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6,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令辰
元辰
拱辰
刚辰
休辰
浃辰
萧辰
日辰
灵辰
吉辰
及辰
辰星
辰告
时辰
辰极
《國語辭典》:令辰  拼音:lìng chén
良辰吉日。南朝梁。沈约〈湘州枳园寺刹下石记〉:「齐之永明六年六月三日,盖木运将启之令辰。」
《國語辭典》:元辰  拼音:yuán chén
1.元旦。晋。庾阐〈扬都赋〉:「岁惟元辰,阴阳代纪。」唐。杨师道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诗:「皇猷被寰宇,端扆属元辰。」
2.吉辰、良辰。《礼记。月令》:「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文选。张衡。思玄赋》:「占既吉而无悔兮,简元辰而俶装。」
《國語辭典》:拱辰  拼音:gǒng chén
众星围绕北极星。语本《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比喻四方归附有德之君。《宋史。卷四八七。外国传三。高丽传》:「载推柔远之恩,式奖拱辰之志。」也作「拱北」、「拱极」。
《漢語大詞典》:刚辰(剛辰)
刚日。 宋 苏轼 《郊祀庆成》诗:“大祀乾坤合,刚辰日月明。” 金 赵沨 《陶山幽栖寺重修大殿记》:“涓刚辰,庀工徒。”
《漢語大詞典》:休辰
喜庆的日子。 宋 曾巩 《进奉元丰元年同天节银状》:“矧属休辰,寔开令节。” 清 顾炎武 《恭谒孝陵》诗:“卜年乘王气,定鼎属休辰。”
分類:喜庆日子
《國語辭典》:浃辰(浹辰)  拼音:jiá chén
古代以干支纪日,称自子至亥十二日为「浃辰」。所以借指十二天。《左传。成公九年》:「浃辰之间,而楚克其三都。」《聊斋志异。卷三。连琐》:「医师投药,下恶物如泥,浃辰而愈。」
分類:干支一周
《漢語大詞典》:萧辰(蕭辰)
秋季。 唐 岑参 《暮秋山行》:“千念集暮节,万籟悲萧辰。” 宋 王安石 《上江宁府王龙图启》:“萧辰方肃,宇荫尚遥,伏希上为治朝保和福履。” 清 钱谦益 《后观棋绝句》之一:“客舍萧辰看奕棋,秋风卷籜响枯枝。”
分類:秋季
《漢語大詞典》:日辰
(1).指日月星辰。史记·历书:“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 唐都 分其天部;而 巴 落下閎 运算转历,然后日辰之度与 夏 正同。”
(2).指天干和地支。 汉 王充 论衡·诘术:“日十而辰十二,日辰相配,故甲与子连。” 汉 焦赣 《易林·履之未济》:“日辰不和,强弱相振。”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一日谓之‘一辰’者,以十二支言也。以十干言之,谓之‘今日’;以十二支言之,谓之‘今辰’。故支干谓之‘日辰’。”
(3).日子;时辰。 元 关汉卿 《窦娥冤》楔子:“他説今日好日辰,亲送女儿到我家来。” 元 无名氏 《盆儿鬼》楔子:“恰好今日是个好日辰,回家辞过父亲,便索长行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若论婚姻大事,还该寻一个好日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按天有十二辰,故一日分为十二时,日至某辰,即某时也,故时亦谓之日辰。”
《漢語大詞典》:灵辰(靈辰)
(1).吉祥的时刻。 汉 扬雄 《甘泉赋》:“於是乃命羣僚,歷吉日,协灵辰,星陈而天行。” 宋 苏轼 《赐新除检校太保依前河西军节度使阿里骨加恩制》:“朕涓选灵辰,奉承宗祀,肆均介福,徧暨多方。”
(2).旧时谓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亦称“ 灵辰 ”。 唐 李峤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三阳偏胜节,七日最灵辰。” 清 钱谦益 《人日示内》诗之二:“灵辰不共刼灰沉,人日人情泥故林。”参见“ 人日 ”。
《國語辭典》:人日  拼音:rén rì
旧时称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旧以正月七日为人,故名人日,剪䌽镂金箔为人,皆符人日之意。」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今乃乙酉新年人日佳节,下官约同龙友,移樽赏心亭。」
《漢語大詞典》:吉辰
犹良辰。吉利的时日;好日子。后汉书·明帝纪:“閒暮春吉辰,初行大射。”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老青衣曰:‘事即必定,后十五日大吉辰,君於此时,但具婚礼所要,并於此备酒饌。’”《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即便选择吉辰,兴动工役。” 闻一多 《忆菊》诗:“那祖国底登高饮酒的重九,不又是你诞生底吉辰吗?”
《漢語大詞典》:及辰
犹及时。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 明 高启 《拟古》诗之七:“盛年易倾谢,为乐愿及辰。”
分類:及时
《國語辭典》:辰星  拼音:chén xīng
1.东方的星宿。《楚辞。屈原。远游》:「奇傅说之托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也称为「房星」。
2.水星的别名。参见「水星」条。
《國語辭典》:水星  拼音:shuǐ xīng
行星名。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只比月球略大。属于类地行星,地表多陨石坑。几乎没有大气,昼夜温差极大。也称为「辰勾」、「辰星」。
《漢語大詞典》:辰告
谓以时告戒。《诗·大雅·抑》:“訏謨定命,远犹辰告。” 郑玄 笺:“为天下远图庶事,而以岁时告施之。” 朱熹 集传:“辰,时。告,戒也。辰告,谓以时播告也。”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远猷辰告, 谢安 以为佳话。”
分類:以时告戒
《國語辭典》:时辰(時辰)  拼音:shí chen
1.将一天按照十二地支的顺序,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时段,此种两小时为一时段,称为「时辰」。《三国演义》第五九回:「相谈有一个时辰,方回马而别,各自归寨。」《老残游记》第一六回:「老残蘸墨就写,写两行,烘一烘,不过半个多时辰,信已写好。」
2.时刻、时候。《西游记》第四九回:「这等干,只是忒费事,担搁了时辰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就是因缘了,时辰未到,要早一日,也不能够。」
《漢語大詞典》:辰极(辰極)
北斗。文选·嵇康〈琴赋〉:“披重壤以诞载兮,参辰极而高驤。” 吕向 注:“辰极,北斗也。” 宋 石介 《感事》诗:“帝宅居土中,紫垣当辰极。” 明 何景明 《万岁节》诗:“北望看辰极,孤城首重回。”
分類: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