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晏驾(晏駕)  拼音:yàn jià
皇帝驾崩。《战国策。秦策五》:「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秦。」《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主上已晏驾。吾为藩镇所推,今已受册。」
《漢語大詞典》:灵驾(靈駕)
(1).神灵的车驾。《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九·齐太庙乐歌》:“神光动,灵驾翔,芬九垓,镜八乡。”魏书·术艺传·张渊:“观阁道之穹隆,想灵驾之电飘。”原注:“阁道六星在王良东北,天帝之所乘躡,灵驾之所由从。”《宋史·乐志十一》:“灵驾纷羽,尚其安留。” 明 夏完淳 《秋怀》诗之五:“髣髴灵驾迴,参差空夜织。”
(2).天子的车驾。 南朝 梁 刘孝仪 《和简文帝赛汉高庙》:“徘徊灵驾入,叫咷倡歌新。”
(3).载运天子灵柩的车子。旧唐书·忠义传上·王同皎:“乃招集壮士,期以 则天 灵驾发引,刼杀 三思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三年:“灵驾发引,帝与诸王徒步号慟,从至 乾元门 。”
《漢語大詞典》:龙车(龍車)
(1).初学记卷一引《淮南子》:“爰止 羲和 ,爰息六螭,是谓悬车。”注:“日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 御之。”后因以“龙车”指日车。 唐 张籍 《庄陵挽歌词》之三:“晓日龙车动,秋风閶闔开。”
(2).艺文类聚卷七一引 汉 应劭 《汉仪》:“天子法驾,所乘曰金根车,驾六龙。”后因以“龙车”指天子的车驾。 宋 王安石 《题永昭陵》诗:“龙车不可望,投老涕沾衣。”《宣和遗事》前集:“﹝天子﹞到晚后乘龙车凤輦,去三十六宫二十四苑闲游。”
(3).大戴礼记·五帝德:“﹝ 顓頊 ﹞乘龙而至四海。”后因以“龙车”为神仙所乘车。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三:“此月初耳见 许侯 与 紫徽夫人 及 右英 共轡龙车,往诣 南真 。” 前蜀 杜光庭 《题平盖沼》诗:“龙车凤輦非难遇,只要尘心早出尘。”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神语·南海之帝:“岁之冬日,必为火清之醮以答神庥,龙车冕服,极其珍丽为之,所在皆然。”
《漢語大詞典》:云轩(雲軒)
(1).云车。传说中仙人的车驾。《文选·张协〈七命〉》:“尔乃巾云轩,践朝雾。赴春衢,整秋御。” 李善 注:“ 郑玄 《周礼》注曰:巾,犹衣也。《淮南子》: 冯夷 、 大丙 之御也,乘云车,入云霓,游微雾。” 宋 柳永 《巫山一段云》词:“九班麟稳破非烟,何处按云轩。” 明 朱鼎《玉镜台记·郭璞仙术》:“我御云轩下碧虚,採 嵩山 九节蒲。”
(2).帝王的车乘。魏书·李平传:“ 平 上表諫曰:‘伏见己丑詔书,云轩鸞輅,行幸有期。’”
《漢語大詞典》:仙驾(仙駕)
(1).仙人的车驾。 南朝 陈后主 《七夕宴重咏牛女各为五韵诗》:“明月照高臺,仙驾忽徘徊。” 唐 项斯 《病鹤》诗:“纵使他年引仙驾,主人恩在亦应归。”
(2).用作对仙人的敬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下士沉迷,已知其罪,幸逢仙驾,是亦前缘,忍不一度脱乎?”
(3).借称皇帝的车驾。 唐 李峤 《和周记室从驾晓发合璧宫》:“珠履陪仙驾,金声属振车。” 唐 李峤 《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幸陪仙驾末,欣採翰林芳。”
(4).谓出游的车驾。 唐 王勃 《夏日登韩城门楼寓望序》:“下官狂走不调,东西南北之人也。流离岁月,羈旅山川,輟仙驾於殊乡,遇良朋於异县。”
《漢語大詞典》:日毂(日轂)
太阳。 宋 范成大 《丙戌闰七月九日与王必大登姑苏台避暑》诗:“炎官扶日轂,辉赫不停运。” 元 柳贯 《次韵鲁恭政观潮》之一:“日轂行天沦左界,地机激水出东溟。”亦指帝王的车驾。 宋 华镇 《次韵和曹公衡山行》:“拂掠朱鸞毛羽轻,朗听日轂声鍧鍧。”参见“ 日轮 ”。
《國語辭典》:日轮(日輪)  拼音:rì lún
太阳形圆,运行不止,有如车轮,故称太阳为「日轮」。北周。庾信〈镜赋〉:「天河渐没,日轮将起。」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一出:「日轮谁复更挥戈,怕听军前尽楚歌。」
《漢語大詞典》:雕辇(琱輦)
玉饰的车子。多为对车驾的美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駑蹇矫首於琱輦,駥驥委牧乎林坰。” 唐 赵彦昭 《奉和幸大荐福寺》:“刹凤迎琱輦,幡虹驻綵旗。”《宋史·乐志十五》:“回羽斾,驻琱輦,旧地访 睢阳 。” 明 屠隆 《昙花记·夫人得信》:“他待要驾金鰲踏寳莲,又待要驂白鵠乘琱輦。”
《國語辭典》:御道  拼音:yù dào
皇帝车驾所走的道路。《后汉书。卷三三。虞延传》:「帝乃临御道之馆,亲录囚徒。」《洛阳伽蓝记。卷一。景林寺》:「景林寺在开阳门内御道东。」
《漢語大詞典》:传警(傳警)
(1).古代礼仪,帝王车驾启行时,左右侍者传声,以示警清道,叫作传警。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执职传警。” 司马贞 索隐:“传警者,《汉仪》云:‘帝輦动,则左右侍帷幄者称警’是也。”汉书·叔孙通传:“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执戟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 颜师古 注:“传声而唱警。”
(2).传递警报。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落日黄昏时节,站到那个巍然独在万山环绕的孤城高处,眺望那些远近残毁碉堡,还可依稀想见当时角鼓火炬传警告急的光景。”
《漢語大詞典》:回驾(迴駕)
谓车驾回行。 汉 张衡 《归田赋》:“感 老氏 之遗诫,将迴驾乎蓬庐。” 南朝 齐 王融 《回向门诗》:“咄嗟失道尔迴驾,沔彼流水趣东瀛。”《敦煌变文集·八相变》:“﹝太子﹞当便迴驾,却入宫闺。”《宣和遗事》前集:“众官拥从天子迴驾。”
《漢語大詞典》:灵舆(靈輿)
亦作“ 灵轝 ”。
(1).神灵乘坐的车驾。汉书·礼乐志:“﹝《郊祀歌》﹞广宣延,咸毕觴,灵舆位,偃蹇驤。” 颜师古 注:“神既毕饗,则严驾灵舆,引其侍从之位,偃蹇高驤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二:“ 夏后 乘灵舆, 夸父 为 邓林 。”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十:“当追帝女迹,出入泛灵舆。”
(2).天子乘坐的革车。《文选·扬雄〈羽猎赋〉》:“撞鸿鐘,建九旒,六白虎,载灵舆。” 李善 注:“ 服虔 曰:灵舆,天子舆也。” 吕延济 注:“灵舆,革车也。”
(3).即灵车。三国志·吴志·孙和传:“﹝ 孙晧 ﹞追諡父 和 曰 文皇帝 ,改葬 明陵 ……以灵舆法驾,东迎神於 明陵 。” 唐 白居易 《唐杨州仓曹参军王府君墓志铭》:“ 播 等号护灵舆,以 永贞 元年十月二十五日,迁祔于京兆府 富平县 淳化乡 之某原,从吉兆也。”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八:“太后与帝举哀后苑,百官奉灵轝由 西华门 以出,用一品礼殯 洪福寺 。”
《國語辭典》:跸路(蹕路)  拼音:bì lù
1.禁止行人,清理道路。三国魏。曹植〈鼙舞歌孟冬篇〉:「蚩尤跸路,风弭雨停。」
2.天子所经的道路。唐。宋之问 松山岭应制诗:「尘销清跸路,云湿从臣衣。」
《國語辭典》:扈驾(扈駕)  拼音:hù jià
随从天子出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令孜遂劝僖皇幸蜀,令孜扈驾,就叫了李德权同去。」也作「扈跸」。
《國語辭典》:銮驾(鑾駕)  拼音:luán jià
帝王的座车。《魏书。卷三九。列传。李宝》:「不足亲劳銮驾,频有表谏。」《薛仁贵征辽事略》:「长安百姓欢喜銮驾看教兵,人密密地勿知其数。」
《國語辭典》:牧圉  拼音:mù yǔ
1.饲养牛马牲畜的人。
2.放牧牛马的场地。《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不有行者,谁捍牧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