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毗赞(毗贊)
亦作“毘赞”。 辅佐;襄助。西京杂记卷四:“其有德任毗赞、佐理阴阳者,处 钦贤 之馆。”晋书·列女传·凉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 玄盛 之创业也,謨谋经略多所毗赞,故 西州 谚曰:‘ 李尹 王 敦煌 。’” 宋 司马光 《辞左仆射第一札子》:“臣之少壮,犹不如人,今年齿衰老,目视近昏……岂可首居相位,毗赞万机。” 明 宋濂 《给事中安统除兵部尚书诰》:“非有奋厉之才,练达之知,不足以奉扬威武,毘赞机密者矣。”
分類:辅佐襄助
《漢語大詞典》:赞读(贊讀)
(1).赞唱诵读。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安徽·六安之婚嫁风俗》:“闹洞房之时,有一种通行之吉语,一人赞读,全体道好。”
(2).官名。 明 代东宫官属。明史·职官志二:“又有文学、中舍、正字、侍正、洗马、庶子及赞读等官。”
《漢語大詞典》:赞佛(讚佛)
讽诵佛经;赞颂佛法。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赞呗:“《僧史略》曰:讚唄原始,按十诵律中俱胝耳作三契声,以讚佛。”
《漢語大詞典》:赞谋(贊謀)
辅佐谋划。《晋书·虞预传》:“上天眷顾,人神赞谋,虽云中兴,其实受命。”
分類:辅佐谋划
《國語辭典》:赞理(贊理)  拼音:zàn lǐ
襄助。《国语。晋语九》:「士景伯如楚,叔鱼为赞理。」
《國語辭典》:赞拜(贊拜)  拼音:zàn bài
臣下朝拜君主,赞礼者在旁唱礼。《后汉书。卷四七。梁慬传》:「身长八尺五寸,善为威容,赞拜殿中,音动左右。」
《漢語大詞典》:赞佐(贊佐)
辅助。 唐 柳宗元 《故试大理评事裴君墓志》:“当伐 蔡 及 鄆 , 汴 常为军首,赞佐有劳。”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在京各衙门佐贰官,须量其才器之所宜者授之,平居则使之讲究职业,赞佐长官。” 王闿运 《李仁元传》:“吾又观古今以来烈女子赞佐大事,往往而有。”
分類:辅助
《漢語大詞典》:赞文(贊文)
古代祭礼时赞颂功德的文字。金史·礼志八:“ 承安 二年,春丁, 章宗 亲祀,以亲王摄亚、终献,皇族陪祀,文武羣臣助奠。上亲为赞文,旧封公者升为国公。”
《漢語大詞典》:赞导(贊導)
(1).举行典礼时依照仪式赞唱引导。后汉书·百官志二:“其郊庙行礼,赞导,请行事,既可,以命羣司。”旧唐书·李汉传:“大夫中丞到班后,朝堂所由引僕射就位,传呼赞导,如大夫就列之仪。班退,赞导亦如之。”金史·礼志四:“侍中诣庙庭本位立,皇帝将出大次,礼仪使与太常卿赞导。凡礼仪使与太常卿赞导,并博士前引,俛伏,跪称‘臣某赞导皇帝行礼’,俛伏,兴。”
(2).帮助;辅导。 宋 王谠 唐语林·规箴:“ 宪公 固英睿,初即位,得 杜邠公 赞导,及其成功,多 邠公 力也。”明史·余懋学传:“今执政大臣一政之善輒矜赞导之功,一事之失輒諉挽回之难,是为诬上。”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二年:“王府官僚皆请罪,帝曰:‘朕教训犹不从,岂汝等所能赞导邪!’并释不问。”
《漢語大詞典》:赞道(贊道)
辅佐政教。《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出参太宰军事,入为太子洗马;俄迁祕书丞,赞道槐庭,司文天阁。” 张铣 注:“赞,佐也;槐庭,三公位也;谓为太宰参军是为佐道也。”
《漢語大詞典》:赞功(贊功)
辅助创业的功劳。汉书·叙传下:“受命之初,赞功剖符,奕世弘业,爵土乃昭。” 颜师古 注:“赞功,佐命之功也。”
《漢語大詞典》:交赞(交贊)
一齐称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满堂交赞,惟 娇娜 不乐。”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君民交赞之掌故,而非一姓一家之史臣所可私守。”
分類:一齐称誉
《漢語大詞典》:赞赞(贊贊)
赞助。书·皋陶谟:“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 蔡沉 集传:“思曰之曰当作日……惟日思赞助於帝,以成其治而已。”一说犹明明。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赞,明也。襄之言畅,言我未有所知所思,徒赞明帝德,畅我忠言而已。” 清 卢文弨 《浙江省督粮道一斋金公家传》:“君子同道为朋,师师赞赞以其成国。”
《國語辭典》:褒赞(褒贊)  拼音:bāo zàn
称扬赞美。《三国志。卷一八。魏书。许褚传》:「帝思褚忠孝,下诏褒赞。」也作「褒赞」。
《國語辭典》:褒赞(褒讚)  拼音:bāo zàn
称扬赞美。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铭箴》:「铭兼褒赞,故体贵弘润。」也作「褒赞」。
分類:褒美赞扬
《國語辭典》:传赞(傳贊)  拼音:zhuàn zàn
史家于传记后所加的评论。《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郭文传》:「宠葬之于所居之处而祭哭之,葛洪庾阐并为作传赞,颂其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