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马仗(馬仗)
车马器仗。陈书·高祖纪上:“如闻 岭 北王侯又皆鼎沸, 河东 、 桂阳 相次屠戮, 邵陵 、 开建 亲寻干戈, 李迁仕 託身 当阳 ,使夺马仗,以君疎外,詎可暗投?”南史·柳仲礼传:“ 仲礼 留在 襄阳 ,马仗军人悉付之。”
分類:车马器仗
《漢語大詞典》:鹥总(鷖緫)
亦作“ 鷖总 ”。 用青黑色缯所作车马之饰。古代用于灵车。周礼·春官·巾车:“安车,彫面鷖緫,皆有容盖。”緫,一本作“ 总 ”。 郑玄 注:“鷖緫者,青黑色,以繒为之。緫著马勒直两耳与两鑣。” 孙诒让 正义:“以青黑繒为总,谓之鷖总。”
《漢語大詞典》:车驭(車馭)
驾驭车马的人。 唐 元稹 《〈八骏图〉诗》序:“今夫画古者画马而不画车驭,不画所以乘马者,是不知夫古者也。”
分類:驾驭车马
《漢語大詞典》:攀路
攀住车马拦住路。表示对离职官吏的眷恋。 宋 叶适 《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除 华文阁 待制,寻知 隆兴府 , 蕃汉 攀路涕泣。”参见“ 攀辕卧辙 ”。
《國語辭典》:攀辕卧辙(攀轅臥轍)  拼音:pān yuán wò chè
挽留或眷恋贤明长官。明。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卷八。仕进类。攀辕》:「汉侯霸为临淮太守,被召,百姓攀辕卧辙愿留期年。」也作「攀车拒轮」、「攀车卧辙」、「攀辕扣马」。
《漢語大詞典》:韅鞅
指车马的装备物。 清 恽敬 《与庄大久书》:“ 子振 将车,如失落车辙中,大兄必洗其泥淖,整其韅鞅,方可就道。”
《漢語大詞典》:驺辔(騶轡)
(1).代称车骑。 宋 黄庭坚 《次韵奉送公定》:“五侯盛宾客,騶轡交横驰。”
(2).指驾驭车马的人。 宋 张耒 《王都尉惠诗求和因次其韵以督之》:“鸣鞭走送烦騶轡,坐对朝寒北风起。”
《漢語大詞典》:馆递(館遞)
指驿传的人夫车马。新唐书·柳公绰传:“馆递匱乏,驛置多闕。”
《漢語大詞典》:孤传(孤傳)
单传。 清 吴定 《为人后者后大宗说》:“或虽过五世,而世世孤传。”
孤独的驿站车马。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十:“ 不疑 中途寄 康节先生 诗云:‘我乘孤传经淆 澠 ,君拥群书卧 洛城 。’”
《漢語大詞典》:衡总
指车马的饰物。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衡緫灭容,翬翟毁衽。” 李善 注:“ 包咸 《〈论语〉注》曰:衡,軛也。周礼曰:王后之五路,重翟,锡面朱緫;厌翟,勒面繢緫;安车,彫面鷖緫。皆有容盖。 郑司农 曰:緫著马勒,直两耳与两鑣。容谓幨车也。”按,汉书·韩延寿传“驾四马,傅总”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总,以緹繒饰鑣鎋也。”一说指后妃的冠饰与发饰。 李周翰 注:“周礼云:王后之首服有衡,以玉为之,垂于副之两旁,当耳。其下以紞悬瑱。又云:《内则》曰:‘櫛纵笄緫。’緫,结束也,垂后为饰。”
分類:车马饰物
《漢語大詞典》:乘从(乘從)
谓乘车马随从出入。 汉 王充 论衡·佚文:“ 孝武 善《子虚》之赋,徵 司马长卿 ; 孝成 玩弄众书之多,善 扬子云 ,出入游猎, 子云 乘从。”
《漢語大詞典》:囊被
汉 王吉 父子,皆好车马衣服,其自奉养极为鲜明,及迁徙去处,无蓄积馀财,所载不过囊衣而已。事见汉书·王吉传。后用为居官不蓄财但善于自奉之典。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既而分虎出守,以囊被见嗤。”参见“ 囊衣 ”。
《漢語大詞典》:囊衣
汉 王吉 (字 子阳 )为官清廉,离任无馀财,所载仅一囊衣而已。见汉书·王吉传。后以“囊衣”为居官不蓄财的典实。 五代 李瀚 《蒙求》:“ 王阳 囊衣, 马援 薏苡。” 宋 王安石 《示江公佐外厨遗火》诗:“ 王阳 幸有囊衣在,报赏焦头亦未贫。” 宋 陆游 《离嘉州宿平羌》诗:“初挈囊衣宿水村,萧然一扫旧巢痕。”
《漢語大詞典》:轮驺(輪騶)
车马骑从。 明 何景明 《大梁行》:“合沓轮騶交紫陌,鸣鐘暮入王侯宅。”
分類:车马骑从
《漢語大詞典》:马牌(馬牌)
(1).官员因公远行,支用驿站车马的凭证。《金瓶梅词话》第五五回:“次日把二十扛行李先打发出门。又发了一张通行的马牌,仰经过驛递。” 明 王世贞 《凤洲杂编》卷五:“司礼监掌冠婚丧祭礼仪制帛与御前勘合,赏赐笔墨书画,并长随当差内使人等出门马牌等事。”
(2).指管马的兵役。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录摄》:“駙马爷马牌到。” 清 刘嗣绾 《官马过》诗:“驱马不前使马鞭,马不能言马牌哭。”儒林外史第二一回:“看见庵门外拴着五六匹马,马上都有行李。马牌子跟着。”《歧路灯》第十一回:“我今日还要上 杞县 , 杞县 程老爷 请,説今日马牌子要来。”
《漢語大詞典》:轠轠
象声词。形容车马声。 唐 柳宗元 《晋问》:“ 晋 国多马……师师兟兟,溶溶紜紜,轠轠轔轔。”
《漢語大詞典》:泰豆
传说中善于驾御车马的人。列子·汤问:“ 造父 之师曰 泰豆氏 。 造父 之始从习御也,执礼甚卑; 泰豆 三年不告, 造父 执礼愈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