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07,分61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运气
筋斗
体质
单薄
发齿
身影
见在身
济胜具
骨头
衰退
健身
魁伟
顽健
身法
碑亭
《國語辭典》:运气(運氣)  拼音:yùn qì
将力气贯注到身体某一部位。如:「他一运气就将手中的石头捏碎了。」
《國語辭典》:运气(運氣)  拼音:yùn qi
1.气数,命中注定的遭遇。《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将来只到二十七、八岁,就交上好的运气。」
2.幸运。《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那年勾著处州的马纯上,怂恿家兄炼丹,银子都已经封好,还亏家兄的运气高,他忽然生起病来,病到几日上就死了。」
《國語辭典》:觔斗  拼音:jīn dǒu
1.头下脚上倒翻身体的动作。《西游记》第七回:「我老孙一觔斗去十万八千里。」也作「筋斗」。
2.比喻挫折、不顺。如:「你别看他整日笑嘻嘻的,像个无忧人似的,其实他是经过风浪,翻过觔斗的。」也作「筋斗」。
《國語辭典》:筋斗  拼音:jīn dǒu
1.头下脚上倒翻身体的动作。元。张宪〈题黑神庙〉诗:「雄巫咂角神犀吼,翻脚翩韆起筋斗。」《红楼梦》第二九回:「凤姐便一扬手,照脸一下,把那小孩打了一个筋斗。」也作「觔斗」。
2.比喻挫折、不顺。《红楼梦》第二回:「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也未可知。」也作「觔斗」。
《漢語大詞典》:觔兜
见"觔斗"。
《國語辭典》:体质(體質)  拼音:tǐ zhí
1.身体。《晋书。卷三七。宗室传。高密文献王泰传》:「保体质丰伟,尝自称重八百斤,喜睡。」
2.身体的健康水准和抵抗疾病的适应能力。《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体质方刚,器干强固。」
《國語辭典》:单薄(單薄)  拼音:dān bó
1.所穿衣服既少且薄。《南史。卷六二。顾协传》:「协少清介,有志操,初为廷尉正,冬服单薄。」《红楼梦》第五七回:「穿这样单薄,还在风口里坐著。」
2.身体薄弱、瘦弱。《红楼梦》第三○回:「看他的模样儿这般单薄,心里那里还搁的住熬煎?」
3.稀少微薄。唐。李翱 祭从祖弟秘书少监文:「有酒在盏,有肉在盘,魂兮其来,歆此单薄。」
《漢語大詞典》:发齿(髮齒)
头发和牙齿。借指身体、性命。 三国 魏 曹丕 《答许芝上代汉图谶令》:“夙夜忧惧,弗敢遑寧,庶欲保全髮齿。”
《國語辭典》:身影  拼音:shēn yǐng
形体的影像。如:「虽离别经年,他的身影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漢語大詞典》:见在身(見在身)
谓至今健在的身体。 唐 牛僧孺 《席上赠刘梦得》诗:“休论世上昇沉事,且鬭樽前见在身。” 宋 苏轼 《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黄鸡催晓凄凉曲,白髮惊秋见在身。”
《漢語大詞典》:济胜具(濟勝具)
指能攀越胜境、登山临水的好身体。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 许掾 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 许 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 钓臺 、 西臺 ,两峰并峙,高出层霄,余无济胜具,不克登其巔。”亦作“ 济胜资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引:“余鄙且怠,未必夙规於大道,益之病靡济胜资,朝夕一壶如守五石瓠,其於六合之外,犹之坐井而闚。”
《國語辭典》:骨头(骨頭)  拼音:gú tou
1.骨。动物身体内部的支架。《儒林外史》第二回:「撒了一地的鸡骨头、鸭翅膀、鱼刺、瓜子壳。」
2.比喻人的个性。如:「这人是个硬骨头,折辱不得。」
3.骂人品性、仪容不佳的话。如:「你这块骨头,又打什么主意?」
4.吴语。话里暗喻有不满、讥刺的意思。如:「他这话里有骨头,分明是暗说你笨嘛!」
《國語辭典》:衰退  拼音:shuāi tuì
1.逐渐衰弱。如:「婆婆年纪大了,视力也衰退了。」
2.在经济学中,是指一个经济活动普遍放缓、商业萎缩的现象。此现象反应在总体经济指标上,如GDP、就业、投资支出、产能利用率、家庭收入、企业利润和通胀下降,而破产、失业率上升等。
《国语辞典》:健身  拼音:jiàn shēn
强健身体。如:「爷爷每天清晨都会去公园打太极拳以健身。」
《國語辭典》:魁伟(魁偉)  拼音:kuí wěi
形容体貌高大雄伟。《后汉书。卷六八。郭太传》:「身长八尺,容貌魁伟。」也作「魁岸」、「魁梧」。
《國語辭典》:顽健(頑健)  拼音:wán jiàn
称自己身体强健的谦词。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八:「唐李太尉德裕左降至朱崖,……尝遗段少常成式书曰:『自到崖州,幸且顽健。』」
《國語辭典》:身法  拼音:shēn fǎ
动作技术。多指习武、运动而言。如:「身法不凡」。也称为「身手」。
《國語辭典》:碑亭  拼音:bēi tíng
保护碑石的亭子。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一折:「我也曾拳到处倒了碑亭,我也曾匾担打碎了天灵。」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出:「从新修造享殿碑亭,门墙桥道,与十二陵一般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