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97,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还官
还童
还元
还绕
锦还
还少
还好
还报
还道
还至
秋还
还令
俱还
还流
还带
《漢語大詞典》:还官(還官)
(1).回任复职。新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 太宗 即位,拜中书侍郎,封 琅邪县男 ,以母丧解。服除,还官。”
(2).归还官府。魏书·释老志:“若官地盗作,即令还官。”明史·食货志三:“春振贫民,秋成还官。”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青苗钱不始于王安石:“至 宋 李参 为 淮南 转运使,令民自度麦粟之赢,先贷以钱,俟穀熟还官,号青苗钱。”
《漢語大詞典》:还童(還童)
恢复青春。魏书·萧衍传:“反肉还童,不待 羊 陆 。” 唐 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序:“而此茗清香滑熟,异於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
分類:恢复青春
《漢語大詞典》:还元(還元)
(1).人恢复本来面目或事物恢复原状。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一折:“你与我逞精神,送旧迎新,二十载还元见 老君 。”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俎:“金一为箔,无復再还元矣。” 郭沫若 《长春集·迎春序曲》:“墓里的枯骸,它们也在变,变成肥料再向生命还元。”
(2).恢复、滋养元气。 唐 吕岩 《渔父词·炼质》:“运本还元於此寻,周流金鼎虎龙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秋石:“主治:虚劳冷疾,小便遗数,漏精白浊,滋肾水,养丹田,返本还元,归根復命。”
《漢語大詞典》:还绕(還繞)
犹环绕。 元 善住 《夜思》诗:“梦鹊惊飞叫不休,声声还绕旧枝头。” 清 蒲松龄 《祷雨赋》:“亡何,墨芝遥起,轮囷如山,乃呼众而还绕,纔三匝而蔽天。”
分類:环绕
《國語辭典》:锦还(錦還)  拼音:jǐn huán
形容人带著功名成就返乡。唐。李白〈张遥之寿阳幕府〉诗:「勖尔效才略,功成衣还锦。」也作「锦旋」。
《漢語大詞典》:还少(還少)
恢复青春,变得年轻。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饵之一年,老者还少,令人彻视见鬼。”太平广记卷五九引《女仙传》:“女服药时,年已七十,稍稍还少,色如婴儿。”《东周列国志》第五三回:“且闻其善於採炼,却老还少,心甚慕之。”
《國語辭典》:还好(還好)  拼音:hái hǎo
1.尚可,过得去。如:「某甲:『身体好点没?』某乙:『还好啦!』」《儒林外史》第五二回:「『秦二哥,我前日新买了一匹马,身材倒也还好,你估一估,值个甚么价。』随叫马夫将那枣骝马牵过来。」
2.幸好。有侥倖或庆幸的意味。如:「还好司机及时煞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文明小史》第一六回:「一块洋钱翻一千字,有一个算一个。譬如翻了一千零三十字,零头还好抹掉不算。」
《國語辭典》:还报(還報)  拼音:huán bào
1.返回报知。《汉书。卷一。高帝纪上》:「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三国演义》第四回:「儒大怒,双手扯住太后,直撺下楼,叱武士绞死唐妃,以鸩酒灌杀少帝,还报董卓。」
2.报复、反击。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您这般顺人情有甚好?则我这脓血临身要还报!」
3.报应。《元曲选。来生债。第二折》:「哦!方信道还报果无虚。」《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当年伏后出宫门,跣足哀号别至尊。司马今朝依此例,天教还报在儿孙。」
4.报答。如:「此恩日后必当还报。」
《漢語大詞典》:还道(還道)
犹归路。 宋 尹洙 《皇雅·帝制》诗:“既扰我疆,復利吾宝,无若励兵,袭其还道。”
分類:归路
《漢語大詞典》:还至(還至)
归来;回到。国语·楚语上:“师还至,则以王如 庐 , 庐 戢黎 杀二子而復王。”史记·大宛列传:“引兵而还,往来二岁,还至 敦煌 ,士不过什一二。”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 当伯 天监 二年六月从 广州 还至, 整 復夺取。”百喻经·为熊所啮喻:“困急出林,还至伴边。”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商功父 ﹞就空中还至 贺州 ,到了家里。”
分類:归来
《漢語大詞典》:秋还(秋還)
秋至。 南朝 宋 王僧达 《七夕月下》诗:“气往风集隙,秋还露泫柯。” 唐 李乂 《招谕有怀赠同行人》诗:“春去辞国门,秋还在边戍。”
分類:秋分
《漢語大詞典》:还令(還令)
(1).收回成命;改变命令。 汉 黄石公 《三略》卷上:“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也。故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
(2).犹还旨。梁书·武帝纪上:“二月辛酉,府僚重请曰:‘近以朝命藴策,冒奏丹诚,奉被还令,未蒙虚受,縉绅顒顒,深所未达。’”
分類:命令
《韵府拾遗 删韵》:俱还(俱还)
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诗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漢語大詞典》:还流(還流)
(1).犹回流。《楚辞·刘向〈九叹·离世〉》:“凌 黄沱 而下低兮,思还流而復反。” 王逸 注:“言已凌乘 黄沱 ,低船而下,将入於海,心思还水之流,冀幸復旋反也。” 唐 武元衡 《长相思》诗:“殷勤 大河 水,东注不还流。”
(2).指回旋或倒流之水。 南朝 宋 谢庄 《怀园引》:“目还流而附音,候归烟而託书。还流兮潺湲,归烟容裔去不旋。”
《漢語大詞典》:还带(還帶)
唐 裴度 一日游 香山寺 。有一妇人借得三条玉带、一条犀带,准备贿赂权贵,营救获罪的父亲,结果遗失寺中。 裴度 得而还之。事见 唐 丁用晦 《芝田录》。 元 关汉卿 据此撰有《裴度还带》杂剧。后以“还带”表示归还珍贵的失物。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己丑馆选:“行善乃本等,非以责报,救蚁还带,此两人直是陡见,突发此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真生:“ 真 曰:‘君前所见,乃仙人点金石也……醉后失去,隐卜当在君所,如有还带之恩,不敢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