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下去  拼音:xià qu
1.自上而下。如:「电梯故障,大家只好从楼梯走下去。」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向是由上向下。《水浒传》第一回:「又掘下去,约有三四尺深,见一片大青石板,可方丈围。」《红楼梦》第四二回:「不必吃煎药,我送丸药来,临睡时用姜汤研开,吃下去就是了。」
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是持续进行。如:「坚持下去,你会考上大学的!」
4.用在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渐渐增加。如:「天气要再热下去,用电量势必大增,限电措施将无法避免。」
《漢語大詞典》:远岑(遠岑)
远处的山。 南唐 李中 《献徐舍人》诗:“下直无他事,开门对远岑。” 宋 黄庶 《次韵和子仪问蝉》:“清风转餘声,香若下远岑。”
分類:远处
《漢語大詞典》:遥度
犹远渡。 宋 周邦彦 《西河·金陵》词:“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檣遥度天际。”
谓在远处规划或推测。宋史·岳飞传:“帝赐札曰:‘设施之方,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明 张居正 《答两广殷石汀书》:“万里之外,事难遥度,用兵之机,忌从中制。惟公熟计而审图之。”
《漢語大詞典》:远钟(遠鐘)
远处传来的钟声。 唐 钱起 《药堂秋暮》诗:“潭静宜孤鹤,山深絶远鐘。” 唐 韦应物 《月下会徐十一草堂》诗:“远鐘高枕后,清露捲帘时。”
分類:远处钟声
《漢語大詞典》:残角(殘角)
远处隐约的角声。 唐 刘复 《夕次襄邑》诗:“古戍飘残角,疏林振夕风。” 宋 陆游 《记梦》诗:“久住人间岂自期,断砧残角助凄悲。” 明 刘基 《漫兴》诗:“睡足北窗清似水,数声残角起城乌。”
《漢語大詞典》:遥送
谓注视着离去的人一直到远处。 茅盾 《子夜》十六:“ 周仲伟 站在月台上哈哈笑着遥送他们八个,直到望不见了,他方才回进屋子去。”
《漢語大詞典》:远窜(遠竄)
(1).逃窜远处。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翕然凤举,远窜 荆蛮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肃 邀 羽 相见”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豫州 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
(2).流放边土。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因论 高居简 姦邪,乞加远窜。”《初刻拍案惊奇》卷十:“ 公孙楚 卑幼,擅动干戈,律当远窜。当时定了罪名,贬在 吴国 安置。”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高忠宪:“少年以气节自许,以此一念,受谴亦不畏。及得罪远窜,值风雨,困卧舟中数日。”
《漢語大詞典》:远听(遠聽)
(1).指身在远方而听见闻说。《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且 汉 厚诛 陵 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 吕向 注:“听,闻也。”亦指远方的听闻。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年:“ 幽求 等皆功臣……功业既大,荣宠亦深,一朝下狱,恐惊远听。”
(2).聆听远处的声音。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 南朝 齐 谢朓 《落日同何义曹煦》诗:“远听雀声聚,回望树阴沓。”新唐书·百官志四:“昼以排门人远望,暮夜以持更人远听。”
《漢語大詞典》:远度(遠度)
(1).高远的器度。 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如何怀土心,持此谢远度。”新唐书·李栖筠传:“ 李栖筠 字 贞一 ,世为 赵 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 宋 吕陶 《蜀中重修大厅记》:“ 茂先 慷慨有远度,每以功名自期。”
(2).越过远处。 南朝 梁简文帝 《度关山》诗:“关山远可度,远度復难思。” 清 叶梦珠 《阅世编·居第二》:“﹝ 乐寿堂 ﹞栏外碧水一池,奇峯迭照,月树高临,曲桥远度。”
《漢語大詞典》:遥青
远处的青山。 唐 孟郊 《生生亭》诗:“置亭嵽嵲头,开窗纳遥青;遥青新画出,三十六扇屏。”
分類:远处青山
《國語辭典》:窅冥  拼音:yǎo míng
深邃的样子。《文选。刘孝标。辩命论》:「则未达窅冥之情,未测神明之数。」唐。元稹 遣悲怀诗三首之三:「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也作「窈冥」。
《漢語大詞典》:远嫁(遠嫁)
嫁到远处。汉书·张禹传:“老臣有四男一女,爱女甚於男,远嫁为 张掖 太守 萧咸 妻,不胜父子私情,思与相近。” 晋 石崇 《王明君辞》:“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宋 王安石 《明妃曲》:“远嫁单于国,憔悴无復理。”
分類:远处
《漢語大詞典》:遥集
谓从远处聚集。 汉 扬雄 《剧秦美新》:“遥集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礼乐之场。”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嗟乎若士,望古遥集。”
分類:远处聚集
《國語辭典》:遥念(遙念)  拼音:yáo niàn
遐想,漫无思绪的思考。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诗:「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也作「遥怀」、「遥想」、「遥思」。
分類:思念远处
《漢語大詞典》:远扬(遠揚)
(1).向上扬起的枝条。《诗·豳风·七月》:“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朱熹 集传:“远扬,远枝扬起者也。” 唐 王维 《春中田园作》诗:“持斧伐远扬,荷锄覘泉脉。”
(2).远走;逃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此风一播,一般在前 清 作官者,均已远扬。”
(3).传播到远处。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一景:“ 司马先生 问他,前几天我们家中有琴音远扬,是谁人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