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远望(遠望)  拼音:yuǎn wàng
远远的眺望。《楚辞。东方朔。七谏。自悲》:「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
分類:远望远处
《漢語大詞典》:近远(近遠)
(1).指亲近或疏远的人。汉书·公孙弘传:“其性意忌,外宽内深。诸常与 弘 有隙,无近远,虽阳与善,后竟报其过,杀 主父偃 ,徙 董仲舒 胶西 ,皆 弘 力也。”
(2).近处和远处。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飒秣建国:“进止威仪,近远取则。其王豪勇,邻国承命。” 清 宋之绳 《梅花》诗:“漠漠冻云连近远,荒荒野月照清寒。”
(3).谓远近的程度。 晋 木华 《海赋》:“徒识观怪之多骇,乃不悟所歷之近远。”《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李陵 问:‘火去此门近远?’左右报言:‘火去此间一里。’” 宋 陈克 《谒金门》词:“消息不知郎近远,一春长梦见。”
(4).偏义复词。谓远。 元 无名氏 《替杀妻》楔子:“不多近远有个员外,待要结义小人做兄弟。”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楔子:“[ 张虎 云:] 张飞 言道, 曹丞相 军马,偌近远来到这里,人困马乏,他要今晚夜间,领兵来偷营刼寨。”
《漢語大詞典》:遥岑
远处陡峭的小山崖。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 明 刘基 《题画山水》诗:“澹澹轻烟羃半林,涓涓飞瀑泻遥岑。” 清 魏源 《嘉陵江中》诗之一:“遥岑断烟去,近岸风榛寂。”
《漢語大詞典》:孤烟(孤煙)
远处独起的炊烟。 唐 陈子昂 《金门饯东平序》:“残霞将落日交暉,远树与孤烟共色。” 唐 王维 《使至塞上》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宋 柳永 《诉衷情近》词:“遥想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分類:远处炊烟
《國語辭典》:望见(望見)  拼音:wàng jiàn
看见。如:「他住的地方视野极佳,可望见青山绿水。」
《漢語大詞典》:遥空
(1).遥远的天空。 唐太宗 《赋得花庭雾》:“还当杂行雨,彷彿隐遥空。” 清 赵翼 《纳凉》诗:“盆池新浴罢,雨过浄遥空。” 潘垂统 《讨债》:“满布遥空的雪片,像梅林里萎谢的梅花般飞舞着。”
(2).向着远处的高空。 明 冯梦龙 《女丈夫·登楼沥酒》:“那 扶餘国 消息,正合东南奇事之言,俺和你不免遥空沥酒,为他称贺则个。”
《漢語大詞典》:未极(未極)
(1).无穷远处;没有期限。管子·幼官:“听於钞故能闻未极,视於新故能见未形。” 汉 王粲 《登楼赋》:“惟日月之逾迈兮,俟 河 清其未极。”
(2).未到尽头;未达极点。 南朝 齐 谢朓 《游敬亭山》:“我行虽紆组,兼得寻幽蹊,缘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 宋 叶适 《徐德操〈春秋解〉序》:“昔余为 潮州 铭,言其学博而要……后二十六年,始见所谓《春秋解》者,良悔前铭称美未极,且怪诸子不早示余也。”
(3).没有停止。《楚辞·九歌·湘君》:“扬灵兮未极,女嬋媛兮为余太息。” 王逸 注:“极,已也。”
(4).谓尚未疲困。 汉 张衡 《东京赋》:“升献六禽,时膳四膏。马足未极,舆徒不劳。”
《國語辭典》:孤光  拼音:gū guāng
太阳或太阳光。南朝宋。鲍照〈发后渚〉诗:「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國語辭典》:远眺(遠眺)  拼音:yuǎn tiào
远望、眺望远处。《孔子家语。卷八。辩乐解》:「有所睪然高望而远眺,曰:『丘迨得其为人矣。』」《文选。赵至。与嵇茂齐书》:「乘高远眺,则山川悠隔。」
分類:远眺远处
《國語辭典》:穿杨(穿楊)  拼音:chuān yáng
比喻善于射箭。参见「百步穿杨」条。《北史。卷八八。隐逸传。崔廓传》:「况复桑榆渐暮,藜藿屡空:举烛无成,穿杨尽弃。」
《漢語大詞典》:遐征(遐徵)
(1).远行;远游。 汉 繁钦《与魏文帝笺》:“咏北 狄 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 宋 陆游 《夜闻湖中渔歌》:“峡猿失侣方独宿,沙雁垂翅犹遐征。” 明 刘基 《述志赋》:“清都不可以久留兮,忽乘云而遐征。” 清 吴敏树 《吴云台哀辞》:“谓君之必速飞兮,翔天路以遐征。”
(2).远道出征或长途行军。 三国 魏 曹丕 《黎阳作》诗:“奉辞罸罪遐征,晨过 黎山 巉峥。”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吞九皇而上运,控八圣而遐征。” 明 冯梦龙 《双雄记·兄弟从军》:“从此去渡 鸭緑 ,万里遐征,秋蒿满目。”
遐徵:谓对远处或以往的事物加以考察。 唐 周鍼 《登吴岳赋》:“遐徵众岳,式并嶐崇。” 唐 张叔良 《五星同色赋》:“逖览传记,遐徵休咎。”
《國語辭典》:窈冥  拼音:yǎo míng
1.幽暗的样子。《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文选。左思。魏都赋》:「雷雨窈冥而未半,皦日笼光于绮寮。」
2.深邃的样子。《淮南子。览冥》:「得失之度深微窈冥,难以知论,不可以辩说也。」也作「窅冥」。
《漢語大詞典》:远烟(遠煙)
(1).远处的云烟。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作》诗:“絶目尽平原,时见远烟浮。” 南朝 梁简文帝 《应令》诗:“远烟生兮含山势,风散花兮传馨香。”
(2).一种制墨用的原料。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买烟印号:“ 黄山 张处厚 、 高景修 皆起灶作煤製墨为世业,其用远烟、鱼胶所製佳者,不减 沈珪 。”
《漢語大詞典》:云脚(雲脚)
(1).远处暗云垂下的雨幕。 唐 李贺 《崇义里滞雨》诗:“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清 孙枝蔚 《雨》诗:“来朝云脚散,归计莫从容。”
(2).低垂的云。 唐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 北 贾亭 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宋 秦观 《呈李公择》诗:“云脚渐收风色紧,半规斜日射归船。”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这时候江面上似乎起了风,云脚的迁移,更来得迅速了。”
(3).茶的别称。 宋 梅尧臣 《宋著作寄凤茶》诗:“云脚俗所珍,鸟觜夸仍众。” 金 元好问 《赠任丈耀卿》诗:“茶灶漫煎云脚散,莲舟清啸月波凉。” 明 陆树声 《茶寮记·烹点》:“云脚渐垂,乳花浮面则味全。”
《國語辭典》:远遁(遠遁)  拼音:yuǎn dùn
逃得远远的。《三国演义》第五三回:「今日全胜,吴兵远遁,将军何不卸甲安息?」
分類: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