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魏州冠氏人,字昌远。路岩侄。少以才俊称,坐岩贬谪而淹滞。至昭宗光化元年,始登进士第。哀帝天祐二年,为左拾遗。河中节度使朱友谦辟为掌书记。初为友谦所礼。后因凌傲忤,又作《小儿诗》讥刺,为友谦沉于黄河。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昌远,魏州冠氏(今山东冠县)人。少以才俊称,以叔路岩贬谪之故,怀才不遇。至昭宗光化元年(898)方登进士第。天祐二年(905),为左(一作右)拾遗。后河中节度使朱友谦领镇,辟其为掌书记。初,友谦甚礼之,然德延放恣凌傲,动多忤物,终因作《小儿诗》五十韵讥刺,为友谦沉杀于黄河。事迹散见《旧唐书·路岩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五》,《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卷二六四,《唐诗纪事》卷六三。德延少时尝赋《芭蕉》诗,翌日即传于京师。所作《小儿诗》,明瞿佑亦称为“多佳句”,并谓“共指云生岫,齐呼月上天”句,乃“曲尽儿嬉之状”(《归田诗话》卷上)。《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诗续拾》补断句若干。
唐诗汇评
路德延,生卒年未详,字昌远,魏州冠氏(今山东冠县)人。少有才俊,以叔路岩贬谪故,蹭蹬不遇,光化元年(898),登进士第。天祐二年,任左拾遗。后依河中节度使朱友谦,为掌书记。性凌傲,多忤世,终因作《小儿诗》得罪友谦,被沉杀于黄河。《全唐诗》存诗三首。

作品评论

太平广记
(德延)光化初,方就举擢第,大有诗价。
唐诗纪事
德延,儋州岩相之犹子。数岁,尝赋《芭蕉》诗曰:“一种灵苗异,天然体性虚。叶如斜界纸,心似倒抽书。”诗成,翌日传于都下。会儋州坐事诛,故德延久不能振。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路德章,孝宗时人(《诗人玉屑》卷一九)。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4—1851 【介绍】: 清陕西盩厔人,字闰生。嘉庆十四年进士。官至户部主事,考补军机章京。以目疾请假归里。其学自反身心,讲求实用。曾主关中宏道等书院,所选时艺,一时风行。有《柽华馆诗文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一
路德,字闰生,盩厔人。嘉庆己巳进士,改庶吉士,授户部主事。有《柽花馆集》。
维基
路德(1785年—1851年),字润先,号鹭洲,陕西盩厔终南镇北堡(今周至县终南镇毓兴村)人。清朝官员。为人资质聪颖,刻苦好学,自幼秉承严教,矢志读书。嘉庆十二年(1807年)中举,十四年(1809年)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改任户部湖广司主事。父丧丁忧三年,嘉庆十八年(1813年)考军机章京。公事之暇,读书作字,京师求文字考殆无虚日。道光二年(1822年),因眼疾请假归里,静养三年,目复明,以母老不复任,决意潜心治学。历主关中乾阳、宏道、象峰、对峰各书院,教人专以自仅身心,讲求实用为主,古以不对求,不嗜利为治心立身之本。研经躬道,不事偏倚。死后,安葬于马召南金盆山中。一生著作有《仁在堂示集》等十一种,还有评改厘定他人著作多种。路氏一门,从嘉庆到同治出了五位进士,其中路德与路慎庄最为著名。
《高级汉语词典》:路德  拼音:lù dé
(1483—1546)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的创始人
分类:路德
《国语辞典》:路德教派  拼音:lù dé jiào pài
西元十六世纪初,由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在日耳曼北部创立的基督教新教派。他是新教中最大的一派,地区以今德国北部和北欧各国为主。也称为「路德会」、「路德教会」。
《国语辞典》:路德会(路德会)  拼音:lù dé huì
由马丁路德所创立的基督教新教派。参见「路德教派」条。
《国语辞典》:敬虔主义(敬虔主义)  拼音:jìng qián zhǔ yì
十七、十八世纪间,日耳曼路德教会改革派的主张,反对当时教会内的形式主义及僵化礼仪,重视信仰的内在真实感受,及由此而生的敬虔态度。主张改良大学中的宗教教育,领袖为斯宾纳(Spener)。
《国语辞典》:英国国教(英国国教)  拼音:yīng guó guó jiào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西元1509~1547)本为反对路德新教的保守分子,但又为婚姻问题与罗马教廷发生冲突,遂创英国国教,自任教会元首,以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此后英国真正成为一独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