:“虽依九伐之法,特开三面之罗,尚敢婴城,斯为迷復。” 宋 邵雍 《诫子吟》:“改图不害为君子,迷復终归作小人。”
《漢語大詞典》:迷天
(1).迷,通“ 弥 ”。形容极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於中箇首将罪过迷天大。”参见“ 迷天大罪 ”。
(2).迷,通“ 弥 ”。迷漫天空;满天。《英烈传》第三十回:“四围放火,黑焰迷天。” 清 丘逢甲 《珠江行乐词》:“安知海上东风起,摧花折柳尘迷天。” 茅盾 《子夜》十五:“现在那迷天的晓雾散了些了。”
《國語辭典》:迷天大罪  拼音:mí tiān dà zuì
所犯的罪,与天一样的大。比喻极大的罪过。《水浒传》第二回:「汝等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犯著迷天大罪,都是该死的人。」《红楼梦》第七七回:「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什么迷天大罪!」也作「弥天大罪」。
分類:极大罪恶
《漢語大詞典》:冥迷
(1).阴暗迷茫。 宋 史达祖 《绮罗香·春雨》词:“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 明 徐渭 《雨》诗:“一雨连秋夏,无朝不冥迷。” 清 纳兰性德 《一络索·雪》词:“密洒征鞍无数,冥迷远树。乱山重迭者难分,似五里濛濛雾。”
(2).迷糊。形容因过度悲伤而神智恍惚。 宋 叶适 《除工部侍郎谢表》:“臣昨承君命而趋走,遽罹家祸之悲伤。当其冥迷,仍復顾省。”
《漢語大詞典》:迷误(迷誤)
亦作“ 迷悮 ”。
(1).迷惑谬误。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遣使南通 孙权 ,往来赂遗”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既不欲劳动干戈,远涉大川,费役如彼,又悼边陲遗餘黎民,迷误如此。” 唐 骆宾王 《和道士闺情诗启》:“类西 秦 之镜,照彻心灵;同南指之车,导引迷悮。” 宋 王禹偁 《谢赐御制逍遥咏秘藏诠表》:“足可以指迷悮於羣生,扇穆清於四海。” 孙中山 《行易知难·知行总论》:“欲使后知后觉者,了然於向来之迷误,而翻然改图。”
(2).使迷惑;贻误。 汉 焦赣 《易林·损之谦》:“闇昧冥语,转相迷误。”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逆臣 孙秀 ,迷误 赵王 ,当共诛讨。” 明 袁宗道 《论文下》:“其持论大谬,迷误后学,有不容不辨者。”
《骈字类编》:径迷(径迷)
南北朝 谢灵运 登石门最高顶诗 连岩觉路塞,密竹使径迷。
《漢語大詞典》:草迷
指婴儿出生时无啼哭声。《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不啼》:“小儿生下不能啼,俗语名之为草迷。”注:“儿生落地,啼声即发,形生命立矣。有不啼者,俗云草迷。多因临产时生育艰难,以致儿生气闭不通,所以不啼也。”
《國語辭典》:影迷  拼音:yǐng mí
嗜好看电影的人。如:「他是国片的忠实影迷。」
《漢語大詞典》:迷却
迷失,失掉。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一折:“教你二十年之后,遇三箇丫髻 马真人 度脱你,你便回头者,休迷却正道。”《全元散曲·一枝花·春雪》:“只见白茫茫迷却前村道。”《花月痕》第四八回:“两人迷却真性,夜夜在他帐中轮班直宿。”
分類:迷失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