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8,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越次
燕越
殒越
越思
越俗
违越
越礼
过越
进越
颠越
越分
跨越
明越
越禽
越秦
《國語辭典》:越次  拼音:yuè cì
不循顺序。《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臣以外属,越次备位,未能奉称。」《宋史。卷一四。神宗本纪一》:「夏四月乙巳,诏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
《漢語大詞典》:燕越
(1).古 燕国 和 越国 。 燕 在北, 越 在南,因用以泛指相距遥远之地。晋书·慕容廆载记:“王涂嶮远,隔以 燕 越 ,每瞻 江 湄,延首遐外。”艺文类聚卷三七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陈居士书》:“云波遥敻, 燕 越 数千。”
(2).借指遥远的故乡。 唐 张说 《江路忆郡》诗:“云涓恋山海,禽马怀 燕 越 。”
《漢語大詞典》:殒越(殞越)
(1).坠落;毁败。国语·周语中:“昔先王之教,懋帅其德也,犹恐殞越。” 韦昭 注:“犹恐落坠也。” 宋 苏洵 《远虑》:“一旦有卒然之忧,吾未见其不颠沛而殞越也。”
(2).死亡。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此驩之人,孰先殞越?” 李周翰 注:“谁先陨越者,谓前戏言此会之中,谁当先没也。”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殞越为期,不敢闻命。”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 高氏 心怀鴆毒,怨盈北土,人愿天从, 欢 身殞越。”
(3).犹惶恐。 宋 秦观 《御书手诏记》:“明年,先臣下世,臣等衔奉遗训,夙夜殞越。” 宋 沈遘 《乞罢府事札子第一》:“臣无任彷徨殞越之至。”
《漢語大詞典》:越思
指越轨的思想行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明 张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论》:“欲有节则神定,神定则无越思。”
分類:越轨思想
《漢語大詞典》:越俗
(1).胜过一般;不同凡俗。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释争:“是以能越俗乘高,独行於三等之上。”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僧皎然》:“诗式云:‘诗有跌宕格二品。一曰越俗,其道如黄鹤临风,貌逸神王,杳不可羈。’” 清 姚鼐 《恬庵遗稿序》:“清和恬雅,有越俗之韵。”
(2).南方 越 地的风俗习惯。史记·封禅书:“ 越 俗,有火烖,復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
《國語辭典》:违越(違越)  拼音:wéi yuè
违背逾越。《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下。公沙穆传》:「幸承先人之支体,传茅土之重,不战战兢兢,而违越法度,故朝廷使臣为辅。」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甄冲》:「仆老翁,现有妇,岂容违越?」
分類:违反背离
《國語辭典》:越礼(越禮)  拼音:yuè lǐ
超越礼法。《晋书。卷三五。裴秀传》:「昔穆叔不拜越礼之飨,臣亦不敢闻殊常之诏。」《红楼梦》第六回:「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
《漢語大詞典》:过越(過越)
(1).超越一般。 宋 曾巩 《谢杜相公书》:“至其既孤,无外事之夺其哀,而毫髮之私,无有不如其欲,莫大之丧,得以卒致而南。其为存全之恩,过越之义如此。”
(2).过分;超越本分。 唐 杜牧 《上安州崔相公启》:“别録所为新旧文两卷,凡一十九首,上陈视听,一希鑴琢,重叠过越,惶惧伏深。”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筵会假赁:“承揽排备,自有则例,亦不敢过越取钱。” 元 许衡 读易私言:“或恐其不安於分也,以阴居之,不患其过越矣。”
《漢語大詞典》:进越(進越)
犹僭越。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夫修德以锡符,奉符以行事,不为进越也。” 颜师古 注引 文颖 曰:“越,踰也。不为苟进踰礼也。” 唐 柳宗元 《送班孝廉擢第归东川觐省序》:“言不黷慢,行不进越。” 宋 王安石 《上时政疏》:“此臣所以不敢避进越之罪而忘尽规之义。”
分類:僭越
《國語辭典》:颠越(顛越)  拼音:diān yuè
陨坠、衰落。《史记。卷四○。楚世家》:「且魏断二臂,颠越矣。」也作「巅越」。
《漢語大詞典》:越分
越出本分;过分。魏书·律历志上:“愚意所及,不能自已,虽则越分,志在补益。” 宋 俞文豹 《吹剑录》:“ 丘殿撰 ( 丘岳 )每言,秀才不可做越分事。”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十数年越分之由,盖诚恐良人之有畛域,而郎官之鲜瓜葛也。” 梁斌 《红旗谱》五九:“她不敢表示什么,觉得是越分。”
越 地分野, 越 地。 唐 许棠 《寄睦州陆郎中》诗:“海涛通 越 分,部伍杂 闽 音。” 元 萨都剌 《送金德启之句容》诗:“乡情犹 越 分,诗句尽 唐 音。”
《國語辭典》:跨越  拼音:kuà yuè
超越、越过。如:「跨越鸿沟」、「跨越界限」。
《韵府拾遗 月韵》:明越
宋史艺文志姜屿明越风物志七卷
《漢語大詞典》:越禽
(1).南方的鸟。 唐 顾况 《送大理张卿》诗:“ 越 禽唯有南枝分,目送孤鸿飞向西。”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初秋寓怀》:“託迹同 吴 燕,依仁似 越 禽。”参见“ 越鸟 ”。
(2).指孔雀。 唐 武元衡 《韦令公时孔雀》诗:“ 荀令 昔居此,故巢留越禽。动摇金翠尾,飞舞碧梧阴。”参见“ 越鸟 ”。
分類:南方孔雀
《國語辭典》:越鸟(越鳥)  拼音:yuè niǎo
1.古代越国在南方,故称南方的鸟为「越鸟」。《文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2.孔雀。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九。禽部。孔雀》:「释名:越鸟。时珍曰:『孔,大也。李昉呼为南客。』」
《漢語大詞典》:越秦
古代 越国 与 秦国 相距邈远,故并称以喻漠不相关的人或事。 宋 范成大 《有叹》诗之二:“ 越 秦 本异肥瘠, 鲁 卫 何曾弟兄。” 宋 陆游 《绵州录参厅观姜楚公画鹰少陵为作诗者》:“妖狐九尾穴中国,共置不问如 越 秦 。”参见“ 越瘦秦肥 ”。
《漢語大詞典》:越瘦秦肥
比喻痛痒与己无关。语本 唐 韩愈 《争臣论》:“视政之得失,若 越 人之视 秦 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於其心。” 元施惠《幽闺记·罔害皤良》:“恰便是骄驄立仗,噤住口不容嘶,将焉用彼过谁歟,那知 越 瘦与 秦 肥?”
分類:痛痒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