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9,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欢迎
迎门
迎新
迎秋
迎神
奉迎
迎日
迎合
出迎
花迎
迎我
迎銮
迎长
迎面
郊迎
《國語辭典》:欢迎(歡迎)  拼音:huān yíng
1.高兴某人来而迎接他。晋。陶渊明〈归去来辞〉:「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旧唐书。卷一八五。良吏列传下。裴怀古》:「吏人闻怀古还,老幼相携,郊野欢迎。」
2.诚心希望、乐意接受。如:「欢迎参观」、「欢迎投稿」。《冷眼观》第二一回:「其馀的那个美国人,确是从前在我们美属旧金山充当过剃发匠的,怎么会受你们中国的士大夫特别欢迎,竟请他来担任教育义务的呢?」
《漢語大詞典》:迎门(迎門)
(1).迎候于门。语出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鞗革忡忡” 汉 郑玄 笺:“诸侯燕见天子,天子必乘车迎于门。” 唐 韩愈 《平淮西碑》:“ 蔡 之卒夫,投甲呼舞; 蔡 之妇女,迎门笑语。”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 黄子常 《卖花声》词云:……迎门争买,早斜簪云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女迎门而劝,令诣嫡所。”
(2).当门。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十六章:“ 祝永康 站在迎门,对 陆素云 的举动,看得非常真切。”
分類:迎候当门
《國語辭典》:迎新  拼音:yíng xīn
欢迎新来的人。如:「系学会将于十月初举办迎新活动。」
《漢語大詞典》:迎秋
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秋和五方之西、五色之白相配应,故于立秋日,天子率百官出西郊祭 白帝 ,迎接秋季到来。礼记·月令:“﹝孟秋之月﹞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 郑玄 注:“迎秋者,祭 白帝 白招拒 於西郊之兆也。”后汉书·祭祀志中:“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 白帝 蓐收 。车旗服饰皆白。”
《國語辭典》:迎神  拼音:yíng shén
迎接神祇。《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叔孙通因秦乐人制宗庙乐。大祝迎神于庙门,奏嘉至,犹古降神之乐也。」
《國語辭典》:奉迎  拼音:fèng yíng
迎接。《西游记》第二六回:「镇元子正与唐僧师弟闲叙,闻报,即降阶奉迎。」
《漢語大詞典》:迎日
(1).指古代帝王于正月朔日或春分日出东郊迎祭太阳。大戴礼记·公符:“正月朔日迎日於东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旁作穆穆’,唱於迎日之拜。”参阅宋书·礼志一
(2).向日;随日。 唐 宋之问 《幸少林寺应制》诗:“曙阴迎日尽,春气抱巖流。” 唐 王卓 《观北番谒庙》诗:“仗移迎日转,旆动逐风轻。”
迎娶的日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袁洪儿夸郎》:“明日吉,便为迎日。”
《國語辭典》:迎合  拼音:yíng hé
1.逢迎,揣测人意而投其所好。《资治通鉴。卷二二○。唐纪三十六。肃宗至德二年》:「于承平之日,无一言以规人主之失,救社稷之危,迎合苟容,以窃富贵。」《文明小史》第二三回:「魏总办实在看不过,无奈深晓得这位抚台的意思,正显得他能吃苦,并非自己不愿供给,他今要迎合他的意思,只得如此。」
2.会合。《南齐书。卷二六。陈显达传》:「申司州志节坚明,分见迎合,总勒偏率,殿我而进。」
《國語辭典》:出迎  拼音:chū yíng
出来迎接。《红楼梦》第六九回:「谁知凤姐儿他反不似往日容颜,同尤二姐一同出迎,叙了寒温。」
《骈字类编》:花迎
唐 沈佺期 立春日内出䌽花应制 花迎宸翰发,叶待御筵披。
唐 张九龄 龙门旬宴得月字韵 花迎妙妓至,鸟避仙舟发。
唐 岑参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
《韵府拾遗 哿韵》:迎我
张翥诗群仙迎我笑佩羽纷傞傞
《漢語大詞典》:迎銮(迎鑾)
迎接皇帝。銮,銮驾,皇帝的车驾。新唐书·赵珝传:“ 昭宗 还 长安 ,詔入朝,赐号‘迎鑾功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癸酉之变:“ 福昌 欲於十七日起事,盖以是日上驻蹕 白涧 ,诸王大臣皆往迎鑾,乘其间也。”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适蹕路工程将次竣工,命余赴 汴 藩新任,在中途迎鑾。”
《分类字锦》:迎长(迎长)
晏殊 奉和圣制冬至诗 肆乐遵年律,迎长蔼颂声。
分类:冬至
《國語辭典》:迎面  拼音:yíng miàn
面对面、从正面来。《红楼梦》第五四回:「这里宝玉刚转过身来,只见两个媳妇子迎面来了。」《文明小史》第三○回:「只见迎面来了两个人,抬著一具抬箱,吆呼著很觉吃力。」
《國語辭典》:郊迎  拼音:jiāo yíng
到郊外迎接宾客,表示敬重之意。《管子。小匡》:「桓公郊迎管子而问焉,管仲辞让。」《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至蜀,太守以下郊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