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07,分6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气体
摄生
香粉
铁汉
圣体
衰弱
不胜衣
强人
陋质
臃肿
离身
保和
绕身
受病
飞鱼
《國語辭典》:气体(氣體)  拼音:qì tǐ
1.物质三态之一。形状和体积不固定,会随容器而异,可充满整个容器空间,如空气即是。
2.有生命的现象。《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诗以气体为主,如尊作这两句。」
《國語辭典》:摄生(攝生)  拼音:shè shēng
保养身体、持养生命。《老子》第五○章:「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文选。左思。吴都赋》:「土壤不足以摄生,山川不足以周卫。」
《國語辭典》:香粉  拼音:xiāng fěn
一种抹脸的化妆品。多用于女子。唐。顾夐 酒泉子。黛怨红羞词:「画罗襦,香粉污,不胜愁。」
《國語辭典》:铁汉(鐵漢)  拼音:tiě hàn
1.比喻不易屈服的人。如:「他一向不畏惧强权,但对于儿女情感,也有其铁汉柔情的一面。」《元史。卷一九四。忠义列传二。张桓》:「贼知终不可屈,遂刺之。年四十八。贼后语人曰:『张御史真铁汉,害之可惜。』」《水浒传》第一○八回:「帅府前军士,平素认得萧嘉穗,又晓得他是铁汉。」
2.形容身体健壮的男子。《花月痕》第四一回:「孤客本来可怜,何况是病?病里又有许多烦恼,就是铁汉,也要磨坏!」
《漢語大詞典》:圣体(聖體)
(1).旧称皇帝身体。亦借指皇帝。汉书·王嘉传:“今圣体久不平,此臣 嘉 所内惧也。”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颂》:“南闚北户,西巡王城,翱翔万域,圣体浮轻。” 唐 元稹 《贺圣体平复御紫宸殿受朝贺表》:“昨者圣体不安,纔经累日,穆卜罔害,勿药有瘳,此所以表北极之长尊,配 南山 而永固者也。”《宣和遗事》后集:“ 汪佰彦 、 黄潜善 从容言於上曰:‘上皇之子三十人,今所在者惟圣体耳。’”
(2).宗教用语。源于拉丁文eucharist。意为“感谢祭”。天主教、东正教圣事之一。传说 耶稣 受难前夕与门徒聚餐时,曾以面饼和葡萄酒象征自己的身体和血分给门徒们领食。至今教徒们以在弥撒时领食面饼和葡萄酒为圣事之一。宗教改革运动后,新教各派改称圣餐。
(3).宗教用语。源于拉丁文host。意为“牺牲”。天主教称弥撒时经神父祝圣后由教徒领食的面饼。
《國語辭典》:衰弱  拼音:shuāi ruò
不再强健或兴盛。如:「自从生了那场大病之后,他的身体就逐渐衰弱了。」《战国策。楚策四》:「太子衰弱,疾而不起。」《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方今宗室衰弱,外无彊蕃,天下倾首服从,莫能亢捍国难。」
《國語辭典》:不胜衣(不勝衣)  拼音:bù shēng yī
1.恭敬退让的样子。《礼记。檀弓下》:「文子其中退然,如不胜衣。」《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曰:『昔者周公事文王,行事专制,事无由己,身若不胜衣。』」
2.体弱不能任衣服的重量。比喻瘦弱。《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宋。苏轼 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诗:「沈郎清瘦不胜衣,边老便便带十围。」
《國語辭典》:强人(強人)  拼音:qiáng rén
1.才能出众的人。也指团体中具有影响力的人。如:「他才华出众,行事果决,是企业界的强人。」
2.强健壮硕的人。
3.强盗、抢匪。元。秦𥳑夫《赵礼让肥》第二折:「我则见齐臻臻的强人摆列著。」《水浒传》第二回:「如今近日上面添了一夥强人,扎下个山寨在上面。」
《國語辭典》:强人(強人)  拼音:qiǎng rén
勉强别人、强迫别人。
《漢語大詞典》:陋质(陋質)
(1).弱质。多指女子或女子的身体。 三国 魏 曹植 《出妇赋》:“以才薄之陋质,奉君子之清尘。”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狐》:“顾以陋质,不足答厚恩。”
(2).平庸的才能。晋书·贾充传论:“ 贾充 以諂諛陋质,刀笔常材,幸属昌辰,滥叨非据。” 唐 杜审言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伟才何磊落,陋质几翩翾。”
《國語辭典》:臃肿(臃腫)  拼音:yōng zhǒng
1.毒疮。《战国策。韩策三》:「人之所以善扁鹊者,为有臃肿也。」
2.形容笨重、肥胖、不灵巧。南朝梁。何逊〈夜梦故人〉诗:「已如臃肿木,复似飘飖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当头那人,生得臃肿肥胖,唇上长了几根八字鼠须。」也作「拥肿」。
《漢語大詞典》:离身(離身)
(1).离开身体。庄子·渔父:“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唐 张籍 《寄宋景》诗:“詔发官兵取乱臣,将军弓箭不离身。”
(2).传说中之国名。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离身 、 反踵 之君, 髽首 贯胸 之长。” 李善 注:“周书曰:‘ 离身 、 染齿 之国,以龙角神龟为献。’尔雅曰:‘北方有比肩人焉,迭食而迭望。’ 郭璞 曰:‘此即半体之人,人各有一目、一鼻、一孔、一臂、一脚,亦犹鱼鼠之相合尔。’” 张铣 注:“ 离身 、 反踵 、 髽首 、 贯胷 ,四海国名。”
《漢語大詞典》:保和
谓保持心志和顺,身体安适。魏书·崔浩传:“愿陛下遣诸忧虞,恬神保和,纳御嘉福,无以闇昧之説,致损圣思。”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居惟保和,动必循道。” 宋 梅尧臣 《小女称称砖铭》:“饮乳无犯舌之禁,爱恶无有情之系:若是则得天真与保和,何病夭之遽乎!”
《漢語大詞典》:绕身
(1).谓古代将盛装金银或钱币的布袋盘绕在腰间。 唐 王建 《远将归》诗:“但令在舍相对贫,不向天涯金遶身。”
(2).围绕身体。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狗蚤颂》:“ 侯峯和尚 《狗蚤颂》云:‘摸不着时寻不见,十二时中遶身转。’”
《國語辭典》:受病  拼音:shòu bìng
得病、生病。《老残游记》第一○回:「山地多潮湿,所以先用云母铺了,再加上这蓑毯,人就不受病了。」
《國語辭典》:飞鱼(飛魚)  拼音:fēi yú
文鳐鱼的别名。参见「文鳐鱼」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