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29,分5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越欧百鍊
彭黥菹醢
千金橐
若敖魂
适越
信越
越甲鸣君
越赂伯嚭
越人同载(又作:越人歌 越人绣被)
越裳雉
越台
词典
吴越
越人
对越
度越
典故 
欧冶子
 
越欧百鍊

相关人物
欧冶子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
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风湖子曰:「臣闻越王元常使欧冶子造剑五枚以示薛烛,烛对曰:『鱼肠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故阖闾以杀王僚。」

简释

欧冶剑:指宝剑,或喻良才、美器。唐章孝标《思越州山水寄朱庆除》:“还将欧冶剑,更淬若耶泉。”


例句

锋芒利如欧冶剑,劲直浑是并州铁。 任华 怀素上人草书歌

越欧百炼时,楚卞三泣地。 吕温 古兴

炼金欧冶子,喷玉大宛儿。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

欧冶子死千年后,精灵暗授张鸦九。 白居易 鸦九剑

还将欧冶剑,更淬若耶泉。 章孝标 思越州山水寄朱庆余

欧冶将成器,风胡幸见逢。 裴夷宜 观淬龙泉剑

典故
彭黥菹醢

相关人物
彭越
 
黥布


《昭明文选》卷四十一汉·李少卿(陵)《答苏武书》
「昔萧樊囚絷,韩彭菹醢。」唐·李善注:「《史记》曰:相国萧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弃地。愿令民得入田,……』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请吾苑。遂下廷尉械系之。』又曰:『高祖病,有人恶樊哙党吕氏,即曰: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祖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氏,执哙诣长安。又曰:『陈豨反,韩信在长安欲应之。事觉,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于长安钟室。』又曰:『彭越反,高祖赦之,迁处蜀道,著青衣,行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越泣曰:「愿处故昌邑。」后许诺。既至,白上曰:「彭越,壮士也,今徙蜀,自遗患,不如诛之。」令其舍人告越反,遂夷三族。』」
《史记》卷九十一《黥布列传》
十一年,高后诛淮阴侯,布因心恐。夏,汉诛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赐诸侯。至淮南,淮南王方猎,见醢,因大恐,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布所幸姬疾,请就医,医家与中大夫贲赫对门,姬数如医家,贲赫自以为侍中,乃厚馈遗,从姬饮医家。姬侍王,从容语次,誉赫长者也。王怒曰:「汝安从知之?」具说状。王疑其与乱。赫恐,称病。王愈怒,欲捕赫。赫言变事,乘传诣长安。布使人追,不及。赫至,上变,言布谋反有端,可先未发诛也。上读其书,语萧相国。相国曰:「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请击赫,使人微验淮南王。」淮南王布见赫以罪亡,上变,固已疑其言国阴事;汉使又来,颇有所验,遂族赫家,发兵反。反书闻,上乃赦贲赫,以为将军。 上召诸将问曰:「布反,为之柰何?」皆曰;「发兵击之,坑竖子耳。何能为乎!」汝阴侯滕公召故楚令尹问之。令尹曰:「是故当反。」滕公曰:「上裂地而王之,疏爵而贵之,南面而立万乘之主,其反何也?」令尹曰:「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自疑祸及身,故反耳。」……遂西,与上兵遇蕲西,会甀。布兵精甚,上乃壁庸城,望布军置陈如项籍军,上恶之。与布相望见,遥谓布曰:「何苦而反?」布曰:「欲为帝耳。」上怒骂之,遂大战。布军败走,渡淮,数止战,不利,与百馀人走江南。布故与番君婚,以故长沙哀王使人绐布,伪与亡,诱走越,故信而随之番阳。番阳人杀布兹乡民田舍,遂灭黥布。

例句

乍如彭与黥,呼冤受菹醢。 韩愈 嘲鼾睡二首之一

典故
千金橐

相关人物
尉他(南越王)
 
陆贾


《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陆贾〉~2697~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他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他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他魋结箕倨见陆生。陆生因进说他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在真定。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唯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羽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彊。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閒,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彊于此。汉诚闻之,掘烧王先人冢,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他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曰:「我孰与皇帝贤?」陆生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彊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閒,譬若汉一郡,王何乃比于汉!」尉他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乃大说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赐陆生橐中装直千金,他送亦千金。陆生卒拜尉他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贾为太中大夫。
典故
若敖魂

相关人物
若敖
 
越椒


《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一〈宣公·传四年〉~370~
初,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子良不可。子文以为大戚,及将死,聚其族曰:「椒也知政,乃速行矣,无及于难。」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晋·杜预注:「而,语助,言必馁。」

例句

朝争屈原草,庙馁莫敖魂。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典故 
适越


《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3~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唐·成玄英疏:「章甫,冠名也。故孔子生于鲁,衣缝掖;长于宋,冠章甫。而宋实微子之裔,越乃太伯之苗,二国贸迁往来,乃以章甫为货。且章甫本充首饰,必须云鬟承冠,越人断发文身,资货便成无用。亦如荣华本犹滞著,富贵起自骄矜。尧既体道洞忘,故能无用天下。」

例句

越俗鄙章甫,扪心空自怜。 宋之问 玩郡斋海榴

衣冠迷适越,藻绘忆游睢。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柳宗元 柳州峒氓

不肯资章甫,胜衣被木兰。 皎然 送至洪沙弥赴上元受戒

何人识章甫,而知骏蹄踠。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之一

典故
相关人物
彭越
 
韩信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柰何?」对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例句

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 王圭 咏汉高祖

信越功名高似狗,裴王气力大于牛。 罗隐 关亭春望

典故
相关人物
雍门子狄


《说苑》卷四《立节》
越甲至齐,雍门子狄请死之,齐王曰:「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雍门子狄对曰:「臣闻之,昔者王田于囿,左毂鸣、车右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王曰:『左毂鸣者工师之罪也,子何事之有焉?』车右曰:『臣不见工师之乘而见其鸣吾君也。』遂刎颈而死,知有之乎?」齐王曰:「有之。」雍门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甲而归,齐王葬雍门子狄以上卿之礼。

例句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吴军。 王维 老将行

典故
越赂伯嚭

相关人物
伯嚭
 
勾践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740~
三年,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柰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句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句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句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句践。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句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閒行言之。」于是句践以美女宝器令种閒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句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句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句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典故
越人同载
 
越人歌
 
越人绣被


《说苑》卷十一〈善说〉~365~
襄成君始封之日,衣翠衣,带玉剑,履缟舄,立于游水之上,大夫拥钟锤,县令执桴号令,呼:「谁能渡王者于是也?」楚大夫庄辛,过而说之,遂造托而拜谒,起立曰:「臣愿把君之手,其可乎?」襄成君忿作色而不言。庄辛迁延沓手而称曰:「君独不闻夫鄂君子皙之汎舟于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极芘,张翠盖而犀尾,班丽衽,会钟鼓之音,毕榜枻越人拥楫而歌,歌辞曰:『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踰渗惿随河湖。』鄂君子皙曰:『吾不知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于是乃召越译,乃楚说之曰:『今夕何夕搴中洲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子皙乃揄脩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鄂君子皙,亲楚王母弟也。官为令尹,爵为执圭,一榜枻越人犹得交欢尽意焉。今君何以踰于鄂君子皙,臣何以独不若榜枻之人,愿把君之手,其不可何也?」襄成君乃奉手而进之,曰:「吾少之时,亦尝以色称于长者矣。未尝过僇如此之卒也。自今以后,愿以壮少之礼谨受命。」
典故
越裳雉


《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传》
交阯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岨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例句

重来越裳雉,再返西旅獒。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典故
相关人物
勾践


《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八〈居处部六·台下〉~996~2~
吴既败越王勾践于会稽山上,地方千里。勾践得范蠡之谋,躬教民以耕桑,延四方之士,作台于外而馆贤士,会稽之上有越台。
《履园丛话丛话十八·古迹·越王台》~484~
《名胜志》云:「萧山县西九里有越王台,李太白诗『西陵拱越台』是也。祥符图经云种山东北亦有越王台。种山即今之卧龙山,在绍兴府城内。其山盘旋回绕,形如卧龙,相传越大夫文种葬此,故名。府志云嘉定十五年,郡守汪纲于卧龙山西南又筑一台,有曾耆年篆书三大字,刻诸石,今不存。」
《國語辭典》:吴越(吳越)  拼音:wú yuè
1.朝代名。(西元907~978)五代时十国之一,钱镠所建。在今浙江全省及江苏省西南部、福建省东北部之地,至其孙俶纳土归宋。凡三世五主,八十四年。
2.春秋时吴国与越国的合称。
《漢語大詞典》:越人
(1).疏远的人。《商君书·修权》:“故 尧 舜 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论贤举能而传焉,非疏父子亲越人也,明於治乱之道也。” 宋 苏洵 《兵制》:“及於 五代 , 燕 帅 刘守光 又从而为之,黥面湼手之制,天下遂以为常法,使之判然不得与齐民齿,故其人益復自弃,视齐民如越人矣。” 清 昭梿 啸亭杂录·癸酉之变:“以天潢贵胄之近,而漠然如越人之视,亦可谓无心肝人矣。”
(2). 战国 时名医 扁鹊 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姓 秦 氏,名 越人 。”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故 越人 见 齐桓 不振之徵於未觉之疾, 箕子 识 殷 人 鹿臺 之祸,於象箸之初。” 宋 苏轼 《和刘道原咏史》:“ 吴 客漫陈《豪士赋》, 桓侯 初笑 越人 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海石:“久不晤,岂精 越人 术耶?”
《漢語大詞典》:对越(對越)
(1).犹对扬。答谢颂扬。《诗·周颂·清庙》:“济济多士,秉 文 之 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下:“‘对越在天’与‘骏奔走在庙’相对为文。‘对越’犹对扬,言对扬 文 武 在天之神也……扬、越一声之转。” 汉 班固 《典引》:“亦犹於穆猗那,翕纯皦绎,以崇严祖考,殷荐宗配帝,发祥流庆,对越天地者。” 宋 苏辙 《论明堂神位状》:“今者皇帝陛下对越天命,逾年即位。”
(2).指帝王祭祀天地神灵。 晋 刘琨 《劝进表》:“臣闻天生蒸人,树之以君,所以对越天地,司牧黎元。”宋史·礼志二:“当愁惨之际,行对越之仪,臣等实虑上帝之弗歆。”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四年:“天子亲祀郊庙,所以通精诚,逆福釐,生蒸民,阜万物,百王不易之礼也。宜讲求故事,对越以格纯嘏。”
《國語辭典》:度越  拼音:dù yuè
超过。唐。韩愈 与崔群书:「况足下度越此等百千辈,岂以出处近远,累其灵台耶。」
分類:度越超过
《漢語大詞典》:欧冶剑(歐冶劍)
春秋 时著名剑工 欧冶子 所铸的剑。相传他曾为 越王 铸五剑,为 楚王 铸三剑。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 欧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闕。”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 欧冶子 、 干将 凿 茨山 ,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 唐 章孝标 《思越州山水寄朱庆馀》诗:“还将 欧冶 剑,更淬 若耶 泉。”
《國語辭典》:章甫  拼音:zhāng fǔ
一种古代的礼冠,以黑布制成。始于殷代,殷亡后存于宋国,为读书人所戴的帽子。《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分類:仕宦儒者
《漢語大詞典》:信越
汉 代 韩信 与 彭越 的并称。 唐 王圭 《咏汉高祖》:“爪牙驱 信 越 ,腹心谋 张 陈 。” 唐 罗隐 《关亭春望》:“ 信 越 功名高似狗, 裴 王 气力大於牛。” 清 姚鼐 《项羽王九郡考》:“ 张子房 拟分 楚 地与 信 越 ,正自 陈 碭 画之,北予 越 ,南予 信 。”
分類:韩信彭越
《漢語大詞典》:越甲鸣君(越甲鳴君)
汉 刘向 说苑·立节:“ 越 甲至 齐 , 雍门子狄 请死之。 齐王 曰:‘鼓鐸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 雍门子狄 对曰:‘臣闻之,昔者王田於囿,左轂鸣,车右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遂刎颈而死。知有之乎?’ 齐王 曰:‘有之。’ 雍门子狄 曰:‘今 越 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轂之下哉?车右可以死左轂,而臣独不可以死 越 甲也?’遂刎颈而死。是日, 越 人引甲而退七十里,曰:‘ 齐王 有臣钧如 雍门子狄 ,拟使 越 社稷不血食。’遂引甲而归。”后以“越甲鸣君”为忠君爱国之典。 陈玉树 《乙未夏拟李义山重有感》诗:“ 越 甲鸣君情共愤,百蛮终献吉光裘。”
分類:车右刎颈
《漢語大詞典》:越台(越臺)
(1).指 春秋 时 越王 勾践 登眺之所。故址在今 浙江 绍兴 种山 。 唐 李白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东海横 秦望 ,西陵遶 越臺 。” 王琦 注:“述异记: 勾践 延四方之士,作臺於外而馆之。今 会稽山 有 越王臺 。”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词:“赖有 越臺 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 清 黄宗羲 《万悔庵墓志铭》:“ 越臺 风青, 商山 芝紫。”参见“ 越王臺 ”。
(2).指 汉 时 南越王 赵佗 所建之台。故址在今 广东 广州 越秀山 。 宋 杨万里 《明发青塘芦包》诗:“回望 越臺 烟雨外,万峰尽处 五羊城 。”参见“ 越王臺 ”。
《漢語大詞典》:越王台(越王臺)
(1).在今 浙江 绍兴 种山 ,相传为 春秋 时 越王 勾践 登临之处。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吴 既灭 越 ,栖 勾践 于 会稽 之上,地方千里。 勾践 得 范蠡 之谋,乃示民以耕桑,延四方之士,作臺於外而馆贤士。今 会稽山 有 越王臺 。” 古直 《感事二律》之一:“ 越王臺 上悲歌日,竹石敲残作楚骚。”
(2).在今 广东 广州 越秀山 ,为 汉 时 南越王 赵佗 所筑。 唐 韩愈 《送郑尚书赴南海》诗:“货通 师子国 ,乐奏 越王臺 。” 清 周亮工 《寄闽南高云客蒋用弢谢尔将》诗:“作赋久荒 庾信 宅,怀人空上 越王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