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干赏(干賞)
求取赏赐。荀子·议兵:“兼是数国者,皆干赏蹈利之兵也,佣徒鬻卖之道也。”
分類:求取赏赐
《漢語大詞典》:郊赉(郊賚)
古帝王举行郊祭时给予臣下的赏赐。 宋 苏轼 《上圜丘合祭六议札子》:“天子出郊,兵卫不可简省。大輅一动,必有赏赐。今三年一郊,倾絶帑藏,犹恐不足,郊賚之外,岂可復加!”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二:“ 王荆公 以为两府郊賚不多,减之未足以富国。”
《漢語大詞典》:赏勋(賞勳)
赏赐有功勋的人。《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陛下德横天地,兴復宗统,襃德赏勋,亲睦九族,功臣宗室,咸蒙封爵。”
分類:赏赐功勋
《漢語大詞典》:妄予
赏赐不当。管子·法法:“令未布而民或为之,而赏从之,则是上妄予也。”韩非子·饰邪:“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诛,强匡天下,威行四邻;及法慢,妄予,而国日削矣。”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故妄予不为惠。”
分類:赏赐不当
《漢語大詞典》:甄酬
表彰赏赐。 宋 王禹偁 《云州节度使加使相麻》:“虽 匈奴 畏惮,已知域外之雷霆;而黔首燋熬,更作人间之霖雨,詎云优异,姑示甄酬。”
分類:表彰赏赐
《漢語大詞典》:宴赉(宴賚)
宴饮赏赐。明史·成祖纪二:“帝在军,念士卒艰苦,每蔬食,是日宴賚,始復常膳。”清史稿·惠端亲王绵愉传:“ 惠亲王 为朕叔父,内廷召对及宴賚赏赐宜免叩拜,章奏免书名。”
分類:宴饮赏赐
《漢語大詞典》:颁衣(頒衣)
帝王所赏赐的衣服。 唐 元稹 《谢恩赐告身衣服并借马状》:“忽降天书,乍乘云驥,颁衣焕目,賁帛盈庭,皆非朽陋之才,宜受光扬之赐,微臣无任抃跃惭惶之至。”
《漢語大詞典》:优锡(優錫)
优厚的赏赐。锡,赐给。隋书·魏澹传:“废太子 勇 深礼遇之,屡加优锡。”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八年:“自顷边寇内侵,戎车屡驾,天赞圣明,所在克殄;方难既平,皆蒙优锡。”
《漢語大詞典》:燕赐(燕賜)
宴饮赏赐。诗·小雅·六月“ 吉甫 燕喜,既多受祉” 唐 孔颖达 疏:“我 吉甫 之行,日月长久矣,故今王饮之酒,进其宿,在家诸同志之友与俱饮,以尽其欢。又加之以炰鳖膾鲤珍美之饌,燕赐厚矣。” 宋 曾巩 《福州拟贡荔枝状》:“其领于有司,备燕赐之用者,自如故事。”
分類:宴饮赏赐
《漢語大詞典》:赉弼(賚弼)
语本《书·说命上》:“梦帝賚予良弼。”后用“賚弼”谓赏赐辅佐之臣。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 高宗 梦帝賚弼,致 殷商 有中叶之盛,惟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其当耳。”
《漢語大詞典》:眷赉(眷賚)
眷爱并赏赐。北史·恩幸传·茹皓:“及帝亲政, 皓 眷賚日隆。时 赵脩 亦被幸,妬之,求出 皓 。”
分類:眷爱赏赐
《漢語大詞典》:褒赐(襃賜)
亦作“褒赐”。 褒扬赏赐。《汉书·郊祀志下》:“此鼎殆 周 之所以襃赐大臣,大臣子孙刻铭其先功,臧之於宫庙也。”新唐书·文艺传中·阎朝隐:“后( 武后 )有疾,令往祷 少室山 。乃沐浴,伏身俎盘为牺,请代后疾。还奏,会后亦愈,大见褒赐。”宋史·谢麟传:“詔使经制 宜州獠 ,降其种落四千八百人,纳 思广洞 民千四百室,得鎧甲二万,褒赐甚渥。”
分類:褒扬赏赐
《漢語大詞典》:嘉赐(嘉賜)
亦作“ 嘉锡 ”。 谓朝廷的赏赐。 三国 魏 曹丕 《赐故太尉杨彪几杖诏》:“昔 孔光 卓茂 ,皆以淑德高年,受兹嘉赐。”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公卿尝并赐没入生口,唯 歆 出而嫁之。帝叹息”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 歆 居股肱之任,同元首之重,则当公言皇朝,以彰天泽,而默受嘉赐,独为君子,既犯作福之嫌,又违必去之义,可谓匹夫之仁,蹈道则未也。”《梁书·武帝纪上》:“圣朝永言旧式,隆此眷命。侯伯盛典,方轨前烈。嘉锡隆被,礼数昭崇。”
分類:朝廷赏赐
《漢語大詞典》:赙赐(賻賜)
谓赏赐财物助办丧事。亦指助办丧事而赠予的财物。宋书·吴喜传:“及 喜 死,发詔賻赐。”新唐书·李光颜传:“﹝ 李光颜 ﹞ 宝歷 二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尉,謚曰 忠 ,賻赐良厚。” 宋 王安石 《赠礼部尚书安惠周公神道碑》:“讣闻,天子为震悼,赠礼部尚书,賻赐,録其子孙加等。”
《漢語大詞典》:乾贶(乾貺)
上天之赏赐。 南朝 梁 沈约 《南郊恩诏》:“朕肃膺乾貺,君临率土。”
分類:上天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