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边兵(邊兵)
(1).守边之兵;边防部队。《汉书·卢绾传》:“ 豨 以郎中封为列侯,以 赵 相国将监 赵 代 边,边兵皆属焉。” 宋 范纯仁 《自警》诗:“俄復统一道,抚民帅边兵。”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七:“至 正德 间, 江彬 用事,引边兵入内操练,而团营之法益坏。”
(2).指边境战事。《汉书·五行志下之下》:“ 董仲舒 以为宿在毕,主边兵夷狄象也。”《晋书·艺术传·戴洋》:“昴毕为边兵,主胡夷,故置天弓以射之。” 唐 陈子昂 《上西藩边州安危事》:“顷缘其国有乱,君臣不和,又遭天灾,戎马未盛,所以数求和好,寝息边兵。”
(3).边防用的武器。《史记·平準书》:“边兵不足,乃发武库工官兵器以赡之。”
(4).边防。 宋 张载 《贺蔡密学启》:“今戎毒日深,而边兵日弛。”
(2).指边境战事。《汉书·五行志下之下》:“ 董仲舒 以为宿在毕,主边兵夷狄象也。”《晋书·艺术传·戴洋》:“昴毕为边兵,主胡夷,故置天弓以射之。” 唐 陈子昂 《上西藩边州安危事》:“顷缘其国有乱,君臣不和,又遭天灾,戎马未盛,所以数求和好,寝息边兵。”
(3).边防用的武器。《史记·平準书》:“边兵不足,乃发武库工官兵器以赡之。”
(4).边防。 宋 张载 《贺蔡密学启》:“今戎毒日深,而边兵日弛。”
《漢語大詞典》:疆圉
(1).边境;边界。 宋 司马光 《论屈野河西修堡状》:“伏望陛下察 庞籍 本心,欲为国家保固疆圉,发于忠赤。”《明史·王守仁传》:“臣恐劳臣灰心,将士解体,后此疆圉有事,谁復为陛下任之!” 郑观应 《盛世危言·垦荒》:“故今之言边防者,汲汲然言选将,言练兵,言筹餉,言製器,而不能言移民垦荒以实其地,谁与我守此疆圉,而防人之侵軼乎?”
(2).犹边防。圉,抵御。 明 归有光 《贺戚总戎平倭序》:“詔书数下,飭励边帅,凡任疆圉之责者,莫不人思效命。”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太宗伐明》:“城中痴儿,取之若反掌耳,但其疆圉尚强,非旦夕可溃者。” 清 黄遵宪 《杂感》诗:“少小读诗书,开卷动齟齬,古文与今言,旷若设疆圉。”
(2).犹边防。圉,抵御。 明 归有光 《贺戚总戎平倭序》:“詔书数下,飭励边帅,凡任疆圉之责者,莫不人思效命。”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太宗伐明》:“城中痴儿,取之若反掌耳,但其疆圉尚强,非旦夕可溃者。” 清 黄遵宪 《杂感》诗:“少小读诗书,开卷动齟齬,古文与今言,旷若设疆圉。”
《漢語大詞典》:边守(邊守)
(1).边地的太守。《后汉书·庞参传》:“昔 孝文皇帝 悟 冯唐 之言,而赦 魏尚 之罪,使为边守, 匈奴 不敢南向。”
(2).犹边境。《三国志·魏志·刘馥传》:“遂开拓边守,屯据险要。” 宋 王圭 《抚问鄜延环庆路沿边臣僚口宣》:“卿等远临边守,具飭兵防。”
(3).边防。《晋书·阮种传》:“由是边守遂怠,鄣塞不设。”《明史·兵志三》:“巡抚 于谦 言:‘每岁九月至二月,水冷草枯,敌骑出没,乘障卒宜多。若三月至八月,边守自足。乞将两班军,每岁一班,如期放遣。’”
(2).犹边境。《三国志·魏志·刘馥传》:“遂开拓边守,屯据险要。” 宋 王圭 《抚问鄜延环庆路沿边臣僚口宣》:“卿等远临边守,具飭兵防。”
(3).边防。《晋书·阮种传》:“由是边守遂怠,鄣塞不设。”《明史·兵志三》:“巡抚 于谦 言:‘每岁九月至二月,水冷草枯,敌骑出没,乘障卒宜多。若三月至八月,边守自足。乞将两班军,每岁一班,如期放遣。’”
《漢語大詞典》:藩落
(1).篱落,篱笆。《周礼·夏官·掌固》“用其材器” 汉 郑玄 注:“民之材器,其所用堑筑及为藩落。”
(2).比喻边防。《宋书·何承天传论》:“ 周 汉 二策,在 宋 顿亡,遂使胡马横行,曾无藩落之固,使士民跼苍天,蹐厚地,繫虏俘囚,而无所控告。”
(3).犹藩邦。藩,通“ 番 ”。《旧唐书·裴行俭传》:“ 仪凤 四年,十姓可汗 阿史那匐延都支 及 李遮匐 扇动藩落,侵逼 安西 ,连和 吐蕃 ,议者欲发兵讨之。”参见“ 藩邦 ”。
(2).比喻边防。《宋书·何承天传论》:“ 周 汉 二策,在 宋 顿亡,遂使胡马横行,曾无藩落之固,使士民跼苍天,蹐厚地,繫虏俘囚,而无所控告。”
(3).犹藩邦。藩,通“ 番 ”。《旧唐书·裴行俭传》:“ 仪凤 四年,十姓可汗 阿史那匐延都支 及 李遮匐 扇动藩落,侵逼 安西 ,连和 吐蕃 ,议者欲发兵讨之。”参见“ 藩邦 ”。
《國語辭典》:北门(北門) 拼音:běi mén
1.北城门。《史记。卷五。秦本纪》:「更晋地,过周北门。」
2.承恩门的别名。参见「承恩门」条。
3.《诗经。邶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北门,刺仕不得志也。」首章二句为:「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4.地名。隶属台南市北门区,面积约四十四平方公里。因临近海岸,全乡四周都是盐田。区内有南鲲鯓庙,香火鼎盛。也称为「永隆村」。
2.承恩门的别名。参见「承恩门」条。
3.《诗经。邶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北门,刺仕不得志也。」首章二句为:「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4.地名。隶属台南市北门区,面积约四十四平方公里。因临近海岸,全乡四周都是盐田。区内有南鲲鯓庙,香火鼎盛。也称为「永隆村」。
《漢語大詞典》:边事(邊事)
(1).边防事务。《后汉书·窦固传》:“帝欲遵 武帝 故事,击 匈奴 ,通 西域 ,以 固 明习边事,十五年冬,拜为奉车都尉。” 唐 贾岛 《送李傅侍郎剑南行营》诗:“走马从边事,新恩受外臺。”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四》:“边之患,非边能为患也。患在任边事者,因循而不知变计,畏缩而不敢奋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唐德宗 生气说, 柳浑 书生,不懂边事,你怎么也这样说。”
(2).边境上的战事或争端。 唐 羊士谔 《贺州宴行营回将》诗:“元戎坐镇无边事,遣向营中偃画旗。”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至 建炎 初,以军兴道梗,始有三年之限,后有特许从便赴闕,犹降旨云:‘候边事寧息日依旧。’然遂不復举行矣。” 明 沈周 《石田杂记》:“ 威宁伯 王公 悦 在 大同 ,见边事渐生,醖祸未测,情悰不懌。”
(2).边境上的战事或争端。 唐 羊士谔 《贺州宴行营回将》诗:“元戎坐镇无边事,遣向营中偃画旗。”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至 建炎 初,以军兴道梗,始有三年之限,后有特许从便赴闕,犹降旨云:‘候边事寧息日依旧。’然遂不復举行矣。” 明 沈周 《石田杂记》:“ 威宁伯 王公 悦 在 大同 ,见边事渐生,醖祸未测,情悰不懌。”
《漢語大詞典》:门关(門關)
(1).出入必经的国门、关门。《周礼·地官·遗人》:“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 郑玄 注:“门关以养老孤,人所出入,易以取餼廩也。” 贾公彦 疏:“门谓十二国门,关谓十二关门,出入皆有税。”《新唐书·百官志一》:“司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门关出入之籍及阑遗之物。” 宋 曾巩 《司门制》:“门关管键之事,启闭出入之节。总其籍赋,而审其禁令。郎官之任,尔允询求。”
(2).指边防设施。 清 莫友芝 《有感》诗:“海腥吹入 汉 宫墻,无復门关亦可伤!”。
(3).指主管门、关的人。《周礼·地官·掌节》:“门关用符节。” 郑玄 注:“门关,司门、司关也。”
(4).门闩。《墨子·非儒下》:“ 季孙 与邑人争门关。” 孙诒让 间诂:“《説文·门部》云:‘关,以木横持门户也。’”《宋书·徐羡之传》:“帝突走出 昌门 ,追者以门关击之倒地,然后加害。”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铁镜相船法》:“造屋主人不恤匠者,则匠者以法厌主人……以皂角木作门关,如是者凶。”
(5).门户;门扇。 唐 岑参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诗:“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2).指边防设施。 清 莫友芝 《有感》诗:“海腥吹入 汉 宫墻,无復门关亦可伤!”。
(3).指主管门、关的人。《周礼·地官·掌节》:“门关用符节。” 郑玄 注:“门关,司门、司关也。”
(4).门闩。《墨子·非儒下》:“ 季孙 与邑人争门关。” 孙诒让 间诂:“《説文·门部》云:‘关,以木横持门户也。’”《宋书·徐羡之传》:“帝突走出 昌门 ,追者以门关击之倒地,然后加害。”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铁镜相船法》:“造屋主人不恤匠者,则匠者以法厌主人……以皂角木作门关,如是者凶。”
(5).门户;门扇。 唐 岑参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诗:“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