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6,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迷瘴
蒙迷
迷懵
著迷
榛迷
过迷
穷迷
迷着
迷死
迷逆
迷晦
迷航
鹿迷
宵迷
迷迭香
《漢語大詞典》:迷瘴
迷茫的瘴气。 明沈鲸《双珠记·月下相逢》:“流离彼此如迷瘴,谁料阳乌仍昶。” 康濯 《水滴石穿》第八章:“﹝ 花姥姥 ﹞无光的眼睛像冲破了什么迷瘴似地看住了 玉枝 。”
分類:迷茫瘴气
《漢語大詞典》:蒙迷
犹蒙昧。 明 唐顺之 《与王尧衢书》:“所恨资性蒙迷,不能深思力践於其言焉耳。”
分類:蒙昧
《国语辞典》:迷懵  拼音:mí měng
糊里糊涂、意识不清。如:「像你这种迷懵含混的人,迟早会出事的。」
《国语辞典》:著迷  拼音:zháo mí
极端迷恋。《水浒传》第七回:「自见了林冲娘子,又被他冲散了,心中好生著迷,怏怏不乐。」
分类:极端迷恋
《漢語大詞典》:榛迷
杂木丛生,分辨不清。 明 徐渭 《代云南策问》之一:“﹝ 云 、 贵 间﹞虽间道有二,并犬牙於 川 ,久而榛迷,交地泯矣!”
《漢語大詞典》:过迷(過迷)
过错,不明事理。北齐书·文襄帝纪:“彼当嗤僕之过迷,此亦笑君之晦昧。”
分類:过错事理
《漢語大詞典》:穷迷(窮迷)
犹执迷。 晋 孙绰 《喻道论》:“若穷迷而不迁者,非辞喻之所感。”
《漢語大詞典》:迷着(迷著)
迷恋,贪嗜。太平广记卷三七九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汝是我前七生时弟子,已经七世受福,迷著世乐,忘失本业。” 唐 杜荀鹤 《题著禅师》:“大道本无幻,常情自有魔;人皆迷著此,师独悟如何?” 宋 张元干 《兰陵王·春恨》词:“寻思旧 京洛 ,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
分類:迷恋
《漢語大詞典》:迷死
犹昏死。列子·汤问:“ 扁鹊 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胷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
《漢語大詞典》:迷逆
迷惑逆乱。《晋书·孙绰传》:“如其迷逆不化,復欲送死者,南北诸军风驰电赴,若身手之救痛痒。”
分類:迷惑逆乱
《漢語大詞典》:迷晦
(1).迷茫晦暗。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雅思山》:“园之南有 雅思山 ,迷晦多雾,富有果蓏。”
(2).迷惑;糊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不料迷晦已深,梦梦不可提悟。”
《國語辭典》:迷航  拼音:mí háng
飞机、船只等迷失航行的正确方向。如:「这架飞机会失事,可能是雾中迷航的结果。」
《漢語大詞典》:鹿迷
谓得失荣辱犹如梦幻,使人迷惑。 明 无心子《金雀记·临任》:“正是鹿迷 郑相 应难辨,蝶梦 庄周 不易明。”参见“ 鹿梦 ”。
《漢語大詞典》:鹿梦(鹿夢)
列子·周穆王载, 春秋 时, 郑国 樵夫打死一只鹿,怕被别人看见,就把它藏在坑中,盖上蕉叶,后来他去取鹿时,忘了所藏的地方,于是就以为是一场梦。后以“鹿梦”比喻得失荣辱如梦幻。 清 钱学纶 《语新》卷下:“﹝ 李遇滨 ﹞北上考得教习,行将就选,一旦中寒卒死於道,向日夫荣妻贵之冀,竟同鹿梦。” 蔡寅 《瞻园次渐庵韵》:“一代园林归鹿梦,百年风月付鹃魂。”
《漢語大詞典》:宵迷
夜间迷路。左传·哀公二年:“六月乙酉, 晋 赵鞅 纳 卫 大子于 戚 。宵迷, 阳虎 曰:‘右 河 而南,必至焉。’” 杨伯峻 注:“临夜迷路。”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都统 刘公 宵迷 细柳 ,纵骑奔于敌营也。”
分類:迷路晚上
《国语辞典》:迷迭香  拼音:mí dié xiāng
植物名。唇形科迷迭香属,常绿小灌木。叶对生,线形,长一至二点五公分,有香气。春夏间,总状花序著于枝上叶腋,花淡紫色,具浓香。将其枝叶蒸馏,可得迷迭油,因有毒,若用量过多,足以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