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保母  拼音:bǎo mǔ
1.古时宫廷中,抚育王室子弟的女师。《礼记。内则》:「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也作「保姆」、「褓姆」。
2.替人保育子女的妇人。汉。枚乘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也作「保姆」、「媬姆」、「褓母」、「褓姆」。
《漢語大詞典》:四正
(1).古代贵族行射礼时举正爵以献宾客、国君、卿、大夫。礼记·射义:“曰:‘曾孙侯氏,四正具举。’” 郑玄 注:“四正,正爵四行也。四行者,献宾,献公,献卿,献大夫,乃后乐作而射也。”
(2).封建社会中的四种纲纪。礼记·孔子闲居:“天无二日,士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后人以此为四正。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人伦·四正
(3).指君、臣、父、子之道。管子·君臣下:“四肢六道,身之体也。四正五官,国之体也。” 尹知章 注:“四正,谓君、臣、父、子。”
(4).四个正卦。即周易八卦中的坎、离、震、兑。或用以分主四时:坎主冬,离主夏,震主春,兑主秋;或用以分主四方:坎主北,离主南,震主东,兑主西。魏书·律历志上:“推四正卦术曰:因冬至大小餘,即坎卦用事日;春分,即震卦用事日;夏至,即离卦用事日;秋分,即兑卦用事日。”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四正、四维者,八卦神所居。” 清 惠栋 易汉学·卦气图说:“ 孟 氏《卦气图》以坎、离、震、兑为四正卦……四卦主四时。”
(5).健全;没有缺陷。 柳青 《种谷记》七:“人手全不四正,七斜八歪都有些缺点,想是也想变工,谁也找不到对象。”
《國語辭典》:左贤王(左賢王)  拼音:zuǒ xián wáng
匈奴贵族的封号。《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明。陈与郊《文姬入塞》:「前日乱军中,没入左贤王帐下。」
《國語辭典》:粉米  拼音:fěn mǐ
古代绣粉、米之形于礼服上以为装饰,碎者为粉,整者为米。《书经。益稷》:「藻火粉黼黻絺绣。」
《漢語大詞典》:子室
孺子室。古代贵族养育幼童的居室。礼记·内则:“异为孺子室於宫中,择於诸母与可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他人无事不往。”
《漢語大詞典》:育子
帝王贵族的长子。古文苑·扬雄〈宗正箴〉:“各有育子,世以不错。” 章樵 注:“育与胄同义。”
《漢語大詞典》:谢宅(謝宅)
南朝 宋 诗人 谢灵运 的宅院。常用以喻指贵族家园。 唐 常衮 《咏冬瑰花》:“旧阴依 谢 宅,新艶出萧墙。”参见“ 谢家 ”。
《漢語大詞典》:谢家(謝家)
(1).指 晋 太傅 谢安 家。亦常用以代称高门世族之家。 清 乐钧《耳食录·张碧云》:“今则 谢 家月冷,燕子重来。 郑 曲花残,鸚哥不语。” 田汉 《关汉卿》第三场:“晚生是白璧、黄金都不羡,只要 谢 家堂上燕。”参见“ 谢家咏雪 ”、“ 谢家轻絮 ”。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家。 灵运 于 会稽 始宁县 有依山傍水的庄园,后因用以代称贵族家园。 唐 李端 《鲜于少府宅看花》诗:“ 谢 家能植药,万簇相縈倚。” 唐 杨巨源 《夏日裴尹员外西斋看花》诗:“芳菲迟最好,唯是 谢 家怜。” 清 褚人穫 《坚瓠六集·石曼卿诗》:“ 石曼卿 《题张氏园亭》云:‘亭馆连城敌 谢 家,四时园色鬪明霞。’”
(3).指 南朝 齐 谢朓 家。 唐 李涉 《谢王连州送海阳图》诗:“ 谢 家为郡实风流,画得青山寄 楚 囚。”
(4).指闺房。 唐 温庭筠 《更漏子》词:“香雾薄,透重幙,惆悵 谢 家池阁。” 华锺彦 注:“ 唐 李太尉 德裕 有妾 谢秋娘 ,太尉以华屋贮之,眷之甚隆,词人因用其事,而称 谢 家。盖泛指金闺之意,不必泥於 秋娘 也。” 五代 张泌 《寄人》诗:“别梦依依到 谢 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國語辭典》:凤冠(鳳冠)  拼音:fèng guān
古代后妃所戴的冠饰,旧时平民嫁女亦用作礼帽。《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孙家老太太,戴著凤冠,穿著霞帔,把我奉在上席正中间,脸朝下坐了。」
《國語辭典》:阿保  拼音:ē bǎo
1.保护抚养。《汉书。卷八。宣帝纪》:「故人下至郡邸狱复作尝有阿保之功,皆受官禄田宅财物。」
2.保姆。《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居深宫之中,不离阿保之手。」
3.近臣。汉。荀悦〈阿保乳母论〉:「阿保御竖之为乱,自古所患。」
《國語辭典》:宅第  拼音:zhái dì
1.显贵人家的住所。唐。卢纶 留别耿湋侯钊冯著诗:「笙镛新宅第,岐路古山陂。」
2.泛指住宅。
《漢語大詞典》:四圭
古代贵族祭天所用的礼器。由整块玉雕成,中央为璧,四面锐出为圭,故称。《周礼·春官·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於中央为璧,圭著其四面,一玉俱成。” 贾公彦 疏:“於中央为璧,谓用一大圭琢出,中央为璧形,亦肉倍好为之,四面琢各出一圭……天子以十二为节,盖四厢圭各尺二寸,与镇圭同。其璧为邸,盖径六寸,总三尺,与大圭长三尺又等。”周礼·考工记·玉人:“四圭尺有二寸,以祀天。”
《漢語大詞典》:贵士(貴士)
(1).尊重贤士。晋书·王导传:“故 周 礼卿大夫献贤能之书於王,王拜而受之,所以尊道而贵士也。” 清 卢文弨 《寄孙楚池师书》:“亦由上之人不能贵士而遇之以礼,偶有微忤,輙欲借之以立威,而摧折之唯恐其不至。”
(2).贵族高门之士。 唐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 兰陵 贵士谢相逢, 济 北风生尚迴顾。”《旧唐书·吕才传》:“ 长平 坑卒,未闻共犯三刑; 南阳 贵士,何必俱当六合。”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就婚》:“欢宴, 橘浦 仙媛, 兰陵 贵士,同进花臺法膳。”
《國語辭典》:孟尝君(孟嘗君)  拼音:mèng cháng jūn
战国时齐之公族,姓田氏,名文;相齐,封于薛,孟尝君为其称号;好养贤士,食客数千人。
《國語辭典》:鼎族  拼音:dǐng zú
大家巨族。南朝陈。徐陵 为王仪同致仕表:「五陵鼎族,家传轩冕。四族乡侯,荣由恩泽。」唐。白行简《李娃传》:「君当结媛鼎族,以奉蒸尝。中外婚媾,无自黩也。」也作「鼎姓」。
《國語辭典》:翠靥(翠靨)  拼音:cuì yè
古代妇女贴在两额旁的妆饰。宋。梅尧臣 水次藓花诗:「水边有神女,妆去遗翠靥。」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我推粘翠靥遮宫额,怕绰起罗裙露绣鞋。」