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倍道兼行  拼音:bèi dào jiān xíng
加快速度,以一天的时间赶两天的路程。《孙子。军争》:「日夜不处,倍道兼行。」《晋书。卷二。景帝纪》:「倍道兼行,召三方兵,大会于陈许之交。」也作「倍道兼进」、「倍日并行」。
《国语辞典》:倍日并行  拼音:bèi rì bìng xíng
加快速度,用一天的时间赶行两天的路程。《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传》:「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也作「倍道兼进」、「倍道兼行」。
《漢語大詞典》:朝发暮至(朝發暮至)
谓早晨出发晚上就到达。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语出后汉书·乌桓传:“居止近塞,朝发穹庐,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 唐 韩愈 《鳄鱼文》:“ 潮 之州,大海在其南……鱷鱼朝发而夕至也。”明史·公鼐传:“ 三才 猷略素优,家近輦轂,可朝发夕至也。” 清 恽敬 《西楚都彭城记》:“然而 西楚 之都,不能朝发夕至,则犹之乎未通也。”《新民晚报》1987.6.11:“部分客车最高时速140公里,特别列车的全程通过时间压缩到15小时以下,做到朝发夕至。”
《漢語大詞典》:定时跑
田径运动项目之一。在规定时间内,以跑完路程的长短决定名次的赛跑。起跑前,每一运动员均需确定专门的裁判员记录其所跑的距离。
《國語辭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拼音: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迈开脚下的第一步开始。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渐累积而成的。《老子》第六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初真十戒》:「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乃至功成德就,白日升天。」也作「千里始足下」。
《國語辭典》:全程  拼音:quán chéng
1.全部的路程。如:「这次的路跑,全程二十三公里。」
2.全部的过程。如:「校长全程参与本次的研习会。」
分類:路程里程
《國語辭典》:驽马十驾(駑馬十駕)  拼音:nú mǎ shí jià
驽马,劣马。十驾,用马拉车,一天叫做一驾,十驾就是积十天的路程。良马一天能跑千里,劣马十天也能跑千里。语出《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比喻才智平庸的人,若能努力不懈,也能赶得上聪明的人。也作「驽马十舍」。
《國語辭典》:水远山遥(水遠山遙)  拼音:shuǐ yuǎn shān yáo
形容路程遥远,山川阻隔。元。关汉卿《哭存孝》第四折:「我避不得水远山遥,须有一个日头走到。」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他一步步待回镳,早一程程水远山遥。」也作「水远山长」。
分類:路程遥远
《國語辭典》:日暮途远(日暮途遠)  拼音:rì mù tú yuǎn
天快黑了而路途仍然遥远。比喻力竭计穷,无可如何。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二二出:「只有老夫日暮途远,恐当没齿边陲,星星白发,无相见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