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7,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瑕摘
瘢疣
三累
衅秽
贻愆
隐尤
辞愆
避咎
察议
毁玷
谏过
告劾
顾愆
负阙
改善
《漢語大詞典》:瑕摘
亦作“ 瑕擿 ”。 犹瑕适。指过失。 唐 皎然 《苕溪草堂》诗:“吾高 鴟夷子 ,身退无瑕摘。” 元 揭傒斯 《京城闲居杂言》诗之四:“常恐文达士,轻薄多瑕擿。”
分類:过失
《漢語大詞典》:瘢疣
疤痕和赘疣。比喻过失,缺点。 金 元好问 《赠答刘御史云卿》诗之三:“先儒骨已腐,百駡不汝酧。胡为文字间,刮垢搜瘢疣。”
《漢語大詞典》:三累
三种过失。邓析子·无厚:“君有三累,臣有四责。何谓三累?惟亲所信,一累;以名取土,二累;近故亲疏,三累。” 汉 王充 论衡·累害:“夫乡里有三累,朝庭有三害……凡人操行,不能慎择友;友同心恩篤,异心疎薄,疎薄怨恨,毁伤其行,一累也。人才高下,不能钧同;同时并进,高者得荣,下者惭恚,毁伤其行,二累也。人之交游,不能常欢;欢则相亲,忿则疎远,疎远怨恨,毁伤其行,三累也。”
谓几经烦劳。 清 龚自珍 《知归子赞》:“於斯时也,猝焉而与其向者灵异智慧之心遇;遇而不逝,乃决定其心,盖三累三折之势,知有佛矣。”
《漢語大詞典》:衅秽(釁穢)
过失,秽行。
分類:过失
《漢語大詞典》:贻愆(貽諐)
亦作“ 貽愆 ”。 犯下过失。南齐书·齐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凡预衣冠,荷恩盛世,多以闇缓貽諐,少为欺滑入罪。”南齐书·齐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夫狱讼惟平,画一在制,虽恩家得罪,必宜申宪,鼎姓貽諐,最合从网。若罚典惟加贱下,辟书必蠲世族,惧非先王立理之本。”《东周列国志》第二四回:“昭庙孤魂终负痛, 江黄 义举但貽愆。”
分類:犯下过失
《漢語大詞典》:隐尤(隱尤)
隐瞒过失。汉书·王莽传中:“毋隐尤,毋将虚。” 颜师古 注:“尤,过也。言勿隐吾过,而助为虚美。”
分類:隐瞒过失
《漢語大詞典》:辞愆(辭愆)
推卸过失。三国志·蜀志·郤正传:“不鬻誉以干泽,不辞愆以忌絀。”
分類:推卸过失
《漢語大詞典》:避咎
(1).避免罪过或过失。《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 孔子 曰:‘ 晏平仲 可谓能远害矣,不以己知是駮人之非,愻辞以避咎,义也夫!’”后汉书·杨赐传:“臣受恩偏特,忝任师傅,不敢自同凡臣,括囊避咎。”
(2).避免祸害。 汉 焦赣 《易林·豫之比》:“ 禹 导 龙门 ,避咎除患,元丑以安。”南史·恩倖传·茹法亮:“又启上籍被却者悉充远戍,百姓嗟怨,或逃亡避咎。”
《漢語大詞典》:察议(察議)
清 代官吏有过失交部议罚,轻者叫做“察议”。《清会典·吏部八·孝功清吏司》:“有参奏、有陈请,轻曰察议,重曰议处,又重曰严加议处。” 清 龚自珍 《明良论四》:“约束之,羈縻之,朝廷一二品之大臣,朝见而免冠,夕见而免冠,议处、察议之諭不絶於邸钞。”
《漢語大詞典》:毁玷
污点,过失。《后汉书·伏湛传》:“自行束脩,讫无毁玷,篤信好学,守死善道。”
分類:污点过失
《國語辭典》:谏过(諫過)  拼音:jiàn guò
规劝过失。汉。贾山 至言:「工诵箴谏,瞽诵诗谏,公卿比谏,士传言谏过。」
《漢語大詞典》:告劾
(1).揭发罪状;弹劾过失。史记·酷吏列传:“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擅罪人,无告劾繫治城旦以上十四人。”
(2).指被人告发弹劾。汉书·昭帝纪:“发三辅及郡国恶少年吏有告劾亡者,屯 辽东 。”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告者,为人所告也;劾者,为人所劾也。”
《漢語大詞典》:顾愆(顧愆)
谓反省自己的过失。文选·张衡〈东京赋〉:“宪先灵而齐轨,必三思以顾愆。” 薛综 注:“愆,过也。”
《漢語大詞典》:负阙(負闕)
犯有过失。三国志·吴志·华覈传:“效无丝氂,负闕山崇。滋润含垢,恩贷累重。”《周书·文帝纪下》:“诸在朝之士,当念职事之艰难,负闕之招累,夙夜兢兢,如临深履薄。”
背负宫阙。 宋 宋庠 《乾元节赋》:“开閶闔之洪洞,廓紫宫之寥泬,飞龙抗殿,神鼇负闕。”
《國語辭典》:改善  拼音:gǎi shàn
有所改变,使更趋良善。如:「改善社会风气,要从加强教育,净化人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