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6分类词汇 6
《國語辭典》:失路  拼音:shī lù
1.迷途。《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失路不反,闻道犹迷。」《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举子高声道:『妈妈,小生是失路借宿的。』」
2.比喻不得志。《文选。扬雄。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國語辭典》:失道  拼音:shī dào
1.迷路。《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晋文公出亡,箕郑挈壶餐而从,迷而失道,与公相失。」唐。牛僧孺《郭元振》:「夜行,阴晦失道,久而绝远有灯火光,以为人居也。」
2.失去标准,违反正道。晋。潘岳西征赋〉:「平失道而来迁,繄二国而是祐。」《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臣谓中国之失吴、蜀、幽、并,皆因失道。」
《國語辭典》:迷途  拼音:mí tú
1.迷失道路。元。赵孟頫 岁暮和刚父杂诗四首之三:「迷途幸未远,回车且委蛇。」《红楼梦》第九八回:「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
2.比喻错误的趋向。晋。陶渊明〈归去来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三国演义》第七七回:「今某已遇祸而死,愿求清诲,指点迷途。」
《國語辭典》:迷津  拼音:mí jīn
1.迷失渡头所在。唐。孟浩然 南还舟中寄袁太祝诗:「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八出:「原是看花洞里人,重来那得便迷津。」
2.引申为错误的道路或方向。《红楼梦》第五回:「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
《國語辭典》:迷路  拼音:mí lù
1.迷失道路。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他乡何处是,迷路问谁来?」
2.离开正途。如:「不良少年就像是迷路的羔羊一样。」
3.生理学上称内耳一系列相互连接的腔或管。
《漢語大詞典》:迷道
(1).迷失道路。 唐 裴铏 《传奇·崔炜》:“ 煒 因迷道失足,坠於大枯井中。” 许地山 《集外·女儿心三》:“不是迷道,这么晚一个小姑娘夹着包袱,在这样的道上走,莫不是私逃的小丫头?”
(2).指迷失佛道。三论玄义卷下:“所以然者,以其迷道,此是一失。”
《漢語大詞典》:失途
亦作“ 失涂 ”。
(1).谓仕途失意。 唐 孟郊 《伤时》诗:“常闻贫贱士之常,嗟尔富者莫相笑。男儿得路即荣名,邂逅失途成不调。” 唐 卢纶 《纶与吉侍郎中孚兼寄夏侯侍御审侯仓曹钊》诗:“悄悄失途子,分将秋草并。”
(2).迷失道路。指失去了正确的行动方向,走错了路。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将军名臣之子,失涂至此,若能不远而復,犹不失为忠义之臣!” 宋 范公偁 过庭录:“ 丁石 ,举人也……后失途在教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