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1,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5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歃辞
骏马辞天
绝妙好辞
考辞就班
开辞
口谐辞给
夸大其辞
郊辞
假以辞色
假人辞色
警策辞
讦辞
谩辞哗说
谬辞
莫辞还往
《漢語大詞典》:歃辞(歃辭)
歃血时宣读的盟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若夫 臧洪 歃辞,气截云蜺。”
分類:歃血宣读
《分类字锦》:骏马辞天(骏马辞天)
殷文圭 寄贺杜荀鹤及第诗 大鹏出海翎犹湿,骏马辞天气正豪。
分类:贵盛
《國語辭典》:绝妙好辞(絕妙好辭)  拼音:jué miào hǎo cí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𩐋臼』八字,……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𩐋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形容极为佳妙的文辞。唐。苏颋 刑部尚书韦抗神道碑:「悲悽固托,抚疾何成,愧不得绝妙好辞。」
分類:美妙文辞
《分类字锦》:考辞就班(考辞就班)
陆机 文赋然后选义按部考辞 就班抱景者咸,叩怀响者毕弹。
分类:文章
《漢語大詞典》:开辞(開辭)
陈说;进言。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夫以 伊尹 之智, 太公 之贤,而不能开辞于 桀 紂 ,非説者非,听者过也。” 马非百 注:“开辞,陈説。”
分類:陈说进言
《漢語大詞典》:口谐辞给(口諧辭給)
谓言辞诙谐敏捷。汉书·东方朔传:“上以 朔 口谐辞给,好作问之。”
《國語辭典》:誇大其辞(誇大其辭)  拼音:kuā dà qí cí
言语誇张,把事情说得超过原来的程度。如:「她说话一向誇大其辞,不要太相信。」
《漢語大詞典》:夸大其词(誇大其詞)
指说话、写文章时用语夸张,超过事实。 草明 《乘风破浪》第四章:“他来不及责备老婆夸大其词,先教她去烧茶水。”亦作“ 夸大其辞 ”。 孙犁 《谈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我从来不好夸大其辞。我读了几段之后,就为你的艺术的功力,你所反映的民族生活,你所投入的思想情感,你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所吸引了。”
《漢語大詞典》:郊辞(郊辭)
古代天子郊祭天地神祇的祝辞。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祭:“ 文王 受天命而王天下,先郊乃敢行事,而兴师伐 崇 。其曰:‘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此郊辞也。”
《国语辞典》:假以辞色(假以辞色)  拼音:jiǎ yǐ cí sè
在言辞和态度方面表示友好。《西游记》第四六回:「这就难了!不比馆子里跑堂的,还可以去上馆子,假以辞色,问他底细,这厨子虽上他馆子,也看不见的,怎样打听呢?」《聊斋志异。卷七。仙人岛》:「明珰与小生有拯命之德,愿少假以辞色。」也作「假以颜色」。
《漢語大詞典》:假人辞色(假人辭色)
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待人。 吴祖光 《闯江湖》第二幕:“ 老钱柜子 很少这么假人辞色。”
《漢語大詞典》:警策辞(警策辭)
警句。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第七篇:“语简言奇而含意精切动人的,名为警策辞,也称警句。”
《漢語大詞典》:讦辞(訐辭)
抨击、激切之词。 明 黄淳耀 《〈徐定侯文稿〉序》:“昔者 东汉 之末,士大夫竞为危言訐辞,污秽朝廷,批抵卿寺。”
分類:抨击激切
《漢語大詞典》:谩辞哗说(謾辭譁説)
谎言乱语。
分類:谎言言乱
《漢語大詞典》:谬辞(謬辭)
悦笑取讽的言语。《韩诗外传》卷六:“夫不疏其指而弗知谓之隐;外意外身谓之讳;几廉倚跌谓之移,指缘谬辞谓之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至 东方曼倩 ,尤巧辞述。但谬辞詆戏,无益规补。” 范文澜 注:“谐辞与隐语,性质相似,惟一则悦笑取讽,一则隐譎示意,苟正以用之,亦可託足於文圃,然若空戏滑稽,则德音大坏矣。”
分類:言语
《分类字锦》:莫辞还往(莫辞还往)
杜甫 赠表弟诗 他乡惟表弟,还往莫辞遥。
分类:内外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