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迷罔  拼音:mí wǎng
1.心神不清。《列子。周穆王》:「秦人逄氏有子少而惠,及壮而有迷罔之疾。」
2.眩惑。汉。王符《潜夫论。忠贵》:「迷罔百姓,欺诬天地。」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四。记文》:「非特救当世正人端士之网罗,直欲戒后世乱臣贼子之迷罔,徇公忘己,为国惜贤。」
《漢語大詞典》:迷中
处于迷惑之中。管子·势:“战而惧险,此谓迷中。” 尹知章 注:“方战之时,惧有险碍,进退莫知其从,故曰迷中,言在迷惑之中。”
分類:迷惑
《漢語大詞典》:破迷
解除迷惑。 唐 方干 《书法华寺上方禅壁》诗:“是非生死多忧恼,此日蒙师为破迷。”
《國語辭典》:迷惘  拼音:mí wǎng
困惑而不知所措。如:「年轻人要立志奋进,不能老陷于岁月的迷惘中。」
《國語辭典》:迷错(迷錯)  拼音:mí cuò
迷乱错失。《书经。周官》「学古入宫,议事以制,政乃不迷」句下汉。孔安国。传:「凡制事必以古义,议度终始,政乃不迷错。」
分類:迷惑错乱
《漢語大詞典》:迷执(迷執)
迷惑执著;执迷不悟。《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此时对论除迷执,这遍谈扬显正真。”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觉悟因傍喻,迷执由当局。” 朱自清 《〈梅花〉后记》:“其实呢,一堆腐骨,原无足惜;但人究竟是人,明知是迷执,打破却也不易的。”
《漢語大詞典》:迷乡(迷鄉)
令人迷惑的境界。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救世歌》:“无所不为因赌起,英雄何苦陷迷乡。”
《漢語大詞典》:惑主
(1).不明之主,昏君。吕氏春秋·本生:“今世之惑主,多官而反以害生,则失所为立之矣。”韩非子·南面:“惑主不然,计其入不计其出,出虽倍其入,不知其害。”
(2).迷惑君主。史记·蒙恬列传:“若知贤而俞弗立,则是不忠而惑主也。” 唐 骆宾王 《代李敬业讨武氏檄》:“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漢語大詞典》:迷愚
迷惑愚昧。书·梓材“王惟德用,和懌先后迷民” 孔 传:“今王惟用德和悦先后天下迷愚之民。”
分類:迷惑愚昧
《漢語大詞典》:迷昧
迷惑暗昧。 汉 应劭 《〈风俗通〉序》:“私惧后进益以迷昧。”南史·齐纪上·高帝:“ 张淹 迷昧,弗顾本朝。”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二酉缀遗上:“世以 成式 ( 段成式 )博通,而本朝故典,迷昧若此,他可信哉。” 叶圣陶 《倪焕之》九:“以为这样做的时候,迷昧的良心自然会清醒过来。”
分類:迷惑暗昧
《漢語大詞典》:迷背
迷惑违背。《坛经·机缘品》:“经意分明,汝自迷背。”
分類:迷惑违背
《國語辭典》:迷暗  拼音:mí àn
蒙昧、愚昧。《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八。伊川先生语四》:「昔之惑人也,乘其迷暗;今之入人也,因其高明。」
《國語辭典》:野狐涎  拼音:yě hú xián
迷惑人心的甜言蜜语。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一折:「央及杀粉骷髅,也吐不出野狐涎。」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倚仗著高谈阔论,全用些野狐涎,扑子弟,打郎君。」
《國語辭典》:诱惑(誘惑)  拼音:yòu huò
用技俩引诱、迷惑他人的心智。《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那时道教之行,莫盛于此时,推原其由,皆自徐知常有以诱惑圣听也。」
《漢語大詞典》:摇惑
迷惑动摇。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七·英宗复位实录:“小人因众摇惑之际,平日为 于谦 掌兵而不得遂私,遂驾祸於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音声靡靡,风度狎褻。士人摇惑,若不自禁。” 茅盾 《追求》一:“人心摇惑原是每个大革命时代的副产物。”
分類:迷惑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