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车尘(車塵)  拼音:chē chén
车行扬起的尘土。比喻奔走的辛苦。唐。温庭筠〈秋日〉诗:「车尘倦都邑,诪张夙所违。」
《漢語大詞典》:良苦
精良和粗劣。管子·宙合:“可正而视,言察美恶,审别良苦。”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安井衡 曰:“苦,滥恶也。” 唐 刘禹锡 《贾客词》:“贾客无定游,所游唯利并。眩俗杂良苦,乘时取重轻。”
(1).很辛苦。后汉书·王常传:“ 光武 见 常 甚欢,劳之曰:‘ 王廷尉 良苦,每念往时,共更艰戹,何日忘之。’”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昪:“ 世宗 许之,始赐 景 书曰‘皇帝恭问 江南 国主’,劳其良苦而已。”
(2).很深。 郑观应 《盛世危言·善举》:“训哑院及训聋瞽院有残疾者,能令其识字知书,就其所能教以工艺,补天有术,施惠有方,用心亦良苦矣。”
《國語辭典》:征尘(征塵)  拼音:zhēng chén
车马行走所扬起的尘土。唐。王勃 别人诗四首之一:「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宋。张孝祥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词:「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
《漢語大詞典》:勤劬
(1).辛勤劳累。 汉 王逸 《九思·逢尤》:“望旧邦兮路逶随,忧心悄兮志勤劬。” 唐 陆龟蒙 《甫里先生传》:“吾一布衣耳,不勤劬,何以为妻子之天乎?”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第相科学歷来发达之绳迹,则勤劬艰苦之影在焉。”
(2).指辛苦劳累之人。 宋 苏轼 《雄州白沟驿赐大辽贺正旦人使御筵口宣制》:“宜颁宴衎,以劳勤劬。”
《國語辭典》:作苦  拼音:zuò kǔ
工作劳苦。《汉书。卷六六。杨敞传》:「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聊斋志异。卷一。劳山道士》:「道士曰:『恐娇惰不能作苦。』答言:『能之。』」
《国语辞典》:苦留  拼音:kǔ liú
辛苦的挽留。《红楼梦》第一二回:「说毕,扬长而去,众人苦留不住。」
分类:辛苦挽留
《國語辭典》:劳瘁(勞瘁)  拼音:láo cuì
劳苦、劳累。《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女本弱,今劳瘁过诸兄,惫矣。」也作「劳悴」、「劳瘁」。
《漢語大詞典》:勤瘁
辛苦劳累。 三国 魏 钟会 《檄蜀文》:“比年已来,曾无寧岁。征夫勤瘁,难以当子来之民,此皆诸贤所共亲见。” 宋 苏舜钦 《杜公让官表》:“虽极勤瘁,无补涓毫。” 宋 曾巩 《福州谢到任表》:“敢不誓殫勤瘁,匪懈夙宵。”
《漢語大詞典》:食檗
亦作“ 食蘗 ”。亦作“食櫱”。
(1).服食味苦的黄檗。 唐 薛逢 《与崔况秀才书》:“饮冰励节,食蘗苦心。” 明 刘基 《懊憹歌》:“食檗苦在口,食莲苦在心。”
(2).比喻受辛苦。 唐 令狐楚 《谢赐春衣牙尺状》:“臣实何人,叨居重任,履冰非惧,食蘗为甘。” 唐 白居易 《三年为刺史》诗之二:“三年为刺史,饮冰復食檗。”一本作“ 食蘖 ”。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青城甲申本命周天醮词》:“叨膺宰字,获诣仙山,虽食蘖苦心,饮冰洁己,功应无补,过必彰闻。”
《漢語大詞典》:马磨(馬磨)
用马拉磨。谓辛苦劳作。三国志·蜀志·许靖传:“少与从弟 劭 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 劭 为郡功曹,排摈 靖 不得齿敍,以马磨自给。” 宋 陆游 《明日自和》:“二顷元知未易求,不如马磨学 文休 。” 清 赵翼 《遣兴》诗之三:“始知马磨卑栖处,少踏人间险几重。” 章炳麟 《箴新党论》:“若夫 汝南 许劭 ,名有臧否人伦之鉴,而与其兄 许靖 不协,摈之马磨,则明知朋党相倾,不足以洽人望久矣。”
《國語辭典》:重茧(重繭)  拼音:chóng jiǎn
1.手上或脚上所生的硬皮。《战国策。宋策》:「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般。」
2.厚的绵衣。《左传。襄公二十一年》:「重茧衣裘,鲜食而寝。」
《國語辭典》:辛劳(辛勞)  拼音:xīn láo
辛苦劳累。如:「他们辛劳的工作,终于有了代价。」
《漢語大詞典》:烦苦(煩苦)
(1).烦扰劳苦;疲劳辛苦。史记·孝文本纪:“ 匈奴 背约入盟,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孔子家语·致思》:“﹝ 子路 ﹞与其民修沟瀆,以民之劳烦苦也,人与之一簞食、一壶浆。” 南朝 宋 鲍照 《佛影颂》:“六尘烦苦,五道绵剧。” 宋 曾巩 《序越州鉴湖图》:“ 西门豹 之治 鄴 渠,人亦以为烦苦,其故如此。” 清 曾国藩 《台洲墓表》:“吾固钝拙,训告若辈钝者,不以为烦苦也。” 郭沫若 《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那时的社会一切阶级都没有,一切生活的烦苦除去自然的、生理的之外都没有了。”
(2).烦闷苦恼。 宋 苏舜钦 《答杜公书》:“慰諭曲折,深开烦苦之抱。” 明 袁宏道 《与龚惟长先生书》:“直是烦苦无聊,觉乌纱可厌恶之甚,不得不从此一途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如入手艰澁,姑置勿慎,以避烦苦之势,自寻乐境,养动生机,俟襟怀略展之后,仍復拈毫。”
《漢語大詞典》:犯霜露
(1).形容旅途艰苦。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必使而君弃而封守,跋涉山川,蒙犯霜露,以逞君心。”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行》:“严驾越风寒,解鞍犯霜露。”
(2).泛指辛苦奔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任秀:“吾家故无恒产,八口衣食,皆恃一人犯霜露。今不幸,殂谢异域。”
《漢語大詞典》:辛艰(辛艱)
辛苦艰难。 明 高启 《同谢国史游锺山逢铁冠先生》诗:“登高不知已几里,但怪力尽愁辛艰。” 郭沫若 《橄榄·行路难》:“啊,这把平民的尊严,平民的刚健,平民的勤勉,平民的辛艰,都尽态地表现出来了。”
分類:辛苦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