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摄教未尽过失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作教相判释,当于判释中摄一切之教,不能摄尽即是过失也。
显过破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明论者之立论,敌者不别立论法反对之,惟于论者之论法指摘其有过误,并辩结论之非,此谓之显过破。
不过中食
【佛学常见辞汇】
过中午十二时便不再食东西。诸天早食,佛午食,畜生午后食,鬼夜食,佛弟子当学佛行,断六趣因,故比丘每日均须不过中食。
食肉十过
【佛学次第统编】
食肉十过者:
一、众生是己亲 谓一切众生轮转五道,互相生育,递为眷属。以是因缘,今所食肉,无非亲者,故云众生是己亲。
二、见生惊怖 谓一切众生,护身惜命,与人无别。若见食肉之人,惊怖远离,故云见生惊怖。
三、坏他信心 谓世间行善之人,见沙门食肉者,即生毁谤。而言佛法中,无有真实沙门修梵行者,故云坏他信心。
四、行人不应食 谓菩萨为求出离生死,当修慈悲之行,少欲知足,若其食肉,则不能出离,故云行人不应食。
五、罗刹习气 梵语罗刹,华言速疾鬼。习气者,先世馀习气分也。谓沙门宿世,曾作罗刹眷属。今虽出家佛法中,由昔馀习,见食肉者,欢喜亲近,故云罗刹习气。
六、学术不成 谓学道之人,若好食肉,则污染梵行,于如来无上圣道,出世解脱,不得成就,故云学术不成。
七、生命同己 谓学道之人,应起慈心,谛观一切众生,惜命畏死,与己无别,须当护惜,故云生命同己。
八、天圣远离 谓食肉之人,诸天圣人,悉皆厌恶远离而不亲近,故云天圣远离。
九、不净所出 谓一切畜生,宿因不净之业,以成不净之身,其所食啖,又多不净,学道之人,欲修梵行,而食彼肉,则亦不净,故云不净所出。
十、死堕恶道 谓食肉之人,必多害物命,恶业日积,是以命终之后,应生恶道,故云死堕恶道。
罪过
【俗语佛源】
即罪恶过失,始见于《周礼·秋官·大司寇》:「凡万民之有罪过,而未丽于法,而害于州里者,桎梏而坐诸嘉石。」然而,「罪过」成为习见的俗语,却在佛教盛传之后。它本是佛教的戒律用语。唐代义净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二七说:「弟子问曰:『我之师主作何罪过而受治罚?』彼便答曰:『汝之师主自作如是如是非法之事。』」「罪」指恶业,即「五逆十罪」之类;「过」指过犯,即律中的轻罪。泛指一切恶业和犯戒行为。在俗文学中,「罪过」或引申为斥责,如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倘或衙门中告不下,我倒吃罪过。」或引申为谦词,犹言得罪,多谢,如《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店小二)将肉和蒸饼递还宋四公。宋四公接了道:『罪过哥哥!』」(李明权)
四种过失──有漏四种过失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有漏者,谓漏落三界生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不寂静过失〕,谓诸众生,随逐根尘,起诸妄想,颠倒散乱,而无禅定之功,不能断惑證果,是为不寂静过失。
〔二、内外变异过失〕,谓诸众生,由内心乱想,外境迁流,心境相应,更互变异,所谓心随境起,境逐心生,烦恼缠绵,不能解脱,是为内外变异过失。
〔三、发起恶行过失〕,谓诸众生,由烦恼妄惑,造诸杀盗淫妄种种恶业,轮转生死,无有出期,是为发起恶行过失。
〔四、摄受因过失〕,谓诸众生,由造种种恶业之因,摄取未来苦果,展转轮回,不能解脱,是为摄受因过失。
五过──破戒五过
【三藏法数】
(出四分律)
〔一、自害〕,谓毁戒之人,身口意业悉皆不净,常受贪穷,福不归身,善神远离,是名自害。
〔二、为智所诃〕,谓毁戒之人,诸善比丘皆悉诃责,而常畏避,如恶死尸,是名为智所诃。(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三、恶名流布〕,谓毁戒之人,三业不净,与不善人共住,善人亦不喜见,不善之名闻于远近,是名恶名流布。(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四、临终生悔〕,谓毁戒之人,老死临期,恶境现前,追悔无及,是名临终生悔。
〔五、死堕恶道〕,谓毁戒之人,既绝梵行,全无善因,福尽苦至,即堕恶趣,是名死堕恶道。(梵行即净行也。)
十过──饮酒十过
【三藏法数】
(出四分律藏)
〔一、颜色恶〕,谓饮酒之人,颜貌容色,因此变常,无有善相也。
〔二、下劣〕,谓饮酒之人,威仪不整,动止轻薄,人所贱恶也。
〔三、眼视不明〕,谓恣饮狂痴,瞻视昏瞀,而色境莫辨也。(瞀音务,目不明也。)
〔四、现瞋恚相〕,谓醉酒之人,行不善法,不顾亲属贤善,恣肆忿怒也。
〔五、坏田业资生〕,谓恣饮放逸,破费产业,资财散失也。
〔六、致疾病〕,谓饮酒过度,身体失调,以致疾病也。
〔七、益斗讼〕,谓醉酒发狠,与人争竞,不惜身命,而斗讼益增也。
〔八、恶名流布〕,谓耽饮纵恣,弃舍善法,而丑名恶声,远近流布也。
〔九、智慧减少〕,谓饮酒昏迷,狂騃(语骇切)愚痴,而智慧减少也。
〔十、命终堕恶道〕,谓朋狎饮酒,善行不修,恶业日增,命终之后,而堕恶道也。
十过──食肉十过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众生是己亲〕,谓一切众生,轮回五道,互相生育,递为眷属,以是因缘,今所食肉,无非亲者,故云众生是己亲。(五道者,天道、人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见生惊怖〕,谓一切众生,护身惜命,与人无别;若见食肉之人,惊怖远离,故云见生惊怖。
〔三、坏他信心〕,谓世间行善之人,见沙门食肉者,即生毁谤,而言佛法中无有真实沙门修梵行者,故云坏他信心。(梵语沙门,华言勤息。梵行即净行也。)
〔四、行人不应食〕,谓菩萨为求出离生死,当修慈悲之行,少欲知足;若其食肉,则不能出离,故云行人不应食。
〔五、罗刹习气〕,梵语罗刹,华言速疾鬼。习气者,先世馀习气分也。谓沙门宿世曾作罗刹眷属,今虽出家,在佛法中,由昔馀习,见食肉者,欢喜亲近,故云罗刹习气。
〔六、学术不成〕,谓学道之人,若好食肉,则污染梵行;于如来无上圣道,出世解脱,不得成就,故云学术不成。
〔七、生命同己〕,谓学道之人,应起慈心,谛观一切众生,惜命畏死,与己无别,须当护惜,故云生命同己。
〔八、天圣远离〕,谓食肉之人,诸天圣人,悉皆厌恶远离,而不亲近,故云天圣远离。
〔九、不净所出〕,谓一切畜生,宿因不净之业,以成不净之身;其所食啖,又多不净。学道之人,欲修梵行,而食彼肉,则亦不净,故云不净所出。
〔十、死堕恶道〕,谓食肉之人,必多害物命,恶业日积,是以命终之后,应生恶道,故云死堕恶道。(恶道,即饿鬼、畜生、地狱三恶道也。)
成过礼
【三藏法数】
谓礼佛时,身仪不正,而与轻慢相应,如碓上下,佛制有过,是名成过礼。
过去世
【三藏法数】
谓善恶诸行,已起、已生、已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变灭,过去所摄,是名过去世。
过去世业
【三藏法数】
谓过去世,若意起贪瞋痴等,即动身口,作诸恶业;若意不贪、不瞋、不痴等,即动身口,作诸善业。善恶之业虽殊,皆受现在未来之报,是名过去世业。
不寂静过失
【三藏法数】
谓诸众生,随逐根尘,起诸妄想,颠倒散乱,而无禅定之功,不能断惑證果,是为不寂静过失。
内外变异过失
【三藏法数】
谓诸众生,由内心乱想,外境迁流,心境相应,更互变异,所谓心随境起,境逐心生,烦恼缠绵,不能解脱,是为内外变异过失。
发起恶行过失
【三藏法数】
谓诸众生,由烦恼妄惑,造诸杀盗淫妄种种恶业,轮转生死,无有出期,是为发起恶行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