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远官(遠官)
(1).谓地方官。国语·晋语四:“异姓之能,掌其远官。” 韦昭 注:“远官,县鄙。”
(2).指远处做官的人。 清 叶梦珠 《阅世编·赋税》:“抑或有奸民冒立官儒户名,而本人实未知者有之;或远官远馆,而所託匪人,侵蚀误欠者有之。”
《漢語大詞典》:遥祝
在远处祝贺。《解放日报》1941.7.14:“本报谨以崇高的敬意,遥祝其成功。”
分類:远处祝贺
《漢語大詞典》:遥羡(遥羨)
谓对远处事物的向往。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薄游京都日,遥羡 稽山 名。” 唐 岑参 《临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诗:“邑中雨雪偏著时,隔河东郡人遥羡。”
《國語辭典》:远景(遠景)  拼音:yuǎn jǐng
1.远方景色。唐。王损之〈曙观秋河赋〉:「轻晖幕幕,远景萧萧。」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七。书画》:「江南中主时,有北苑使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2.一种摄影取景的方法,将摄影机放在距离主体远处所摄取的画面,让观众对所摄景物产生距离感,具有全景的效果。
3.未来的景况、未来的希望。如:「本地投资环境理想,经济远景看好。」「凡事只顾前不顾后,那是看不到远景的。」
《國語辭典》:遥拜(遙拜)  拼音:yáo bài
长距离的向某地、或某人行拜礼。《晋书。卷八三。江逌传》:「祭天于云阳,祭地于汾阴,在于别宫遥拜,不诣坛所。」
《漢語大詞典》:逖闻(逖聞)
在远处听到。表示恭敬。 宋 王安石 《贺韩魏公启》:“逖闻新命,窃仰遐风,瞻望门阑,不任乡往之至。”
分類:远处恭敬
《漢語大詞典》:远徙(遠徙)
迁移到远处。老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后汉书·马援传:“ 羌 大惊坏,復远徙 唐翼谷 中。 援 復追讨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桓宣武 既废 太宰 父子…… 太宰 父子远徙 新安 。” 明 焦竑 玉堂丛语·筹策:“ 杨一清 巡边……虏闻,俱远徙,不敢入寇。”
分類:迁移远处
《國語辭典》:泂酌  拼音:jiǒng zhuó
1.从远处汲取。《诗经。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
2.薄酒。唐。柳宗元〈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敬陈泂酌,以告明灵。」
3.《诗经。大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泂酌,召康公戒成王也。」或以为颂美女子之诗。首章二句为:「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
《漢語大詞典》:遥制
在远处加以控制。北史·尒朱荣传:“遥制朝廷,亲戚腹心,皆补要职。” 明 张居正 《与蓟镇督抚书》:“兹奉来教,无任惶悚,閫外之事,书生不敢妄谈,亦不敢遥制,惟公熟计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四镇守 舟山 时,兵民辑睦,忠义嚮应,西人已丧胆思遁。其时,若非大帅遥制,可使弭首受约束。”
分類:远处控制
《漢語大詞典》:远步(遠步)
到远处徒步旅游。
《漢語大詞典》:遥同
谓在远处和诗。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 毛西河 言:‘古人诗题所云‘遥同’者,即遥和也。 谢朓 《同谢咨议铜雀臺诗》、 卢照邻 《同纪明孤雁诗》,皆是和诗,非同游也。’”
《漢語大詞典》:遥谢(遥謝)
(1).遥问。 晋 张翼 《赠沙门竺法頵》诗之二:“遥谢晞玄畴,何为自矜洁。”
(2).在远处表示歉意。《水浒后传》第二三回:“ 康王 登坛受命,慟哭遥谢二帝,尊 钦宗 为 孝慈渊圣皇帝 。”
(3).在远处表示感谢的心意。 清 杨潮观 《西塞山渔翁封拜》:“只是圣德如天,其奈臣心如水。替我老朽,遥谢至尊。”
《國語辭典》:远飏(遠颺)  拼音:yuǎn yáng
遁逃远方。《福惠全书。卷一七。刑名部。盗贼上》:「若官府行事少有不谨,露泄风声,逗遛时刻,则高举远飏,莫可踪迹矣。」
《漢語大詞典》:横说(横説)
(1).谓从远处说。庄子·徐无鬼:“吾所以説吾君者,横説之则以《乐》,从説之则以《金板》六弢。” 成玄英 疏:“横,远也;从,近也。 武侯 好武而恶文,故以兵法为从,六经为横也。”
(2).骋词游说。 汉 陆贾 新语·怀虑:“ 苏秦 、 张仪 ,身尊於位,名显於世,相六国,事六君,威振 山东 ,横説诸侯。国异辞,人异意,欲合弱而制彊,持横而御纵。”
分類:远处游说
《漢語大詞典》:远烧(遠燒)
远处的野火。 唐 王维 《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诗:“古壁苍苔黑,寒山远烧红。”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添渔具·樵火》:“深鑪与远烧,此夜仍交光。”
分類:远处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