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决知(決知)
犹言审知辨识。 宋 司马光 《言濮王典礼札子》:“或者恐陛下未能决知二议是非,臣请更为陛下别白言之。”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下:“予自闻足下之名,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蹟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
分類:辨识
《國語辭典》:鉴别(鑑別)  拼音:jiàn bié
审察辨别事物的真假好坏。如:「鉴别书画」。
《國語辭典》:鉴识(鑑識)  拼音:jiàn shì
明察、识别。如:「这只明朝的陶瓷花瓶请你鉴识。」
《漢語大詞典》:识照(識照)
辨识鉴察。《宋书·顾觊之传》:“祸福指期,识照不能徙;吉凶素著,威卫不能防。”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
《國語辭典》:辨认(辨認)  拼音:biàn rèn
分别、认清楚。如:「辨认失物」。《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四。神宗元丰六年》:「按阅之际,其间或令家丁及以别都保人冒名代试,亦无由辨认。」
《漢語大詞典》:鉴澄(鑑澄)
亦作“鉴澄”。 语本《淮南子·说山训》:“人莫鑑於沫雨,而鑑於澄水者,以其休止不荡也。”后用“鑑澄”表示明察,辨识。 晋 葛洪 抱朴子·贵贤:“鉴澄人物,不以经神,唯识玩弄可以悦心志。”
分類:明察辨识
《漢語大詞典》:芒昧
模糊不清,难以辨识。芒,通“ 茫 ”。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上士闻道:“功高无量,而天下不以为大;德弥四海,而天下不以为贵。光耀六合,还反芒昧。” 晋 成公绥 《天地赋》:“何元一之芒昧兮,廓开闢而著形。”宋书·巴陵哀王休若传:“神道芒昧,乃不可全信。”《訄书·族制》附 章炳麟 《许由即咎繇说》:“禪让之説,本在 夏 世……乃展转譌迁,以为 尧 让。古世芒昧,未足怪也。”
《漢語大詞典》:漶灭(漶滅)
模糊,无法辨识。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书纸半已漶灭,而印记奇古,装饰都雅。” 清 洪楝园 《后南柯·宫议》:“郡中古碑,字跡漶灭。”
分類:模糊辨识
《国语辞典》:音感  拼音:yīn gǎn
对音色、音高、节奏等音乐现象的辨识及感知能力。为英语sensation of tone的意译。
《国语辞典》:胸花  拼音:xiōng huā
别在胸前的花朵。通常用来辨识事件中的重要人物或表示喜气。如:「婚礼上,双方家长、主婚人、證婚人和介绍人都别著一朵胸花。」
《国语辞典》:奇幻迷离(奇幻迷离)  拼音:qí huàn mí lí
奇特虚幻而难以辨识。如:「这部小说,故事情节奇幻迷离,深受读者喜爱。」
《国语辞典》:识别信号(识别信号)  拼音:shì bié xìn hào
用来辨识判别的信号。如口令、旗号、灯号等。
《国语辞典》:国语听写机(国语听写机)  拼音:guó yǔ tīng xiě jī
利用语音辨识系统,能听写国语的电脑设备。
《国语辞典》:慧眼识英雄(慧眼识英雄)  拼音:huì yǎn shì yīng xióng
具有独特眼光的人,能辨识英才。如:「红拂女夜奔李靖,此乃慧眼识英雄也。」
《国语辞典》:有目如盲  拼音:yǒu mù rú máng
虽然有眼睛却好像瞎子一般。指不能清楚辨识。《隋唐演义》第八二回:「于是李林甫、杨国忠二人,一齐上前取看,只落得有目如盲,也一字看不出来,跼蹐无地。」也作「有眼如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