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较雠(較讎)
校勘。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 李公起 ﹞免丧,始尽取先世藏书,纵读之,手自较讎,虽凌寒溽暑,弗倦也。”
分類:校勘
《國語辭典》:较切(較切)  拼音:jiào qiè
清晰明确。《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只是隔著许多路,看得不十分较切。」
分類:明白真切
《漢語大詞典》:辜较(辜較)
(1).搜刮聚敛。指对财利的把持。《后汉书·皇后纪下·孝仁董皇后》:“交通州郡,辜较在所珍宝货赂,悉入西省。”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兄弟姻戚皆宰州临郡,辜较百姓,与盗贼无异。”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官设工场,辜较其所成之直,四分之以为餼廪。”
(2).大略;大概。《孝经·天子》“盖天子之孝也” 邢昺 疏:“ 孔 传云:‘盖者,辜较之辞。’ 刘炫 云:‘辜较,犹梗概也。’”
(3).比较。 章炳麟 《五朝法律索隐》:“驰説者不暇钩校,而空尊尚西方,或沾沾欲復《唐律》,此皆目録辜较之学。” 蔡元培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上之所著,仅具辜较,神而明之,在心知其意者。”
(4).查对;计点。 章炳麟 《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然以之清丈田亩,辜较粟米,虽有其术,而不能行。”
《漢語大詞典》:较勘(較勘)
考校核对,以审定原文的正误真伪。《元典章·户部·行用圆斛》:“付令工部造到圆斛一十隻,较勘相同。” 清 戴名世 《闽闱墨卷序》:“锁院之内,手披目览,往復较勘,惟恐失一士而衡量之有差也。” 廖仲恺 《〈全民政治论〉译本序》:“其关於立法原理之作,对於 英国 所行数种法律,以彼所立功利之标準,严为较勘,有不适合,指摘无遗,使知前人立法之不周,而个人自觉之足尚。”
《漢語大詞典》:对较(對較)
见“ 对校 ”。
分類:对较
《漢語大詞典》:对校(對校)
(1).亦作“ 对较 ”。古代校书,两人对坐,一持原本诵读,一持副本核对有无讹误,因称“对校”。后泛指用两种不同的版本互相校勘。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毛子晋 家亦有 宋 刻 王肃 注者,与 兴公 藏本稍异。憾不能合 徐 毛 两本对较鎸行。”
(2).对照比较。《老残游记》第十八回:“ 白公 传 四美斋 王辅庭 ,一面将这两种月饼详细对校了,送 刚 王 二公看。”
《韵府拾遗 东韵》:较崇(较崇)
周礼考工记以其隧之半为之较崇注较两骑上出式者
《漢語大詞典》:较固(較固)
犹垄断。《唐律·杂律·卖买不和较固》:“诸卖买不和而较固取者。” 长孙无忌 疏议:“卖物及买物人,两不和同,‘而较固取者’,谓强执其市,不许外人买,故注云‘较,谓专略其利。固,谓障固其市’。” 唐 刘禹锡 《观市》:“於是质剂之曹,较固之伦,合彼此而腾跃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五年:“ 嘉问 上建置三十﹝十三﹞条,其一云:‘兼并之家较固取利,令市易务觉察,申三司,按置以法。’帝削去此条。”《元典章·台纲一·行台体察等例》:“官员权豪之家,较固山林川泽之利,及妄生事端,恐喝小民田宅诸物,或恃势侵夺者纠察。”
《韵府拾遗 纸韵》:较技(较技)
唐无名氏贡举人见于含元殿赋当今较技呈能从兹豹变
《漢語大詞典》:较正(較正)
校正(别人的说话);辩驳。红楼梦第三四回:“是你説的也罢,不是你説的也罢,事情也过去了,不必较正,把小事倒弄大了。”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又见他( 邓九公 )那阵吹镑懵诈来的过衝,像是有点儿来头,不敢合他较正。”
分類:校正辩驳
《漢語大詞典》:较逐(較逐)
角逐,竞争追求。较,通“ 角 ”。 后蜀 顾夐 《渔歌子》词:“酒盃深,光影促,名利无心较逐。” 宋 邵雍 《题四皓庙》诗之一:“正是英雄较逐时,未知鹿入何人手。”
《漢語大詞典》:期较(期較)
犹言考虑计较。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琴趣:“鸣弦转軫,要先有鉤深致远之怀,不规规於絃手之间,期较工拙,便为造微入妙。”
分類:考虑计较
《漢語大詞典》:详较(詳較)
详细比较。宋史·选举志一:“荐举数既减半,主司易以详较,得士必精。”
分類:详细
《漢語大詞典》:稽较(稽較)
计较,争论。 宋 陈善 扪虱新话·韩文公与大颠论佛法:“今世所传《韩退之别传》,乃一切掎摭《昌黎集》中文义长短以为问答,如市俚稽较然。”
分類:计较争论
《漢語大詞典》:程较(程較)
亦作“ 程校 ”。 考核;衡量。新唐书·魏玄同传:“上疏言选举法弊……今贵戚子弟一皆早仕,弘文、崇贤、千牛、輦脚之属,程较既浅,技能亦薄。” 明 李东阳 《送宪副李君提学浙江序》:“纲纪法令欲其振举,文章学艺欲其程校。”
分類:考核衡量
《漢語大詞典》:较辨(較辨)
明辨。 宋 王禹偁 《与李宗谔书》:“静思熟虑,未免一诉。然前事是非不敢较辨,直以穷苦闻于帝閽。”
分類:明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