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96,分60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受形
露形
如柴
违和
消炎
适体
躬身
信天翁
黄鼠
禽戏
下身
逼身
倚靠
养体
气虚
《漢語大詞典》:受形
形成身体之形。列子·力命:“禀生受形,既有制之者矣。”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骈胎:“ 南齐 褚侍中 澄 医説论受形有云:‘阴阳俱至,非男非女之身;积血散分,駢胎品胎之兆。’”
分類:成身身体
《國語辭典》:露形  拼音:lòu xíng
1.出现、露出形迹。《红楼梦》第六六回:「若论模样儿行事为人,倒是一对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七。姑妄听之三》:「人那可蓄狐婢,汝且自去,恐惊骇小儿女,亦慎勿露形。」
2.裸露身体。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印度总述》:「外道服饰,纷杂异制。……或无服露形,或草板掩体。」
《国语辞典》:如柴  拼音:rú chái
形容身体枯瘦。《官场现形记》第四九回:「不但精神模糊,言语蹇涩,而且骨瘦如柴。」
《國語辭典》:违和(違和)  拼音:wéi hé
身体气血失调而生病。多用为称人生病的客套词。《南史。卷七三。孝义传上。刘沨传》:「公去岁违和,今欲发动。」《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令亲外太妈陆氏,身体违和,特地叫我寄信。」
《国语辞典》:消炎  拼音:xiāo yán
消除身体组织的发炎症状。如:「对外伤病患,医生通常会开消炎的药方。」
《漢語大詞典》:适体(適體)
谓适应身体的需求。周书·柳虯传:“衣不过适体,食不过充饥。” 唐 欧阳詹 《二公亭记》:“古者,创栋宇纔御风雨,从时适体,未尽其要。” 明 史槃 《梦磊记·淑女闹园》:“恣口足珍羞,适体多文绣。”
《國語辭典》:躬身  拼音:gōng shēn
1.弯屈身体以表示恭敬。《西游记》第二六回:「大仙躬身谢菩萨道:『小可的勾当,怎敢劳菩萨下降?』」
2.亲身。《庄子。在宥》:「天降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求之,乃今也得。」
《國語辭典》:信天翁  拼音:xìn tiān wēng
泛指鹱形目信天翁科的大型海鸟。特点为体大、嘴钩曲、鼻管状,飞翔力强。常立于水际,以乌贼或船上的剩食为生。
《國語辭典》:黄鼠(黃鼠)  拼音:huáng shǔ
动物名。哺乳纲齧齿目。产于西北沙漠。身体细长,毛灰黄,鼻尖红色,唇及眼圈为白色,眼大而突出。穴居土中,食农作物与野生植物。也称为「大眼贼」、「拱鼠」。
《漢語大詞典》:禽戏(禽戲)
(1).指五禽戏。相传为 汉 末名医 华佗 所创导的一种健身体操。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日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蹏足,以当导引。” 明 高启 《赠儿医吴氏昆季》诗:“偶因念殤者,来此市人羣,问术或禽戏,观书皆鸟文。”
(2).禽鸟嬉戏。 隋 江总 《静卧栖霞寺房望徐祭酒》诗:“树声非有意,禽戏似忘怀。”
《國語辭典》:下身  拼音:xià shēn
1.躯体的下半部。《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上身儿油绿绉绸,下身儿两截袷袄。」
2.比喻谦恭卑下。《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赞》:「永怀废典,下身遵道。」
3.特指男女的阴部。
《漢語大詞典》:逼身
(1).近身。 前蜀 贯休 《送姚洎拾遗自江陵幕赴京》诗:“莫使身侵责,无矜贵逼身。” 闽 徐夤 《贺清源太保王延彬》诗:“英雄达处谁言命,富贵来时自逼身。” 宋 王禹偁 《让西京留守表》之一:“固无经国之谋猷,但享逼身之富贵。”
(2).侵害身体。 南唐 李中 《维舟秋浦逢故人张矩同泊》诗:“共惊别后霜侵鬢,互説年来疾逼身。”
(3).缩紧身体。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壁上凿孔以行,孔中仅容半趾,逼身而过,神魄为动。”
《國語辭典》:倚靠  拼音:yǐ kào
1.靠在某一物体上。如:「他把身子倚靠在树干上。」
2.依赖、凭恃。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侍郎,不争你去了,教我倚靠何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一等做公子的,倚靠著父兄势力,张牙舞爪,诈害乡民。」
3.可供凭藉的事物。《红楼梦》第一一八回:「我想你我既为夫妇,你便是我终身的倚靠。」也称为「倚靠儿」。
《漢語大詞典》:养体(養體)
保养身体;满足身体的需要。荀子·正名:“麤布之衣,麤紃之履,而可以养体。”史记·礼书:“疏房牀笫几席,所以养体也。”
谓奉养父母,供给父母生活所需。 汉 桓宽 盐铁论·孝养:“故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
《國語辭典》:气虚(氣虛)  拼音:qì xū
中医指阳气不足,不能温养脏腑,代谢机能不佳为「气虚」。常见症状有畏寒、四肢冰冷无力、精神容易疲劳、脉搏沉迟细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