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1,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宗轨
轨行
辙轨
轨革
轨途
轨宪
参轨
三轨
清轨
轨文
后轨
霸轨
发轨
十轨
埽轨
《漢語大詞典》:宗轨(宗軌)
宗族的传统、旧则。 汉 班固 《典引》:“陛下仰监 唐 典,中述祖则,俯蹈宗轨,躬奉天经,惇睦辨章之化洽。”
分類:宗族
《漢語大詞典》:轨行(軌行)
轨范的行为。晋书·蔡谟传:“前司徒 謨 以道素著称,轨行成名。”
分類:轨范
《漢語大詞典》:辙轨(轍軌)
轨道。 宋 曾巩 《代人祭李白文》:“飞黄駃騠,軼羣絶类。摆弃羈馽,脱遗辙轨。”
分類:轨道
《國語辭典》:轨革(軌革)  拼音:guǐ gé
一种古代用图书诗文来预卜,藉以显示吉凶祸福的占卜术。也作「卦影」。
《漢語大詞典》:轨途(軌途)
道路。 清 彭宁求 《拟古》诗:“静躁殊轨途,人性安可矫?”
分類:道路
《漢語大詞典》:轨宪(軌憲)
法度。晋书·孙盛传:“时 盛 年老还家,性方严有轨宪,虽子孙班白,而庭训愈峻。”魏书·太祖道武帝纪:“宜光崇圣烈,示轨宪於万世。”新唐书·汉王元昌传:“数触轨宪, 太宗 手詔诲督。”
分類:法度
《漢語大詞典》:参轨(參軌)
犹并驾。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固已参轨 伊 望 ,冠德如仁。”
分類:并驾
《骈字类编》:三轨(三轨)
周礼万夫有川川上有路注路容三轨座法华经三轨弘经著如来衣修寂灭忍坐如来 修中空入如来室是无缘慈
《漢語大詞典》:清轨(清軌)
犹清道。古代帝王或大官出巡,要清扫道路,禁止行人,称为清轨。 晋 张华 《游猎篇》:“ 伯阳 为我诫,检迹投清轨。” 清 陆机 《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夙驾寻清轨,远游越 梁 陈 。”
《漢語大詞典》:轨文(軌文)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后以“轨文”指国家体制法度。 清 魏源 《〈海国图志〉叙》:“轨文匪同,货币斯同,神奇利用,盍殫明聪。”
《漢語大詞典》:后轨(後軌)
后世轨范。 唐太宗 《元日》诗:“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分類:轨范
《漢語大詞典》:霸轨(霸軌)
霸道。《后汉书·张敏传》:“ 汉 承 周 秦 ,兼览 殷 夏 ,祖德师经,参杂霸轨。” 李贤 注:“ 宣帝 曰: 汉 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理之。”参见“ 霸道 ”。
分類:霸道
《國語辭典》:霸道  拼音:bà dào
1.与王道相反。指不顾仁义,以极权统治。《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
2.蛮不讲理,胡作非为。《红楼梦》第一九回:「就便不好和他说,一个钱也不给,安心要强留下我,他也不敢不依。但只是咱们家从没干过这倚势仗贵霸道的事。」《文明小史》第三○回:「这后任的东家是个旗人,有些颟顸,伯集既是老手,有几桩事办得不免霸道些,人家恨了他,都说他坏话。」
3.剧烈、厉害。《老残游记》第一四回:「今天这水真霸道!一来就一尺多!一霎就过了二尺!」《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你大概也不知道你小大师傅的少林拳有多么霸道,可别跑!」
《漢語大詞典》:发轨(發軌)
(1).指车驾起程。 晋 王武子 《答何劭》诗:“计终收遐致,发轨将先起。”
(2).以指弱冠之年。《文选·颜延之〈拜陵庙作〉》:“发轨丧夷易,归軫慎崎倾。” 李善 注:“以车之行喻己之仕也。发轨,弱冠也。”
《骈字类编》:十轨(十轨)
齐语十轨为里里有司
《漢語大詞典》:埽轨(埽軌)
扫除车轮经过的痕迹。喻与外人断绝交往。后汉书·杜密传:“闭门埽轨,无所干及。” 李贤 注:“轨,车迹也。言絶人事。” 清 徐乾学 《纳兰君墓志铭》:“闭门埽轨,萧然若寒素,客或诣者,輒避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