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26,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阴转
转生
夜转
自转
转旋
转旋
转圜
万转
转般
改转
转石
南转
漏转
转悠
岸转
《骈字类编》:阴转(阴转)
刘禹锡 夔州始兴寺移铁像记中枢外脉阴转阳动 陆游诗 熟睡觉来閒隐几,庭楸阴转乳鸦啼。
《國語辭典》:转生(轉生)  拼音:zhuǎn shēng
佛教上指原先的生命结束,再投生成另一个新的生命体。《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六:「若此世界火劫、水劫、风劫起时,彼匮法业犹未尽故,死已转生他方世界,与此同类大地狱中。」
《國語辭典》:转世(轉世)  拼音:zhuǎn shì
佛教指原先的生命结束,再投生成另一个新的生命体。《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盖玄宗是孔升真人转世,所以一心好道。」《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和尚方才知道是他父亲转世,因向那人家哭著求告,施舍在庵里供养著。」
《骈字类编》:夜转(夜转)
罗立言风偃草赋庭叶晚飞坠丹梧于飒雨池荷夜转泻珠露以涟如
《國語辭典》:自转(自轉)  拼音:zì zhuàn
天体自绕其轴而旋转。
《漢語大詞典》:转旋(轉旋)
(1).须臾之间。《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日蚀东井,转旋且索,与既无异。” 颜师古 注:“转旋且索,言须臾之间则欲尽也。”
(2).变化。 明 刘基 《双燕离》诗:“世事有转旋,陵谷一朝迁。”
(3).扭转,挽回。 明 张居正 《答南中提学御史耿楚侗书》:“惟虚平此心,不敢向人间作好恶耳,至於转旋之机,未免有迹非心是之判。” 清 薛福成 《书桐城程忠烈公遗事》:“卒之大局转旋,生民蒙福,公之成功甚伟。”
(4).犹斡旋。 黄远庸 《大小零星杂记》:“ 徐君 温厚阔达,爱才甚篤,且此次尽力共和,转旋内部,其功甚大,其事甚密。”
《漢語大詞典》:转旋(轉旋)
旋转;围绕而动。 汉 杜笃 《书槴赋》:“虽转旋而屈橈,时倾斜而反侧。” 唐 卢纶 《腊日观咸宁五部曲娑勒擒豹歌》:“潜形踠伏草不动,双鵰转旋羣鸦鸣。”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五:“头摇如转旋,唇动若抽牵。” 清 赵翼 《套驹》诗:“才穿便觉气降伏,弭帖随人为转旋。”
分類:旋转围绕
《國語辭典》:转圜(轉圜)  拼音:zhuǎn huán
1.转动圆形的器物。比喻顺畅迅速。《汉书。卷六七。梅福传》:「昔高祖纳善若不及,从谏若转圜。」
2.挽回、调解。《文明小史》第九回:「还亏典史明白,恐怕一朝决裂,以后更难转圜。」
《骈字类编》:万转(万转)
南北朝 谢朓 游山诗 凌厓必千仞,寻溪将万转。
唐 王维 青溪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唐 权德舆 新安江路 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
《漢語大詞典》:转般(轉般)
漕运的一种。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一处转般以便支给,照得 滦 东一带军士原在 永平 、 山海 等仓支粮。” 清 顾炎武 《与人书八》:“今日之事,兴一利便是添一害,如欲行 沁水 之转般,则 河 南必扰;开 胶莱 之运道,则 山东 必乱矣。” 清 魏源 《筹漕篇上》:“古之漕运,皆用转般,沿水置仓,递输于官。”参见“ 转般法 ”。
分類:漕运
《漢語大詞典》:转般法(轉般法)
宋 代漕运方式之一。起源于 唐 。 开元 二十二年(公元734年), 裴耀卿 于古 汴河 口筑 河阴仓 ,使 江淮 地区漕粮运此纳贮,候水转运,经 黄河 、 渭水 至 长安 ,为转般法之始。 宋 因 汴河 春、冬不能通航,直运漕船沿途又多延搁,为保证京师( 开封 )粮食等物资供应,自 开宝 五年(公元972年)起,陆续在漕运路上 泗 、 楚 、 真 、 扬 四州(州治今 安徽 泗县 、 江苏 淮安 、 仪征 、 扬州 等地)分设转般仓,卸纳东南六路漕粮,再换船转运至京师。实行后六路所需淮盐也可利用回空船只。 嘉祐 后,官船数量减少,雇人运输的须要长年运输,吏卒运输的又多侵盗, 熙宁 后转般法渐为直达法替代。嗣后时复时废,或两法并用。
《漢語大詞典》:改转(改轉)
谓迁调官职。多指提升。 唐 陆贽 《奉天论拟与翰林学士改转状》:“又闻初到 奉天 ,已颁詔命,应是扈从将吏,一例并加两阶,今若翰林之中,独蒙改转,乃是行赏不类,命官以私。録微劳,则臣等迁位过优;劝来者,则从官加阶太薄。”
《漢語大詞典》:转石(轉石)
(1).转动石块。 汉 张衡 《西京赋》:“复陆重阁,转石成雷。” 唐 李白 《蜀道难》诗:“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环绕石山。 金 张斛 《寓中江县楼》诗:“ 武江 斜转石, 文岫 独参天。”
《骈字类编》:南转(南转)
元史河渠志通惠河其源出于白浮瓮山诸泉水也世祖至元二十八年都水监郭守敬奉诏兴举水利因建言疏凿通州至都河改引浑水溉田于旧闸河踪迹导清水上自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转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至西门入都城南汇为积水潭东南出文明门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总长一百六十四里一百四步
《漢語大詞典》:漏转(漏轉)
掉转。《水浒传》第四十回:“喫罢,辞了神案,漏转身来,搭上利子。”
分類:掉转
《漢語大詞典》:转悠(轉悠)
(1).转动。如眼珠子直转悠。
(2).漫步;闲逛。 老舍 《骆驼祥子》二:“在 新街口 附近他转悠了一会儿。” 高凤阁 《垫道》:“大家都在歇着,只有 刘队长 一个人在泥洼子里转悠。”
《骈字类编》:岸转(岸转)
唐 苏颋 扈从温泉同紫微黄门群公汎渭川得齐字 岸转帆飞疾,川平棹举齐。
唐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 洪波忽争道,岸转异江湖。
元 郑玉 题洪氏舫轩 云旋日动屋移影,舟行岸转曲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