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0,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违惰
违咈
违格
违间
违距
违农
违式
违险
违怨
违指
违抗
合违
朕违
负违
奸违
《漢語大詞典》:违惰(違惰)
违逆轻慢。 南朝 梁 沈约 《奏弹秘书郎萧遥昌》:“淑慎之迹未彰,违惰之容已及。”陈书·武陵王伯礼传:“淑慎未彰,违惰斯在,绳愆检迹,以为惩诫。”
分類:违逆轻慢
《漢語大詞典》:违咈(違咈)
见“ 违拂 ”。
《漢語大詞典》:违拂(違拂)
亦作“ 违咈 ”。 违背,不顺从。 明 李东阳 《武昌徐公挽诗》序:“怡愉终日,口不及财利。苟事涉於利,輒推而弗居,少有违咈,不以为意。”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改谥:“大学士 石珤 ,謚 文隐 ,则以议大礼时,依违两端。其死时,正其门人 张璁 在揆地,心恨甚,故以违拂不成謚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每如其愿,为尝违拂。” 丁玲 《粮秣主任》:“我不愿违拂他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违格(違格)
违反法律规定。北齐书·王峻传:“坐违格私度禁物并盗截军粮,有司依格处斩。”
《漢語大詞典》:违间(違間)
离别。 唐 刘禹锡 《上门下武相公启》:“自违间左右,沉沦遐荒,岁月滋深,艰贞弥厉。”
分類:离别
《漢語大詞典》:违距(違距)
见“ 违拒 ”。
《漢語大詞典》:违拒(違拒)
亦作“ 违距 ”。 违抗;不服从。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序:“是岁 齐明 作相,疑论未决,密驰表疏,劝徵 慧景 ,折简而召,必不违拒。” 南朝 梁 江淹 《萧拜相国齐公十郡九锡章》:“违距以深,追增怵迫。” 元 无名氏 《谢金吾》楔子:“如有违拒者,依律论罪。” 清 陈天华 《猛回头》:“朝廷固然是不可违拒,难道説这洋人的朝廷,也不该违拒么?”
《漢語大詞典》:违农(違農)
违背农时。 元 虞集 《大龙翔集庆寺碑》:“财自内出,不涉经费。工以佣给,役弗违农。”
分類:违背农时
《漢語大詞典》:违式(違式)
违反规定或程式。宋史·吕溱传:“ 参 ( 李参 )劾其借官麴作酒,以私货往 河东 贸易,及违式受餽贐,事下大理议。 溱 乃未尝受,而外廷纷然谓 溱 有死罪。”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那位 綳公 是苦于不解事,不虚心,以致违式犯贴。”
分類:违反规定
《韵府拾遗 俭韵》:违险(违险)
王炎行不由径诗远迹如违险修仁在履平
《漢語大詞典》:违怨(違怨)
(1).怨恨。书·无逸:“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下引 王念孙 曰:“违亦怨也,不当上下异训。广雅曰:‘怨、愇、很,恨也。’愇与违同……‘厥心违怨’,违与怨同义,犹‘厥口诅祝’,诅与祝同义耳。”
(2).避开怨恨,使无怨。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逮下延和,临朋违怨。” 李周翰 注:“违,避也。云‘樛木’,后妃逮下也。喻后妃能以心意逮下,则众妾上事之无怨也。”
《漢語大詞典》:违指(違指)
违背意旨。 宋 王安石 《与程公辟书》:“平字韵诗,不敢违指,聊供一笑。集古句亦勉副来喻,不足传示也。”
分類:违背意旨
《國語辭典》:违抗(違抗)  拼音:wéi kàng
违背抗拒。如:「违抗法令」。《老残游记》第七回:「再想写信,那笔砚竟违抗万分,不遵调度。」
《骈字类编》:合违(合违)
后汉书崔骃傅高辛攸降厥趣合违道无常稽与时张弛
《漢語大詞典》:朕违(朕違)
帝王称自己的过错。后汉书·爰延传:“帝曰:‘昔 朱云 廷折栏槛,今侍中面称朕违,敬闻闕矣。’”
《漢語大詞典》:负违(負違)
违背,违反。 前蜀 杜光庭 《三会为弟子醮词》:“或噉食荤血,秽乱正真;或嗜欲繁华,负违禁戒。”
分類:违背违反
《漢語大詞典》:奸违(姦違)
犹奸回。奸恶邪僻的人。后汉书·应奉传:“纠举姦违,不避豪戚,以严厉为名。”参见“ 姦回 ”。
分類:奸恶邪僻
《漢語大詞典》:奸回(姦回)
亦作“姧回”。亦作“奸回”。
(1).奸恶邪僻。左传·宣公三年:“ 商紂 暴虐,鼎迁於 周 ,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姦回昬乱,虽大,轻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观 孔光 之奏 董贤 ,则实其奸回; 路粹 之奏 孔融 ,则诬其衅恶。” 唐 权德舆 《陆宣公翰苑集序》:“ 裴延龄 以姦回得幸,害时蠹政,物议莫敢指言,公独以身当之,屡言不可。” 宋 司马光 《起请科场札子》:“有以姧回巧伪致富贵者,不为清仪所容。”明史·吕大器传:“ 士英 、 大鋮 ,臣不谓无一技之长,而奸回邪慝,终为宗社无穷之祸。”
(2).指奸恶邪僻的人或事。书·泰誓下:“崇信姦回,放黜师保。” 孔 传:“回,邪也。姦邪之人,反尊信之。” 唐 王勃 《三国论》:“ 汉 自 顺 桓 之间,国统屡絶,奸回窃位,阉宦满朝。” 宋 司马光 《辞知制诰第五状》:“若使臣言出於矫伪,当正典刑,以警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