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屈身  拼音:qū shēn
1.弯下身躯。《金瓶梅》第三回:「这西门庆连忙向前,屈身道唱喏。」
2.委屈自己,降低身分。《三国演义》第四回:「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
《國語辭典》:服章  拼音:fú zhāng
古代君臣服装上,表示官阶身分的纹饰。根据古书上记载,虞舜时代,参酌更早于虞的典章制度,用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米、黼、黻等十二种花纹作为纹饰,用在君臣的服装上。后来历代都仿行,故称为「服章」。《左传。宣公十二年》:「君子小人,物有服章。」晋。杜预。注:「尊卑别也。」
《國語辭典》:降格  拼音:jiàng gé
1.降临,从上而至。《书经。多士》:「上帝引逸,有夏不适逸,则惟帝降格。」
2.降低标准。唐。释皎然《诗式。卷二。律诗》:「宋诗曰:『象溟看落景,烧劫辨沉灰。』沈诗曰:『咏歌麟趾舍,箫管凤雏来。』凡此之流,尽是诗家射雕之手,假使曹刘降格来作律诗,二子并驱,未知孰胜。」
3.降低标准或身分。如:「降格相求」。
《國語辭典》:老爷(老爺)  拼音:lǎo ye
1.旧时对于官绅的敬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知府道:『你的冤已雪了。』李氏道:『多谢老爷天恩!』」《负曝闲谈》第三回:「我们当老爷的都做了贼,那些平头百姓,不一个个都该做强盗么?」
2.仆人对主人的敬称。《红楼梦》第九三回:「小的本不敢说,我们老爷只是太好了,一味真心待人,反倒招出事来。」
3.妻子对丈夫的敬称。《红楼梦》第三三回:「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
4.外祖父的俗称。
5.对科举时代举人的尊称。科举时代对秀才称相公,对举人称老爷。《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國語辭典》:服制  拼音:fú zhì
1.丧服的制度。以情谊的亲疏,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晋。陶渊明〈祭程氏妹文〉:「维晋义熙三年五月甲辰,程氏妹服制再周,渊明以年少之奠,俛而酹之。」
2.衣服器用的制定和式样。《汉书。卷九八。元后传》:「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祥玺为,而欲求之?」《南史。卷二二。列传。王昙首》:「时朝仪草创,衣服制则,未有定准。」
3.指服丧。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四二出:「今大人服制已满,况天朝恩典,礼当从吉。」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正月。禁忌》:「服制之家不登贺,不立门簿。」
《漢語大詞典》:辱身
谓屈辱自己的身份。语本论语·微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伯夷 叔齐 与!”史记·刺客列传:“ 聂政 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屠者,徒幸以养老母。’” 司马贞 索隐:“言其心志与身本应高絜,今乃卑下其志,屈辱其身。”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以违时为清高,以救世为辱身。”
《國語辭典》:称号(稱號)  拼音:chēng hào
称呼、名号。《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传》:「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曰皇帝。」《后汉书。卷一一。刘盆子传》:「今将军拥百万之众,西向帝城,而无称号,名为群贼,不可以久。」
《國語辭典》:称呼(稱呼)  拼音:chēng hū
对人口头上的称谓。《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只是看见娘子称呼词色之间,甚觉轻倨,不像个婆媳妇道理。」《文明小史》第五四回:「以后咱们还要在一块儿办事,总不能用这样的称呼。」
《國語辭典》:隐身(隱身)  拼音:yǐn shēn
隐匿形体。如:「他隐身在茂密的草丛里,以躲避敌军的追捕。」
《國語辭典》:微服  拼音:wéi fú
为隐藏身分,变更常服,避人耳目。《孟子。万章上》:「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唐。皇甫枚《温京兆》:「街鼓既绝,温微服与吏同诣黄冠所居。」
《國語辭典》:身家  拼音:shēn jiā
1.出身的门第。《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瑞虹举目看那人面貌魁梧,服饰齐整,见众人称他老爹,料必是个有身家的。」
2.本身及家庭。《老残游记》第一四回:「但是一件要紧的事;只是我舍不得这十几万百姓现在的身家!」《文明小史》第三回:「叫他们各保身家,不要闹事。」
《漢語大詞典》:石兽(石獸)
古代帝王官僚墓前的兽形石雕。其种类和多寡依墓主的身份而分不同的等级。晋书·石季龙载记上:“ 济南 平陵城 北石兽,一夜中忽移在城东南 善石沟 ,上有狼狐千餘迹随之,迹皆成路。”宋书·礼志二:“ 汉 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羊虎:“然则墓前石人、石兽、石柱之属,自 汉 代而有之矣。” 元 赵孟俯 《岳鄂王墓》诗:“ 鄂王 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碑碣石兽:“ 唐 律,诸毁人碑碣及石兽者,徒一年。”
《國語辭典》:本等  拼音:běn děng
1.本分、分内。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三折:「你只去卖笑求食,做你那本等行业便了。」《红楼梦》第三七回:「纺绩针黹是你我的本等。」
2.本来、原本。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你也合寻思波,这孩儿本等不是我养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那妇人本等生得姿容美丽,更兼这白衣白髻,越显得态度潇洒。」
《國語辭典》:本身  拼音:běn shēn
自己、本人。如:「不仅他的左右手本领高强,他本身更是高深莫测。」《三国演义》第一四回:「操兵精将勇,不如降之,求免本身之罪。」
《國語辭典》:眉眼  拼音:méi yǎn
1.眉毛与眼睛,可用来代表容貌。如:「这女孩儿眉眼长得挺秀气的。」
2.人的眼色、表情。如:「眉眼盈盈」。
3.比喻事情的眉目、头绪。《醒世姻缘传》第八四回:「事体已有了眉眼,昨日给了凭科里四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