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季还春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季还春,山西长治县人,同进士出身。顺治六年(1649年)己丑科进士,官湖广淑浦县知县,以辰沅道摄慈利县事。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二十四
连时,字青还,嘉兴县学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广东番禺人,字蓂朔。方殿元子。贡生。家居苏州,与沈德潜等相交厚。四方诗人来苏者,每至方氏广歌堂,赋诗宴饮。有《灵洲集》。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四
方还,字蓂朔,番禺人。诸生。有《灵洲诗草》。
清诗别裁集
字蓂朔,广东番禺人。贡生。著有《灵洲诗集》。○蓂朔为九谷先生长子,所学一本庭训,移家于吴,倡诗教,喜宾客,四方诗人来吴者,每登方氏广歌堂,赋诗宴饮,称一时之盛。知广南屈、梁、陈三家外,别有方氏派衍云。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二
方畿,字奕千,号还青,桐城人。恩贡生,历官汉中同知。有《四松斋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金家骥,字仲还,光绪廪贡生。著《送还堂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五
金忠淳,字古还,号砚云,仁和人。候选布政司经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上海人,字保之,号二如,晚号还读老人,又号还独老人。嘉庆诸生。工书法,学刘墉,颇神似。曾集刘墉书刻《曙海楼帖》。召邑中能文者论艺于曙海楼,造就甚多。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二
王寿康,字二如,上海人。有《自鸣稿》。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三
杨还吉,字六谦,即墨人。诸生。有《味道楼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八
周葆濂,字还之,江宁人。贡生,官桃源训导。有《且巢诗存》。
陈还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还(1677年—?),字素亭,福建同安人,汉军正白旗人。康熙己卯举人,庚辰联捷进士。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任广东肇庆府开平县知县,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因母丧回乡守孝。雍正元年(1723年),由两广总督鄂弥达推荐任督标前营参将。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朱青长(1861—1947),名策勋,又字笃臣,号还斋、天完、天顽,四川江安人。幼学经史诗文,曾游历南北达十年之久。光绪二十九年中举,遂留居成都,与其门人弟子组创“东华学社”。辛亥革命后,其子朱山被川督胡景伊杀害,青长赴京告状。时王闿运任国史馆总裁,特聘他为国史馆总顾问。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辞职返川。朱德任护国军旅长驻泸州时,曾师事青长。后曾任成都高等师范教授,著有《东华学派全书》及《易大义五十问》、《易经图解》、《还斋诗》、《还斋词》等多种。
词学图录
朱青长(1861-1947) 名策勋,字笃臣,号还斋、天完、天顽。江安县人。祖籍湖北。父光远,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举人。游宦长安、南京等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以后,留居成都,与其门人弟子,组成"东华学社",称为东华学派,亦称治乱学派。辛亥革命后,其子朱山出任本县首任知事。1912年朱山被川督胡景伊所害,青长痛子情切,亲赴北京告状。时王壬秋任国史馆总裁,特邀青长为国史馆顾问。其后,见袁氏帝制自为,愤而辞职。1927年在成都高等师范中文系讲授《宋词》。曾任国史馆顾问、长宁县县长,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及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德早年驻节泸州曾从学诗。有东华学派全书》、《易大义五十问》、《易经图解》、《还斋诗》、《还斋杂述》《北来词稿》《南行诗稿》等。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洪传经(一九○六——一九七二),名传经,以字行,别号还读轩主。安徽怀宁人。一九二四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后留学英法诸国,一九三三年九月在巴黎被选为国际学生会副会长。一九三四年在法国获经济博士学位,周游欧西诸国。回国后执教于安庆、长沙、成都、兰州各大学,兴贤育才,蔚为世用。一九五五年南归寓居杭州,与一时名流往还,十年动乱中忧患交并,饱受淩辱,贫病以终,士林痛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