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死谏(死諫)
冒死进谏。 明 唐顺之 《封知县张公墓志铭》:“顾吾与若母两人老耳,死諫是尔职,不死是圣天子恩厚无量也。” 清 钱谦益 《尚宝司少卿王之寀授奉直大夫制》:“尚终念生全之德,其无忘死諫之时。”
分類:冒死进谏
《漢語大詞典》:谏路(諫路)
(1).进谏之路。 宋 司马光 《酬宋次道初登朝呈同舍》诗:“清朝正求治,諫路方坦夷。” 宋 叶适 《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初, 秦檜 死, 高宗 开諫路,轮对羣臣。”
(2).指谏官之职。 宋 曾季狸 艇斋诗话:“ 韩公 熙寧 初入相。时 荆公 用事, 韩公 多称疾在告。故 范忠宣 在諫路,尝以书责之。”
分類:进谏谏官
《漢語大詞典》:拜杖
向皇帝进谏而受廷杖。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禁卫·陆刘二缇帅:“五君子先后抗疏,拜杖闕下,亦赖其加意省视,且预戒行杖者,得不死箠楚。” 清 王广心 《送董苍水游楚粤》诗:“先朝直节 董侍郎 ,锄奸拜杖投南荒。”
分類:进谏帝王
《漢語大詞典》:谏说(諫説)
进谏游说。韩非子·说难:“故諫説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説焉。”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淳于髡 , 齐 人也。博闻彊记,学无所主。其諫説,慕 晏婴 之为人也,然而承意观色为务。”
分類:进谏游说
《漢語大詞典》:骤谏(驟諫)
屡次进谏。左传·宣公元年:“ 晋侯 侈, 赵宣子 为政,骤諫而不入,故不竞于 楚 。”史记·赵世家:“ 灵公 立十四年,益骄。 赵盾 骤諫, 灵公 弗听。”晋书·宣帝纪:“帝( 司马懿 )以 达 ( 孟达 )言行倾巧不可任,骤諫不见听,乃以 达 领 新城 太守,封侯,假节。”
分類:屡次进谏
《漢語大詞典》:谏切(諫切)
恳切进谏。 宋 曾巩 《书魏郑公传》:“夫 伊尹 、 周公 何如人也? 伊尹 、 周公 之諫切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也。”
分類:恳切进谏
《漢語大詞典》:违谏(違諫)
(1).违式进谏。书·胤征“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諫。其或不恭,则有常刑” 唐 孔颖达 疏:“百工虽贱,令执其艺能之事以諫上之失常。其有违諫不恭谨者,国家则有常刑。”
(2).不听进谏。《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 鬻拳 曰:‘王虽赦臣,臣何敢自捨?’即以佩刀自断其足,大呼曰:‘人臣有无礼於君者,视此!’ 楚王 命藏其足於大府,‘以识孤违諫之过!’”
分類:不听进谏
《漢語大詞典》:规瑱(規瑱)
语本国语·楚语上:“﹝ 白公 再諫,﹞王病之,曰:‘子復语,不穀虽不能用,吾憗置之於耳。’对曰:‘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 巴浦 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遂趋而退,归,杜门不出。” 韦昭 注:“规,諫也。瑱,所以塞耳。”后世因用“规瑱”比喻进谏。 明 杨慎 《封君乐隐李公墓志铭》:“赋性高朗,洞无城府,然立己峻而矢言直,虽所厚善以及贵势,有过必规瑱之。”
分類:进谏
《漢語大詞典》:微谏(微諫)
以隐约委婉的话进谏。礼记·坊记:“从命不忿,微諫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汉书·伍被传:“ 淮南王 阴有邪谋, 被 数微諫。”
《漢語大詞典》:说谏(説諫)
劝说,进谏。韩非子·八经:“是非不泄,説諫不通,而易乃不用。” 陈奇猷 集释:“説諫不通,谓君不以臣之諫説漏於他人也。”
分類:劝说进谏
《漢語大詞典》:锁谏(鎖諫)
亦作“鏁諫”。 尽忠进谏。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唐:“ 常粲 善画人物……有 伏羲 画卦、 神农 播种、 陈元达 锁諫等图。”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 元达 鏁諫, 葛洪 移居,如此题目,今人却不肯画,而古人为之。”参见“ 锁树 ”。
分類:尽忠进谏
《漢語大詞典》:锁树(鎖樹)
晋书·刘聪载记载: 刘聪 将宫殿,廷尉 陈元达 谏阻。 聪 怒,欲斩之。 元达 抱树大叫:“臣所言者,社稷之计也…… 朱云 有云:‘臣得与 龙逢 、 比干 游於地下足矣。’未审陛下何如主耳!”并以锁链缚身于树,左右曳之不动。 聪 怒终解,纳其谏。后因以“锁树”指不畏死而尽忠进谏。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你们乾请了皇家俸,着甚的分破帝王忧?那壁厢锁树的怕弯着手,这壁厢攀栏的攧破了头。”
《漢語大詞典》:指谏(指諫)
指陈事实而进谏。 汉 班固 《白虎通·谏诤》:“人怀五常,故知諫有五:其一曰讽諫,二曰顺諫,三曰窥諫,四曰指諫,五曰陷諫……指諫者信也,指者,质也。质相其事而諫,此信之性也。”
《漢語大詞典》:敢谏鼓(敢諫鼓)
即登闻鼓。进谏者所击之鼓。 宋 范仲淹 《帝王好尚论》:“ 尧 设敢諫鼓,建进善旌。”参见“ 登闻鼓 ”。
《國語辭典》:登闻鼓(登聞鼓)  拼音:dēng wén gǔ
古代于朝堂外悬蕔,百姓若有谏议或冤屈要上达,即可击鼓以申。《晋书。卷三。武帝纪》:「西平人曲路伐登闻鼓,言多袄谤,有司奏弃市。」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任从他贼丑生,百般家著智能,遍衙门告不成,也还要上登闻将怨鼓鸣。」
《漢語大詞典》:窥谏(窺諫,闚諫)
谓观察君主神色相机进谏。 汉 班固 《白虎通·谏诤》:“窥諫者,礼也。视君颜色,不悦且郤,悦则復前。以礼进退,此礼之性也。”
闚諫:察看时机进谏。初学记卷十八引 汉 班固 《白虎通》:“闚諫者,礼也。视君颜色,不悦且却,悦而復前,以礼进退。”
《漢語大詞典》:沃言
沃心之言。旧指臣下向皇上进谏的有益言论。 宋 岳珂 桯史·任元受启:“造膝沃言,天下咸受其阴赐。”参见“ 沃心 ”。
《漢語大詞典》:沃心
谓使内心受启发。旧多指以治国之道开导帝王。语出书·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 孔颖达 疏:“当开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见教己未知故也。”梁书·武帝纪下:“治道不明,政用多僻,百辟无沃心之言,四聪闕飞耳之听。” 唐 元稹 《高端婺州长史诰》:“朕尝因苦口,必念沃心。每思药石之臣,咸听肺肝之语。” 清 顾炎武 《答徐甥公肃书》:“身当史局,因事纳规,造厀之謨,沃心之告,有急於编摩者,固不待汗简奏功,然后为千秋金镜之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