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还资(還資)
(1).保佑;资助。《文选·扬雄〈剧秦美新〉》:“逮至大 新 受命,上帝还资,后土顾怀。” 李善 注:“言上帝迴还而资助,后土顾眷而怀归。言天地福祐之也。”
(2).积聚的资财。《南齐书·刘祥传》:“ 祥 兄 整 为 广州 ,卒官, 祥 就 整 妻求还资,事闻朝廷,於朝士多所贬忽。”《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斋库失火,烧 荆州 还资,评直三千餘万,主局各杖数十而已。”
(2).积聚的资财。《南齐书·刘祥传》:“ 祥 兄 整 为 广州 ,卒官, 祥 就 整 妻求还资,事闻朝廷,於朝士多所贬忽。”《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斋库失火,烧 荆州 还资,评直三千餘万,主局各杖数十而已。”
《漢語大詞典》:赡济(贍濟)
资助;救济。《新唐书·吕諲传》:“孤贫不自业,里人 程氏 财雄于乡,以女妻 諲 ,亦以 諲 才不久困,厚分貲赡济所欲,故称誉日广。”《宋史·文苑传一·宋白》:“ 白 善谈謔,不拘小节,赡济亲族,抚卹孤藐,世称其雍睦。”
《国语辞典》:赉发(赉发) 拼音:lài fā
资助。《水浒传》第二回:「这柳世权却和东京城里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士是亲戚,写了一封书札,收拾些人事盘缠,赉发高俅回东京,投奔董将士家过活。」
分类:资助
《漢語大詞典》:资治(資治)
(1).致治。《新唐书·陆贽传》:“治或生乱者,恃治而不脩也。乱或资治者,遭乱而能治也。”《元典章·户部四·嫁娶》:“志在敦厚风俗,急於资治,人臣之心,昭然可见。”
(2).资助修治。 宋 曾巩 《江州景德寺新戒坛记》:“ 智暹 食淡衣粗,所居屋坏不自治,所得於人,惟资治其寺。”
(2).资助修治。 宋 曾巩 《江州景德寺新戒坛记》:“ 智暹 食淡衣粗,所居屋坏不自治,所得於人,惟资治其寺。”
《漢語大詞典》:资给(資給)
(1).天资聪敏,言语便捷。 汉 刘向 《说苑·敬慎》:“高上尊贤,无以骄人;聪明圣智,无以穷人;资给疾速,无以先人;刚毅勇猛,无以胜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辨不入道,而应对资给,是谓口辨, 乐毅 、 曹邱生 是也。”
(2).资助,供给。《三国志·蜀志·刘璋传》:“ 璋 资给 先主 ,使讨 张鲁 ,然后分别。” 唐 蒋防 《霍小玉传》:“ 玉 常以薪蒭衣服,资给於 崔 。”
(3).货财富足。《晋书·郤詵传》:“官得其人,则事得其序;事得其序,则物得其宜;物得其宜,则生生丰植,人用资给,和乐兴焉。”
(4).资财给养。《北史·邢峦传》:“昔 邓艾 、 钟会 率十八万众,倾中国资给,裁得平 蜀 。”《南史·何尚之传》:“时或遣军北侵,资给戎旅,悉以委之。”
(2).资助,供给。《三国志·蜀志·刘璋传》:“ 璋 资给 先主 ,使讨 张鲁 ,然后分别。” 唐 蒋防 《霍小玉传》:“ 玉 常以薪蒭衣服,资给於 崔 。”
(3).货财富足。《晋书·郤詵传》:“官得其人,则事得其序;事得其序,则物得其宜;物得其宜,则生生丰植,人用资给,和乐兴焉。”
(4).资财给养。《北史·邢峦传》:“昔 邓艾 、 钟会 率十八万众,倾中国资给,裁得平 蜀 。”《南史·何尚之传》:“时或遣军北侵,资给戎旅,悉以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