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彩币(綵幣)
指赏赐的财帛。 唐 张说 《河州刺史冉府君神道碑》:“上谓公曰:‘ 河州 军镇要衝,屯田最多。卿以足食为心,朕无西顾之忧。’侑以彩币,锡以文衮。”
彩礼。旧俗定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束帛。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临婚礼仪简陋,所许綵币,无一践者。”
《漢語大詞典》:致赏(致賞)
过分的赏赐;滥赏。管子·君臣下:“致赏则匱,致罚则虐。财匱而令虐,所以失其民也。”
分類:过分赏赐
《漢語大詞典》:极赏(極賞)
(1).过分的赏赐。墨子·七患:“以其极赏以赐无功,虚其府库以备车马、衣裘、奇怪……故民苦於外,府库单於内。”逸周书·命训:“极赏则民贾其上,贾其上则民无让,无让则不顺。”
(2).极力赞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记观杜氏书画:“ 米元章 细楷黄庭内景经……闻 孙退谷 侍郎极赏之。”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排律做到四十韵这样长,是 杜审言 开始的…… 李邕 极赏为‘玉山桂’,意思就是天下第一。”
《國語辭典》:表礼(表禮)  拼音:biǎo lǐ
初次见面所赠送的礼物。《喻世明言。卷三七。梁武帝累修归极乐》:「就安排盒子表礼,叫养娘抱了孩儿,两乘轿子,抬往寺里。」《红楼梦》第七回:「早有凤姐的丫鬟媳妇们,见凤姐初会秦钟,并未备得表礼来,遂忙过那边去告诉平儿。」
《漢語大詞典》:私赏(私賞)
以私意赏赐。管子·任法:“故主有三术:夫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上主也。”后汉书·傅燮传:“ 燮 正色拒之,曰:‘遇与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 傅燮 岂求私赏哉?’” 宋 陈亮 《上光宗皇帝鉴成箴》:“勿私赏以格公议,勿私刑以亏国律。”
分類:私意赏赐
《漢語大詞典》:委予
谓以所积财物赏赐于人。管子·轻重甲:“故轩冕立於朝,爵禄不随,臣不为忠;中军行战,委予之赏不随,士不死其列陈。” 马非百 新诠:“委,积也;予,赐予也。谓以积蓄之穀或积蓄之财赏赐之也。”
《漢語大詞典》:燕赉(燕賚)
宴饮赏赐。 明 李东阳 《生日次邃庵长律韵》:“恩许 曲江 蒙燕賚,礼开东阁误招延。”明史·后妃传二·孝宗孝康张皇后:“ 兴国太后 诞节,敕命妇朝贺,燕賚倍常。”
分類:宴饮赏赐
《漢語大詞典》:宣锡(宣錫)
宣赐。指皇帝赏赐。 宋 王圭 《宫词》之七十:“内家宣锡生辰宴,隔夜诸宫进御花。”
《漢語大詞典》:倍赏(倍賞)
加倍赏赐,重赏。韩非子·五蠹:“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於乱。”
《漢語大詞典》:传赏(傳賞)
(1).谓给予赏赐。《后汉书·陈蕃传》:“近习以非义授邑,左右以无功传赏,授位不料其任,裂土莫纪其功。”
(2).流传欣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今观 宋 诸公书,如 王临川 、 司马涑水 、 苏欒城 等,皆非善书也,而世犹然传赏之。”
《漢語大詞典》:礼赏(禮賞)
礼遇与赏赐。《三略·中略》:“君臣让功,四海化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故使臣不待礼赏有功,美而无害。”
分類:礼遇赏赐
《漢語大詞典》:绣市(繡市)
元顺帝 淑妃 龙瑞娇 ,贪而妒。帝尝赏赐金帛以巨万数。 娇 乃于左掖门内设立市场出卖各色锦缎,时称“绣市”。见 明 陶宗仪 《元氏掖庭记》
《漢語大詞典》:至赏(至賞)
恰当的赏赐。大戴礼记·王言:“至赏不费,而天下之士説。”《淮南子·氾论训》:“赏一人而天下誉之,罚一人而天下畏之。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 高诱 注:“赏当赏,不虚费;刑当刑,不伤善。”
分類:恰当赏赐
《漢語大詞典》:沾逮
分润。新唐书·刘晏传:“灾沴之乡,所乏粮耳……多出菽粟,恣之糶运,散入村閭,下户力农,不能诣市,转相沾逮,自免阻飢。”
《漢語大詞典》:对赐(對賜)
旧时官吏受职或加封,入朝谢恩时皇帝所给予的赏赐。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凡拜职入谢,多有对赐。”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王冀公 以参知政事判 大名府 ,召还,加邑封。时 契丹 方讲好, 真宗 欲重其事, 冀公 入谢,特命以衣带鞍马赐之。自后二府转官、加阶勋封邑入谢,并有对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