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29,分5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越境
播越
疏越
瓯越
卓越
越职
越南
踰越
激越
彭越
越俎
越次
燕越
殒越
越思
《國語辭典》:越境  拼音:yuè jìng
踰越疆界。《晋书。卷四六。李重传》:「仕无出位之思,臣无越境之交。」
《國語辭典》:播越  拼音:bò yuè
流亡不定。《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兹不谷震荡播越,窜在荆蛮,未有攸厎。」《三国演义》第一四回:「然朝廷播越,新还京师,远近仰望,以冀一朝之安。」
《漢語大詞典》:疏越
亦作“疎越”。
(1).疏通瑟底之孔,使声音舒缓。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孔颖达 疏:“越,谓瑟底孔也,疏通之使声迟,故云疏越。”后以指悠扬、隽永。 唐 白居易 《五弦弹》诗:“ 正始 之音其若何?朱絃疏越清庙歌。一弹一唱再三叹,曲淡节稀声不多。”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简劲宏妙,平淡疏旷, 周 鼎 商 彝,朱絃疏越者列。” 王国维 人间词话二二:“ 彊村 学 梦窗 而情味较 梦窗 反胜。盖有 临川 、 卢陵 之高华,而济以 白石 之疎越者。”
(2).疏散。后汉书·马融传:“若乃《阳阿》衰斐之 晋 制,阐鼃华羽之南音,所以洞荡匈臆,发明耳目,疏越藴慉,骇恫底伏。” 李贤 注:“越,散也。”
(3).疏忽;疏漏。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休动磊落,业在攀躋,失在疏越。”宋书·律历志下:“备閲曩法,疏越实多,或朔差三日,气移七星,未闻可以下通於今者也。”
《國語辭典》:瓯越(甌越)  拼音:ōu yuè
1.浙江省瓯江以东一带的地方。也称为「东瓯」。
2.古称珠崖、儋耳之地。即今海南岛。
《國語辭典》:卓越  拼音:zhuó yuè
高超出众。如:「卓越不凡」。《三国志。卷五九。吴书。吴主五子传。孙登》:「英才卓越,超踰伦匹,则诸葛恪。」
《漢語大詞典》:越职(越職)
超出职权范围。 汉 刘向 《条灾异封事》:“欲竭愚诚,又恐越职。” 唐 李翱 《劝河南尹复故事书》:“意尽词真,无以越职出位言为罪。”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越职献言,不敢自外。”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任用官吏要使之称职,不许官吏越职办事。”
《国语辞典》:越南  拼音:yuè nán
Vietnam
国名。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东南部。参见「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条。
《国语辞典》:踰越  拼音:yú yuè
超过、越过。如:「辅导室应该发挥辅导的功用,改善学童踰越常轨的行为。」
《國語辭典》:激越  拼音:jī yuè
1.形容声音激扬高亢。汉。班固〈西都赋〉:「鼓吹震,声激越。」唐。柳宗元〈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羽觞飞翔,匏竹激越。」
2.形容情绪激昂高亢。如:「国庆阅兵典礼上,三军将士个个情绪激越,志气昂扬。」
《國語辭典》:彭越  拼音:péng yuè
1.人名。字仲,昌邑人。为汉初功臣。佐高祖定天下,封梁王。后因人告他谋反而被杀,并诛杀他的三族。
2.动物名。一种蟹,节肢动物门甲壳纲。体型较小,足上无毛,可以食用。相传汉高祖诛杀彭越,并将他制成肉酱,赐诸侯,九江王英布因为不忍看,遂将肉酱投入江中,化为蟹,故称为「彭越」。也称为「彭螖」、「蟛螖」。
分類:彭越写作
《漢語大詞典》:彭蜞
蟹的一种,体小少肉。晋书·蔡谟传:“ 謨 初渡 江 ,见彭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令烹之,既食,吐下委顿,方知非蟹。”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临海蟹图:“彭蜞,大於螖,小於常蟹。”
《漢語大詞典》:越俎
见“ 越俎代庖 ”。
《國語辭典》:越俎代庖  拼音:yuè zǔ dài páo
俎,古代祭祀时,用来盛祭品的礼器。越俎代庖指掌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代替厨师下厨。语本《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后用以比喻踰越自己的职分而代人做事。宋。陈亮〈与吕伯恭正字书〉四则之三:「大著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而乃疑其心恻井渫不食乎?」
《國語辭典》:越次  拼音:yuè cì
不循顺序。《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臣以外属,越次备位,未能奉称。」《宋史。卷一四。神宗本纪一》:「夏四月乙巳,诏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
《漢語大詞典》:燕越
(1).古 燕国 和 越国 。 燕 在北, 越 在南,因用以泛指相距遥远之地。晋书·慕容廆载记:“王涂嶮远,隔以 燕 越 ,每瞻 江 湄,延首遐外。”艺文类聚卷三七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陈居士书》:“云波遥敻, 燕 越 数千。”
(2).借指遥远的故乡。 唐 张说 《江路忆郡》诗:“云涓恋山海,禽马怀 燕 越 。”
《漢語大詞典》:殒越(殞越)
(1).坠落;毁败。国语·周语中:“昔先王之教,懋帅其德也,犹恐殞越。” 韦昭 注:“犹恐落坠也。” 宋 苏洵 《远虑》:“一旦有卒然之忧,吾未见其不颠沛而殞越也。”
(2).死亡。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此驩之人,孰先殞越?” 李周翰 注:“谁先陨越者,谓前戏言此会之中,谁当先没也。”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殞越为期,不敢闻命。”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 高氏 心怀鴆毒,怨盈北土,人愿天从, 欢 身殞越。”
(3).犹惶恐。 宋 秦观 《御书手诏记》:“明年,先臣下世,臣等衔奉遗训,夙夜殞越。” 宋 沈遘 《乞罢府事札子第一》:“臣无任彷徨殞越之至。”
《漢語大詞典》:越思
指越轨的思想行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明 张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论》:“欲有节则神定,神定则无越思。”
分類:越轨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