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大车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一大车譬法华之妙法。又云大白牛车。法华经譬喻品曰:「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其心泰然,欢喜踊跃。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参见:火宅)下火宅喻。
火宅
【佛学大辞典】
(譬喻)三界之生死,譬如火宅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佛学常见辞汇】
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意谓三界好像是一所被火烧著的房子一样,人们住在里面,苦不堪言。
【俗语佛源】
典出《法华经·譬喻品》:有一大富翁,家宅广大,而唯有一门,忽然火起,诸子在宅中游戏,全然不觉。富翁心急,对诸子说:门外有羊车、鹿车和牛车,可以游戏,你们快出来吧!于是,诸子争先恐后地奔出火宅,上车而去。经上用这个譬喻说明如来「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佛教以火宅比喻众苦充满的「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即众生生死轮回之处)。如《心地观经·序品》谓:「了达三界如火宅,八苦充满难可出。」八苦,指众生八种基本的苦难: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和五阴盛苦。唐·白居易《赠昙禅师》诗:「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即用此佛教典故。火宅亦特指烦恼牵缠的俗世家室。如明·妙叶《念佛直指》:「如俗在家,火宅方煎。」民间亦贬称私畜妻室的破戒僧人为火宅僧。诗中亦用火宅比喻荒年乱世。如清·魏源《北岳五台看雪行》诗:「各号清凉奠震旦,欲易火宅为宁坤。」(李明权)
三车
【佛学大辞典】
(譬喻)羊车鹿车牛车也。如此次第乃以譬声闻乘,缘觉乘,大乘者。法华经譬喻品所说。(参见:火宅)。传灯录曰:「法达问:经说三车,大牛车与白牛车,如何区别?祖曰:汝自迷背,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又】法华宗之慈恩常从三车。故称为三车和尚。宋高僧传四窥基传曰:「奘师始因陌上见其眉秀目朗,举措疏略,曰将家之种不谬也哉。脱或因缘相扣,度为弟子。则我法有寄矣。(中略)遂造北门将军,微讽之出家。父曰:伊类粗悍,那胜教诏。奘曰:此之器度,非将军不生,非某不识。父虽然诺,基亦强拒。激勉再三,拜以从命。奋然抗声曰:听我三事方誓出家,不断情欲荤血过中食也。奘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佯而肯焉。行驾累载前之所欲,故关辅语曰:三车和尚。即贞观二十二年也。一,基自序云:九岁丁艰,渐疏浮俗。若然者三车之说乃厚诬也。」
【佛学常见辞汇】
羊车、鹿车、牛车。羊车是形容声闻乘只能自度,不能度他,好像一辆小小的羊车不能载货物;鹿车是形容缘觉乘能自度兼度亲属,好像一辆鹿车能载少许的货物;牛车是形容菩萨乘不但自度且能普度众生,好像一辆大牛车能运载许多的货物。
【三藏法数】
(出法华经)
三车者,车即运载之义。喻三乘之人,各以所乘之法,运出三界,而至涅槃也。(三乘者,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羊车〕,羊车者,以羊挽车,故名羊车。喻声闻之人,修四谛行,求出三界,但欲自度,不顾他人。如羊之奔逸,竟不回顾后群,故以羊车喻之。经云: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是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鹿车〕,鹿车者,以鹿挽车,故名鹿车。喻缘觉之人,修十二因缘行,求出三界,而略有为他之心,如鹿之驰走,即能回顾后群,故以鹿车喻之。经云: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是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三、牛车〕,牛车者,以牛挽车,故名牛车。喻三藏教菩萨之人,修六度行,但欲度人出于三界,而不求自出,如牛之荷负,安耐一切普运,故以牛车喻之。经云: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是也。(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火宅
【佛学大辞典】
(譬喻)三界之生死,譬如火宅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佛学常见辞汇】
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意谓三界好像是一所被火烧著的房子一样,人们住在里面,苦不堪言。
【俗语佛源】
典出《法华经·譬喻品》:有一大富翁,家宅广大,而唯有一门,忽然火起,诸子在宅中游戏,全然不觉。富翁心急,对诸子说:门外有羊车、鹿车和牛车,可以游戏,你们快出来吧!于是,诸子争先恐后地奔出火宅,上车而去。经上用这个譬喻说明如来「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佛教以火宅比喻众苦充满的「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即众生生死轮回之处)。如《心地观经·序品》谓:「了达三界如火宅,八苦充满难可出。」八苦,指众生八种基本的苦难: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和五阴盛苦。唐·白居易《赠昙禅师》诗:「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即用此佛教典故。火宅亦特指烦恼牵缠的俗世家室。如明·妙叶《念佛直指》:「如俗在家,火宅方煎。」民间亦贬称私畜妻室的破戒僧人为火宅僧。诗中亦用火宅比喻荒年乱世。如清·魏源《北岳五台看雪行》诗:「各号清凉奠震旦,欲易火宅为宁坤。」(李明权)
三车家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乘家之异名。(参见:四车家)
【佛学常见辞汇】
三乘家的别名。(参见:四家车)
大牛车
【佛学大辞典】
(譬喻)三车之一。以譬大乘者。法华经譬喻品曰:「羊车鹿车大牛之车,今在门外。」(参见:三车)
大白牛车
【佛学大辞典】
(譬喻)法华经譬喻品所说三车之一。对于声闻乘之羊车,缘觉乘之鹿车而以譬菩萨乘也。「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校。(中略)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参见:四乘家)
【佛学常见辞汇】
法华经以羊车喻声闻乘,鹿车喻缘觉乘,牛车喻菩萨乘,这三乘都是权乘,大白牛车喻佛乘,这一乘才是实乘。
【三藏法数】
谓大乘菩萨,以圆融三观,观于诸法实相之理,顿破无明烦恼,而成一切种智;如乘大白牛车,至于宝所。故经云:有大白牛,肥壮多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是也。(三观者,空观、假观、中观也。一切种智者,佛智也。宝所者,喻实相之理也。)
四乘家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四车家同。
大车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大白牛车譬佛乘。法华经譬喻品曰:「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
火车
【佛学大辞典】
(杂名)载罪人运于地狱之车。自车发火者。智度论十四记提婆达多欲伤佛,而生入地狱事曰:「复以恶毒,著指爪中,欲因礼佛以中伤佛。欲去未到,于王舍城中,地自然破裂,火车来迎,生入地狱。」观佛三昧经五曰:「佛告阿难,若有众生,杀父害母,骂辱六亲。作是罪者,命终之时,铜狗张口,化十八车,状如金车,宝盖在上,一切火焰,化为玉女。罪人遥见,心生欢喜,我欲往中,我欲往中。风刀解时,寒急失声,宁得好火,在车上坐。然火自爆,作是念已,即便命终。挥攉之间,已坐金车,顾瞻玉女,皆捉铁斧,斩截其身,身下火起。如火旋轮。」
火车地狱
【佛学大辞典】
(界名)地狱名。此地狱有铜镬,纵广四十由旬,中满盛火。下有十二轮,上有九十四火轮。诳惑邪命,谄曲作恶者,于命终时,身冷如冰。欲热时,狱卒罗刹,化作火车乘其上,现童男形,鼓舞至前。罪人见之,心生爱著,气绝命终,在火车上。支节燃火,身体燋散。狱卒唱活,应声还活。火车轹身十八返,身碎如尘。时天雨沸铜,遍洒身体,其人即还活。如是往返,上至汤际,下堕镬中,为火车所轹,一日一夜有九十亿生死。说见观佛三昧经五。
牛车
【佛学大辞典】
(譬喻)法华经譬喻品说羊鹿牛三车。成佛之道。譬如牛车。(参见:火宅)附录。
【三藏法数】
牛车者,以牛挽车,故名牛车。喻三藏教菩萨之人,修六度行,但欲度人出于三界,而不求自出,如牛之荷负,安耐一切普运,故以牛车喻之。经云: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是也。(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三藏法数】
谓三藏教菩萨,发四弘誓,修六度行,化导众生,同出三界生死,究竟至于真空涅槃;如乘牛车,出于火宅,故法华经云:为求牛车,出于火宅。是也。(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也。四弘誓者,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数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知、佛道无上誓愿成。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火宅
【佛学大辞典】
(譬喻)三界之生死,譬如火宅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佛学常见辞汇】
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意谓三界好像是一所被火烧著的房子一样,人们住在里面,苦不堪言。
【俗语佛源】
典出《法华经·譬喻品》:有一大富翁,家宅广大,而唯有一门,忽然火起,诸子在宅中游戏,全然不觉。富翁心急,对诸子说:门外有羊车、鹿车和牛车,可以游戏,你们快出来吧!于是,诸子争先恐后地奔出火宅,上车而去。经上用这个譬喻说明如来「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佛教以火宅比喻众苦充满的「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即众生生死轮回之处)。如《心地观经·序品》谓:「了达三界如火宅,八苦充满难可出。」八苦,指众生八种基本的苦难: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和五阴盛苦。唐·白居易《赠昙禅师》诗:「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即用此佛教典故。火宅亦特指烦恼牵缠的俗世家室。如明·妙叶《念佛直指》:「如俗在家,火宅方煎。」民间亦贬称私畜妻室的破戒僧人为火宅僧。诗中亦用火宅比喻荒年乱世。如清·魏源《北岳五台看雪行》诗:「各号清凉奠震旦,欲易火宅为宁坤。」(李明权)
四车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华经譬喻品所说羊鹿牛三车与一大白牛车也。(参见:四车家)
四车家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四乘家。大乘有三乘家与一乘家之异义,如三论法相为三乘家,其说谓佛之教法,终始不超三乘,但法华已前,主说三乘,于法华废权之二乘,而归实之一菩萨乘。然则权实双存而有三乘,因而谓之为三乘家。又如华严天台三乘中之菩萨乘与二乘皆为方便假说,至法华更说一佛乘,开会前之三乘而圆融之。因而谓之为一乘家。若权实双存,则应谓为四乘家。以此而观法华经譬喻品之文,长者于宅内与诸子者,为羊鹿牛之三车,诸子既出露地,长者与之者,为大白牛车之一。解释此文,三乘家谓一乘与三乘中之菩萨乘同体,唯于三之中废二立一耳,三之名非有别乘,则是宅内之三车与宅外之大白牛车非别物,三车中之牛车,即大白牛车,因而称之为三车家也。一乘家谓三乘中之菩萨乘,非有实因实果,但是假说,开会三乘而说真实之一佛乘,教理行果,遥与彼异,则是羊鹿牛三车外,别有大白牛车之一车,权实合有四车,因而呼一乘家为四车家,浸假依之而立四乘教也。
世间如车轮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世界常转变,譬之车轮也。龙树菩萨之释曰:「世间如车轮,时变似轮转。」世间为世界之误。智度论一曰:「世界如车轮,时变如轮转,人亦如车轮,或上而或下。」
羊车
【佛学大辞典】
(譬喻)三车之一,譬声闻乘。(参见:三车)
【佛学常见辞汇】
三车之一。(参见:三车)
【三藏法数】
羊车者,以羊挽车,故名羊车。喻声闻之人,修四谛行,求出三界,但欲自度,不顾他人。如羊之奔逸,竟不回顾后群,故以羊车喻之。经云: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是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三藏法数】
谓声闻之人,以析空观,观于生灭四谛,破见、思烦恼,證真谛理,得离三界生死;如乘羊车,出于火宅。故法华经云:为求羊车,出于火宅。是也。(析空观者,谓于五阴等法,观察分析,离其著心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羊鹿牛车
【佛学大辞典】
(譬喻)法华经所说之三车也,以譬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参见:三车)
【佛学常见辞汇】
羊车、鹿车、牛车。羊车是喻声闻乘,鹿车是喻缘觉乘,牛车是喻菩萨乘。这种譬喻是以羊鹿牛车所能运载数量的多寡来比喻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利世成果。
车也
【佛学大辞典】
(杂语)Cha%ya,译曰阴。阴阳之阴也。见梵语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